中国的数据中心市场在快速成长,跨界而来的厂商络绎不绝,但是作为数据中心之间连接纽带的互联网交换中心却依然曲高和寡,不温不火。这一冷一热也折射出中国互联网应用在发展过程中隐藏的问题。
2015年底,国内首个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交换中心(Internet Exchange,IX)——蓝汛ChinaCache互联网交换中心CHN-IX首个接入点在北京成功上线;2016年4月第二个接入点于广州顺利上线;2017年5月17日,以“绿色 开放 共享”为主题的2017中国数据中心与交换中心发展高峰论坛在蓝汛集团首鸣数据中心园区举行,会议的核心议题之一还是互联网交换中心。回顾过去这一年多的时间,中国的互联网交换中心领域仍旧是蓝汛一枝独秀。
中国的数据中心市场在快速成长,跨界而来的厂商络绎不绝,但是作为数据中心之间连接纽带的互联网交换中心却依然曲高和寡,不温不火。这一冷一热也折射出中国互联网应用在发展过程中隐藏的问题。
一切为了互联网
简单说,互联网交换中心就是一个为ISP和ICP间进行互联网流量和内容交换提供物理平台的场所,也是互联网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设施。在国外,互联网交换中心通常由第三方中立组织运营。全球知名的互联网交换中心包括荷兰阿姆斯特丹交换中心AMS-IX、Equinix等。
互联网交换中心起源于1991年,当时由UUNET、PSINet、CerfNET联合建立了全球首个商业性的互联网交换中心。随着互联网在全球蓬勃兴起,数据中心之间的流量交换迅猛增长,互联网交换中心的重要性逐渐凸显。
PeeringDB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0月,全球共有617个互联网交换中心,广泛分布于119个国家,并且以每年20%的速率增加。
刚刚对美国国内顶级的数据中心进行过实地调研的中国数据中心工作组组长、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副总工程师钟景华在谈到国内外互联网交换中心发展趋势时表示,数据中心产业的发展与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密切相关,中国的GDP如今超过美国的一半,美国数据中心的数量占全球的44%,而中国只占10%,这组数据似乎并不那么对称。这一方面表明了两国的差距,另一方面也说明为什么在中国,数据中心是朝阳产业。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新技术、新应用的发展,国内大型甚至超大型数据中心的建设如火如荼,就连一些房地产、商贸等领域的大型企业也开始涉足数据中心市场。有人担心,中国的数据中心市场是否过热?对此,钟景华明确表示,不是过热,反而在北京、上海等客户众多、需求强烈的地方,数据中心资源供不应求。
数据中心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数据中心间的互联互通。“‘一带一路’倡议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互联互通,数据中心产业也是如此。”钟景华说,“数据中心的互联互通要达到的目标是便捷、高效、节省,而现在国内的数据中心之间的连通和流量交换都要通过电信运营商的骨干网,而这可能并不是一种最经济、高效的方式。互联网交换中心在其中应该有更大的发挥空间。谁掌握交换能力,谁就拥有话语权。”
蓝汛网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首席执行官王松
看看国外是什么情况吧。以谷歌为例,它在全球拥有14个数据中心,这些数据中心与70多个国家的约400个互联网交换中心互联,而谷歌正是借助互联网交换中心与全球的ISP之间建立了免费的互联机制,ISP能免费获得谷歌的内容,反过来谷歌到ISP的带宽也是免费的,再加上互联网交换中心CDN的免费使用,谷歌全球97%的带宽都是免费使用的,这不仅大大缩减了成本,而且提升了访问的效率,降低了延迟。
互联网的发展离不开互联网交换中心。这也是蓝汛如此执著于互联网交换中心的重要原因。蓝汛网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首席执行官王松说,蓝汛的目标是搭建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共享共赢平台,改变中国人的互联网生活。
中国是互联网大国,但是现有的基础设施能够满足互联网应用的需求吗?
人们为什么纠结于网络提速降费?数据中心之间的互联互通究竟卡在了哪里?为什么全球的互联网交换中心已经有数百个,经过了4代的升级,而中国的互联网交换中心还在起步阶段徘徊?广大的中小企业、互联网内容提供商、云服务商等迫切需要借助互联网交换中心,实现高效、低成本、便利的连接和流量交换。但是按照现在的互联网络基础架构,虽然可能只隔着一条马路,但是信息在互联网上要转大半个城市才能实现访问。这种状况必须得到彻底改观。
突破互联网交换中心这一瓶颈
现在,美国的互联网公司已经建立起以数据中心为核心的全新的互联网架构和服务,其中互联网交换中心扮演着“中间人”和“桥梁”的重要角色。而在中国,以前数据中心只是电信运营商网络的辅助设施,在数据中心已成为网络核心的今天,如何才能打破原有的束缚?突破互联网交换中心这一瓶颈是关键。不依赖骨干网,不依赖电信运营商,而是通过互联网交换中心进行连接和交换,这样互联网交换中心才有发展的空间。互联网交换中心的特征或者说优势是:减少传输距离,降低通信延迟和主干流量,节省通信费用等。
互联网交换中心的建设门槛很高吗?“从技术上讲并不难,但是要想建立完整的与之相配套的业务流程和体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以前,国内的企业没有这样的经验。有个别企业打着做互联网交换中心的幌子,其实是在倒卖网络带宽。“王松介绍说,”所以,我们选择与全球第一大互联网交换中心荷兰阿姆斯特丹交换中心AMS-IX合作,CHN-IX就由它提供技术支持,遵循国际互联网交换中心运营规则和技术标准,先在北京、广州、上海建立,然后再向国内更多互联网经济发达的地区和数据中心集中区域扩展,在保持先进性的同时,还要体现中国特色。“
从2015年建设互联网交换中心开始,蓝汛除了不断增加新的接入点和覆盖区域以外,还在全力推动整个市场的发展,比较积极地与政府相关部门、合作伙伴等沟通和交流。据悉,阿里正在浙江尝试建立互联网交换中心,腾讯也在做相关的尝试。不过像BAT这样的内容提供商如果建设互联网交换中心,最大的可能还是自用,而不会为其他用户提供接入服务。
王松解释说,现在的一个问题是,很多人对于商业性的中立的互联网交换中心的业务模式、定位、到底能做什么事并不十分了解,所以在尝试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偏差。现在,许多跨国企业或国际性的云服务商进军中国市场,首先想到的就是接入互联网交换中心,但由于当前条件所限,还不能满足其要求。
还需要一个契机
近年来,随着国内互联网企业的高速发展,以及民营宽带牌照逐步放开,国内的互联网交换中心接入需求渐渐浮出水面。王松、钟景华都认为,虽然目前中国的互联网交换中心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是未来的增长空间十分巨大。
在以运营商为主导的市场,若想突破原有格局需要时间,也需要契机。这与技术的更新换代如出一辙。在虚拟化技术刚出现时,人们都以为服务器硬件厂商将受到巨大冲击,甚至是灭顶之灾,所以服务器厂商肯定会成为虚拟化前进道路上最大的阻力。但实际情况是,如今虚拟化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普及,而服务器厂商也成了虚拟化软件厂商最好的搭档。在互联网交换中心市场上,随着用户需求的爆发,以及人们对互联网交换中心功能、作用的了解日趋深入,来自传统势力、外部市场环境等方面的压力慢慢会减弱甚至消失,只要实践证明可以促进互联网应用的发展,那么互联网交换中心就会赢得用户的心。
不过,我们也要正视目前互联网交换中心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比如互联网交换中心的建设没有一个行业标准,中国目前还缺乏互联网基础架构方面的高端人才,以及互联网交换中心的监管如何落地等。
蓝汛目前的战略是数据中心和互联网交换中心两手抓,同步发展。在蓝汛首鸣数据中心园区,中间位置留给了互联网交换中心,四周环绕着多幢数据中心大楼,犹如众星捧月一般。蓝汛数据中心的客户来自各行各业,既有互联网公司、云创业企业,也有金融等行业的客户,它们中的有些企业已接入了互联网交换中心。
蓝汛还会自建或与合作伙伴共建数据中心,并将业务触角延伸至国内二三线城市,以及海外市场,建立一个完整的互联网服务体系。在一些适合的数据中心园区,蓝汛也会配套建设互联网交换中心。在欧洲,互联网交换中心通常由第三方机构独立运营,而在美国,一些大型数据中心企业会自己建设互联网交换中心。比如全球最大的托管数据中心企业Equinix拥有145个数据中心,自己拥有互联网交换中心,为全球300多家运营商提供接入服务。在中国,究竟哪种运营模式会成为主流还要看发展。
相信蓝汛不会孤独,而在中国,互联网交换中心也必将迎来它的春天。
感谢关注中国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