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知道的三种主流的Web服务实现方案为:
REST:表象化状态转变 (软件架构风格)
SOAP:简单对象访问协议
XML-RPC:远程过程调用协议
下面分别作简单介绍:
REST:表征状态转移(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采用Web 服务使用标准的 HTTP 方法 (GET/PUT/POST/DELETE) 将所有 Web 系统的服务抽象为资源,REST从资源的角度来观察整个网络,分布在各处的资源由URI确定,而客户端的应用通过URI来获取资源的表征。Http协议所抽象的get,post,put,delete就好比数据库中最基本的增删改查,而互联网上的各种资源就好比数据库中的记录(可能这么比喻不是很好),对于各种资源的操作最后总是能抽象成为这四种基本操作,在定义了定位资源的规则以后,对于资源的操作通过标准的Http协议就可以实现,开发者也会受益于这种轻量级的协议。REST是一种软件架构风格而非协议也非规范,是一种针对网络应用的开发方式,可以降低开发的复杂性,提高系统的可伸缩性。
其实,RESTful是一种开发理念,是对http很好的诠释。维基百科说:REST是设计风格而不是标准。REST通常基于使用HTTP,URI,和XML以及HTML这些现有的广泛流行的协议和标准。维基百科称其为“具象状态传输”(英文: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简称REST),我理解为“表现层状态转化”,是Roy Thomas Fielding博士于2000年在他的博士论文 “Architectural Styles and the Design of Network-based Software Architectures” 中提出来的一种万维网软件架构风格。
我们先来具体看下RESTful风格的url,比如我要查询商品信息,那么
非REST的url:http://.../queryGoods?id=1001&type=t01
REST的url: http://.../goods/1001
可以看出REST特点:url简洁,将参数通过url传到服务器,而传统的url比较啰嗦,而且现实中浏览器地址栏会拼接一大串字符,相必你们都见过吧。但是采用REST的风格就会好很多,现在很多的网站已经采用这种风格了,这也是潮流方向,典型的就是url的短化转换。
我认为理解RESTful的核心就是理解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这三个单词的意思。
具象的,就是指表现层,也就是“资源”,什么是资源呢?网站就是资源共享的东西,客户端(浏览器)访问web服务器,所获取的就叫资源。比如html,txt,json,图片,视频等等。浏览器通过URI确定一个资源,但是如何确定它的具体表现形式呢?应该在HTTP请求的头信息中用Accept和Content-Type字段指定,这两个字段才是对"表现层"的描述。
状态转换,就是客户端和服务器互动的一个工程,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数据的状态的变化叫做状态转换。客户端访问必然使用HTTP协议,HTTP协议实际上含有4个表示操作方式的动词,分别是 GET,POST,PUT,DELETE,他们分别对应四种操作。GET用于获取资源,POST用于新建或者更新资源,PUT用于更新资源,DElETE用于删除资源。GET和POST是表单提交的两种基本方式,比较常见,而PUT和DElETE不太常用。而且HTTP协议是一种无状态协议,这样就必须把所有的状态都保存在服务器端。因此,如果客户端想要操作服务器,必须通过某种手段,让服务器端发生"状态转化"(State Transfer)
综合上面的解释,RESTful架构就是:
每一个URI代表一种资源;
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传递这种资源的某种表现层;
客户端通过四个HTTP动词,对服务器端资源进行操作,实现"表现层状态转化"。
需要注意的是,REST是设计风格而不是标准。REST通常基于使用HTTP,URI,和XML以及HTML这些现有的广泛流行的协议和标准,汲取了WWW的成功经验:无状态,以资源为中心,充分利用HTTP协议和URI协议,提供统一的接口定义,使得它作为一种设计Web服务的方法而变得流行。在某种意义上,通过强调URI和HTTP等早期Internet标准,REST是对大型应用程序服务器时代之前的Web方式的回归。目前Go对于REST的支持还是很简单的,通过实现自定义的路由规则,我们就可以为不同的method实现不同的handle,这样就实现了REST的架构。
上边说的是标准,但是实际开发中并没有全部实现标准,因为那样会增加开发成本。增加代码复杂度。我们就ssm框架例举一下restful风格的开发方法。
需求:RESTful方式实现商品信息查询,返回json数据
1.添加DispatcherServlet的rest配
//添加spring的servlet
springmvc-servlet-rest
org.springframework.web.servlet.DispatcherServlet
contextConfigLocation
classpath:spring/springmvc.xml
//映射路径
springmvc-servlet-rest
/
2.URL 模板模式映射
@RequestMapping("/Items/{id}")
public @ResponseBody Items(@PathVariable("id") String id,Model model) throws Exception{
//方法中使用@PathVariable获取id的值,使用model传回页面
//调用 service查询商品信息
ItemsCustom items = itemsService.findItemsById(id);
return items;
}
解释:@RequestMapping(value=”/ Items/{id}”):{×××}占位符,请求的URL可以是“/Items/1”或“/Items/2”,通过在方法中使用@PathVariable获取{×××}中的×××变量。
@PathVariable用于将请求URL中的模板变量映射到功能处理方法的参数上。
如果RequestMapping中表示为”/Items/{id}”,id和形参名称一致,@PathVariable不用指定名称。
简单讲就是使用了两个注解@ResponseBody和@PathVariable,@ResponseBody指返回的数据,@PathVariable指传入的参数。@PathVariable将@RequestMapping(“/Items/{id}”)的占位符id的数据取出,放到形参中,处理完数据用@ResponseBody返回。其中spring框架都给我们定义好了,我们只需要明确指定传入参数是什么,返回 值是什么就行了,而指定方式就是两个注解。是不是很方便?这就大大简化了开发,提高了效率。
SOAP:简单对象访问协议(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是一种标准化的通讯规范,主要用于Web服务(web service)中。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 SOAP 使用过程,一个 SOAP 消息可以发送到一个具有 Web Service 功能的 Web 站点,例如,一个含有房价信息的数据库,消息的参数中标明这是一个查询消息,此站点将返回一个 XML 格式的信息,其中包含了查询结果(价格,位置,特点,或者其他信息)。由于数据是用一种标准化的可分析的结构来传递的,所以可以直接被第三方站点所利用。
XML-RPC:一个远程过程调用(remote procedure call,RPC)的分布式计算协议,通过XML将调用函数封装,并使用HTTP协议作为传送机制。后来在新的功能不断被引入下,这个标准慢慢演变成为今日的SOAP协定。XML-RPC协定是已登记的专利项目。XML-RPC透过向装置了这个协定的服务器发出HTTP请求。发出请求的用户端一般都是需要向远端系统要求呼叫的软件。
三种方案的简单比较
XML-RPC已慢慢的被SOAP所取代,现在很少采用了,但它还是有版权的,我在此就不作多介绍
成熟度上:SOAP在成熟度上优于REST
效率和易用性上:REST更胜一筹
安全性上:SOAP安全性高于REST,因为REST更关注的是效率和性能问题
总体上,因为REST模式的Web服务与复杂的SOAP和XML-RPC对比来讲明显的更加简洁,越来越多的web服务开始采用REST风格设计和实现。例如,Amazon.com提供接近REST风格的Web服务进行图书查找;雅虎提供的Web服务也是REST风格的。REST对于资源型服务接口来说很合适,同时特别适合对于效率要求很高,但是对于安全要求不高的场景。而SOAP的成熟性可以给需要提供给多开发语言的,对于安全性要求较高的接口设计带来便利。所以我觉得纯粹说什么设计模式将会占据主导地位没有什么意义,关键还是看应用场景,正是那句老话: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同时很重要一点就是不要扭曲了REST现在很多网站都跟风去开发REST风格的接口,其实都是在学其形,不知其心,最后弄得不伦不类,性能上不去,安全又保证不了,徒有一个看似象摸象样的皮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