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在樊登读书会,坚持"21天阅读加写作计划"的第七天。听樊登老师讲《活法》。
本书的作者是日本的稻盛和夫,鹿儿岛大学工业部毕业。1959年创立京都陶瓷株式会社,历任总经理、董事长。1984年创立第二电电株式会社(现在的KDDI公司)并任董事长。两家公司都曾位列世界五百强企业。1984年创立“稻盛集团”,同时设立“京都奖”,每年表彰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作出重大贡献的人士。同时,创办“盛和塾”向年轻经营者讲授经营理论,为培养经营者倾注心血。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活法,但成功人的活法,应该都有相似之处吧。本书作者所倡导的活法,大有借鉴意义。我想作者所述的活法应该可以称之为成功的活法吧。
第一,人要有理想有目标 ,主动追求的东西才可能到手。虽然,"心想事成"不是必然,但是如果心不想必然不成。
第二,改变思维方式,人生将180度转弯。
稻盛和夫说:如果要问我成功的理由,那就是一点,我拥有虽然单纯却非常有力的指针,就是做人的正确准则。虽然我的才能或许有限,但我始终铭记一条:作为人,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
稻盛和夫在回答中所说的指针,就是我们所说的人生“哲学”。他认为越是才华出众的人越需要人生的指针,因为如果缺乏这种“哲学”,才不用于正道,不仅不可能成功,还可能给世界带来灾难。
稻盛和夫把哲学与人生的关系总结成为两个公式:
①人格=性格+哲学
②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第一个公式表明,与生俱来的性格,加上在人生道路上学习到、领会到的哲学,二者相加就形成了人格。所谓哲学,直白地讲,就是人们对“作为人,何谓正确”的回答。人与人天生的差距并非如想象中那样巨大,最终决定人格的是哲学。
任何人都有机会拥有坚实的哲学依据,因为在我们孩童时代,家长和老师就教过,不可说谎,不给人添乱,要正直,不贪心,不自私等等。只是人长大了之后,被社会的惯性所迷,逐渐忘记了,变得不以为然。
第三,人生要时时“有意注意”,持续努力。第一次听到这个"有意注意"这种说法,感觉很有道理。
所谓"有意注意",就是“有意图地”将自己的意识凝聚起来,集中到某件事某个细节上,与依靠惯性的条件反射截然相反。
有意注意既意味着持续地努力,也意味着专注于每一个平凡的当下。很多人在思索未来画面时,经常会发现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令人烦躁不安。但是,人生就是“今天”的不断积累,是“现在”这一刻的不断延续。即使再怎么急功近利,明天也不可能跨越今天提前到来。认真过好平凡的今天,为明天扎扎实实努力,就能认清不凡的明天。
第四,“喜欢”燃起热情。
世界上,物质按照燃烧特性可分为三种:点火就能燃烧的可燃性物质;点火也燃烧不起来的不燃性物质;靠自己就能燃烧的自燃性物质。人也一样可以分成三类:
有人不需要任何督促鼓励,就能热情万丈,熊熊燃烧。有人在外界的鼓励和要求下,能慢慢燃烧起来。也有人很冷漠,油盐不进,属于不燃型人。对于组织而言,不燃型危害巨大,他不仅自己麻木,还会夺走别人的能量。而对组织最有益处,自身也最可能取得成就的,是自燃型人物。他们不仅自我燃烧,还会把能量传递给周围的人。
只有自燃型的人,才能坚持时刻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成就事业。
希望自己能够成为自燃型的人,至少也要成为可燃性的人,千万不能成为点不燃的那一类人。
不过,人与人不同,怎么才能成为自燃型的人呢?稻盛和夫说,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喜欢自己的工作。喜欢会释放强大的能量,促使人全力以赴把事情做成,从而产生成就感和自信心,以至于形成良性循环。
但是,有的人对自己的工作怎么也喜欢不起来,那又该怎么办呢?
稻盛和夫说,姑且一心不乱,拼命投入工作再说。在这个过程中,痛苦会生出喜悦,“喜欢”和“投入”是硬币的两面,两者之间是因果循环的关系。你会因为擅长而喜欢,又会因为喜欢而擅长。
我想这种说法,特别适合,年轻人在择业阶段的借鉴。
第五,常思利他才能利己。心态决定命运 ,天堂地狱之分由心态决定。
我们都听过是天堂和地狱的故事。长老讲天堂和地狱从外观上看,两者甚至一模一样。都是一群人,拿着长长的勺子,围着盛着美味而热烫的食物的大锅。两者的区别,只是人心的不同。地狱的人都想自己先吃,争先恐后盛起食物,但勺子太长送不到自己嘴中,结果谁都吃不到食物,饿得头晕眼花。天堂里刚好相反,人人都把食物给周围的人吃,结果所有的人都能吃上美味的食物。
第六,活着就要感谢。关于感谢,稻盛和夫说,小时候爸爸带着他去拜佛,僧人曾教他说,从今以后,你每天都要说“南无、南无,谢谢”,并告诉稻盛爸爸,这孩子行了,以后都不用带来了。这个机缘,养成了稻盛随时感恩的习惯。樊登老师在这里说道,活着就要感谢,感谢我们身边所有的人和事,空气水和食物,正是这些,给了我们活下去的能量。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把一个人丢到原始森林里面去,没过几天他就会死掉。所以我们活着就要感谢,感谢周围一切的一切。
感恩作者写出了这本书,感恩出版社发行了这本书,也感恩樊登老师为我们讲解这本书书,感恩朋友把我领进了樊登读书会,他们都是自燃型的人,燃烧自己也温暖了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