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4.12

昨天来天津住到银泰大饭店,也就是人才商务公寓。今早天气晴朗,风非常的大,不过今天的空气质量还是不错,这是中国教育学会安排的一次会议,本次由天津教育学院主办,第二届的中华运河文化教育高层论坛,来自沿运河的十个省市的几百位专家及从幼儿到高校的校长参加,期待在论坛上能够有收获。

大会如期举行,由天津市教育学会会长主持,第一部分天津市教委副主任孙惠玲致辞,天津市红桥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刘玉明同志致辞,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张东燕同志致辞。第二部分,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李天顺做学习学习贯彻19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旨报告;天津市博物馆党委书记陈克做从文化自信谈运河文化的报告;天津市红桥区教育局局长刘殿良做传承优秀文化;虹桥教育润泽三河五岸的报告;天津市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室主任何穆彬做研究运河文化,促进教育创新的报告。何主任,从教学要素转向学生学习要素研究,从研究学生的现象到学生学习本质研究,从一个断面的研究转向学生全过程发展的研究,从质性研究走向质性与量性相结合的研究,阐释了体现价值的研究。对于体现整体性研究讲到,关注生命的力量,关注理想的力量,关注技术的力量,关注变革的力量。总之上午的论坛一直是纲领性的方向性的,也就是要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实施教育。

下午是分论坛参加的,是运河文化与学校特色建设,各个学校的发言楼特色,最后刘长兴督学进行总结,他讲到,从“课程到特色到文化建设”这是学校发展的一条路径。学校特色要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是辨识度(和别人不一样),第二持久性(历任校长、教师连续做),第三,成就感(发展教师成长学生),第四影响力(可供借鉴)。19大报告中提出,发展素质教育,学校特色建设是途径,通过学校特色建设是对发展素质教育的践行。学校如何落实这次论坛所学到的东西,首先成立,你好校长为组长的京杭运河文化项目组,从地域文化、桥梁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曲直文化、建筑文化、码头文化等多角度多维度查阅资料寻找研究方向和着力点,把京杭运河文化融入学校的家园文化,在研究中发展教师,成长学生,让师生有成就感进而产生影响力。晚饭后骑单车前往北洋桥进入河北工业大学参观。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