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第三章、线性直流电路一般分析方法)

1.线性直流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

1). 支路电流法

2). 回路电流法

3). 节点电压法

1). 支路电流法
a. 2b法,对于一个具有n个节点,b条支路的电路独立方程个数
KCL:n-1
KVL:b-n+1
支路方程:b
上述方程可以解出所有电压电流。
b.支路电流法
设给定的线性直流电路具有b条支路,n个节点,那么支路电流法就是以b个未知的支路电流作为待求量,对n-1个节点列出独立的KCL方程,在对b-n+1个回路列出独立的KVL方程,这b个方程联立便可解得b个支路电流。
关 键 : 独 立 方 程 的 列 写 \color{blue}关键:独立方程的列写
K C L 方 程 : n − 1 \color{blue}KCL方程:n-1 KCLn1
K V L 方 程 : b − n + 1 ( 选 网 孔 , 网 孔 数 等 于 独 立 方 程 数 ) \color{blue}KVL方程:b-n+1(选网孔,网孔数等于独立方程数) KVLbn+1()电路(第三章、线性直流电路一般分析方法)_第1张图片

2). 回路电流法
a.回路电流:假设在每个独立回路中闭合流动的电流。
b.回路电流法:以回路电流作为待求量,对b-n+1个回路列写KVL方程的方法。
c.列些规则:如上图电路(第三章、线性直流电路一般分析方法)_第2张图片
R 11 I m 1 + R 12 I m 2 + R 13 I m 3 = ∑ 回 路 1 U s \color{red}R_{11}I_{m1}+R_{12}I_{m2}+R_{13}I_{m3}=\displaystyle\sum_{回路1}U_s R11Im1+R12Im2+R13Im3=1Us
R 21 I m 1 + R 22 I m 2 + R 23 I m 3 = ∑ 回 路 2 U s \color{red}R_{21}I_{m1}+R_{22}I_{m2}+R_{23}I_{m3}=\displaystyle\sum_{回路2}U_s R21Im1+R22Im2+R23Im3=2Us
R 31 I m 1 + R 32 I m 2 + R 33 I m 3 = ∑ 回 路 3 U s \color{red}R_{31}I_{m1}+R_{32}I_{m2}+R_{33}I_{m3}=\displaystyle\sum_{回路3}U_s R31Im1+R32Im2+R33Im3=3Us
(1). R 11 = R 1 + R 4 + R 5 , R 22 = R 2 + R 5 + R 6 , R 33 = R 3 + R 4 + R 6 \color{blue}R_{11}=R_1+R_4+R_5,R_{22}=R_2+R_5+R_6,R_{33}=R_3+R_4+R_6 R11=R1+R4+R5,R22=R2+R5+R6,R33=R3+R4+R6表示组成回路 I m 1 , I m 2 , I m 3 I_{m1},I_{m2},I_{m3} Im1,Im2,Im3的各支路上电阻之和,称为回路的自阻。

(2). R 12 = R 21 = R 5 , R 13 = R 31 = − R 4 , R 23 = R 32 = R 6 \color{blue}R_{12}=R_{21}=R_5,R_{13}=R_{31}=-R_4,R_{23}=R_{32}=R_6 R12=R21=R5,R13=R31=R4,R23=R32=R6表示两个回路之间的互阻 ( 公 共 支 路 ) \color{red}(公共支路) ()。如果这两个回路电流在此公告支路上方向相同,互阻为正,否则为负。

(3). ∑ 回 路 = U s \color{blue}\displaystyle\sum_{回路}=U_s =Us,表示沿回路 I m 1 , I m 2 , I m 3 I_{m1},I_{m2},I_{m3} Im1,Im2,Im3电压源电位升的代数和, 沿 回 路 电 位 升 取 正 , 沿 回 路 电 位 降 取 负 \color{red}沿回路电位升取正,沿回路电位降取负 沿沿
个 人 见 解 , 我 认 为 回 路 电 流 法 , 其 实 就 是 用 独 立 电 流 来 列 写 K V L 方 程 。 \color{skyblue}个人见解,我认为回路电流法,其实就是用独立电流来列写KVL方程。 KVL

3). 节点电压法
a.节点电压:任选一节点作为参考点,其他节点与参考点之间的电压称为该点的节点电压。(节点电压具有单值性,与路径无关)
b.节点电压法:以n-1个节点电压为待求量,对n-1个节点列写KCL方程的方法。
电路(第三章、线性直流电路一般分析方法)_第3张图片
以上图为例
方法:
1.节点③为参考,①、②节点列写KCL方程。
I 1 + I 2 + I 3 + I 4 = I S 1 \color{red}I_1+I_2+I_3+I_4=I_{S1} I1+I2+I3+I4=IS1
− I 3 − I 4 + I 5 = − I S 5 \color{red}-I_3-I_4+I_5=-I_{S5} I3I4+I5=IS5
2.用节点电压表示支路电流:
①: U n 1 R 1 + U n 1 − U S 2 R 2 + U n 1 − U n 2 + U S 3 R 3 + U n 1 − U n 2 R 4 = I S 1 \color{red}\frac{U_{n1}}{R_1}+\frac{U_{n1}-U_{S2}}{R_2}+\frac{U_{n1}-U_{n2}+U_{S3}}{R_3}+\frac{U_{n1}-U_{n2}}{R_4}=I_{S1} R1Un1+R2Un1US2+R3Un1Un2+US3+R4Un1Un2=IS1
②: − U n 1 − U n 2 + U S 3 R 3 − U n 1 − U S 2 R 4 + U n 2 R 5 = − I S 5 \color{red}-\frac{U_{n1}-U_{n2}+U_{S3}}{R_3}-\frac{U_{n1}-U_{S2}}{R_4}+\frac{U_{n2}}{R_5}=-I_{S5} R3Un1Un2+US3R4Un1US2+R5Un2=IS5
整理得:
G 11 U n 1 − G 12 U n 2 = ∑ 节 点 1 I s k + ∑ 节 点 1 G k U s k \color{red}G_{11}U_{n1}-G_{12}U_{n2}=\displaystyle\sum_{节点1}{I_{sk}}+\displaystyle\sum_{节点1}{G_kU_{sk}} G11Un1G12Un2=1Isk+1GkUsk
− G 21 U n 1 + G 22 U n 2 = ∑ 节 点 2 I s k + ∑ 节 点 2 G k U s k \color{red}-G_{21}U_{n1}+G_{22}U_{n2}=\displaystyle\sum_{节点2}{I_{sk}}+\displaystyle\sum_{节点2}{G_kU_{sk}} G21Un1+G22Un2=2Isk+2GkUsk
列些规则:
G 11 = 1 R 1 + 1 R 2 + 1 R 3 + 1 R 4 , G 22 = 1 R 3 + 1 R 4 + 1 R 5 \color{blue}G_{11}=\frac{1}{R_1}+\frac{1}{R_2}+\frac{1}{R_3}+\frac{1}{R_4},G_{22}=\frac{1}{R_3}+\frac{1}{R_4}+\frac{1}{R_5} G11=R11+R21+R31+R41,G22=R31+R41+R51 称为节点①、②的自导。
G 12 = − ( 1 R 3 + 1 R 4 ) , G 21 = − ( 1 R 3 + 1 R 4 ) \color{blue}G_{12}=-(\frac{1}{R_3}+\frac{1}{R_4}),G_{21}=-(\frac{1}{R_3}+\frac{1}{R_4}) G12=(R31+R41),G21=(R31+R41) 称为节点①、②间的互导。
∑ 节 点 1 I s k , ∑ 节 点 2 I s k \color{blue}\displaystyle\sum_{节点1}{I_{sk}},\displaystyle\sum_{节点2}{I_{sk}} 1Isk,2Isk表示节点相连的电流源的电流代数和。
∑ 节 点 1 G k U s k , ∑ 节 点 2 G k U s k \color{blue}\displaystyle\sum_{节点1}{G_kU_{sk}},\displaystyle\sum_{节点2}{G_kU_{sk}} 1GkUsk2GkUsk表示与节点相连电压源于电导的乘积之和。 正 负 看 正 极 与 负 极 那 个 离 得 近 \color{skyblue}正负看正极与负极那个离得近

3.运算放大器
运算放大器,简称运放,是一种集成电路工艺制造的多端元件。
运算放大器的端口方程: u = A ( u b − u 0 ) \color{blue}u=A(u_b-u_0) u=A(ubu0)
电路(第三章、线性直流电路一般分析方法)_第4张图片
运 算 放 大 器 存 在 " 虚 断 " : i n = i p ; " 虚 短 " : v p = v n \color{skyblue}运算放大器存在"虚断":i_n=i_p;"虚短":v_p=v_n ""in=ip;"":vp=vn
电路(第三章、线性直流电路一般分析方法)_第5张图片
电路(第三章、线性直流电路一般分析方法)_第6张图片
电路(第三章、线性直流电路一般分析方法)_第7张图片
电路(第三章、线性直流电路一般分析方法)_第8张图片
电路(第三章、线性直流电路一般分析方法)_第9张图片
电路(第三章、线性直流电路一般分析方法)_第10张图片
电路(第三章、线性直流电路一般分析方法)_第11张图片
电路(第三章、线性直流电路一般分析方法)_第12张图片
电路(第三章、线性直流电路一般分析方法)_第13张图片
电路(第三章、线性直流电路一般分析方法)_第14张图片
电路(第三章、线性直流电路一般分析方法)_第15张图片
电路(第三章、线性直流电路一般分析方法)_第16张图片
电路(第三章、线性直流电路一般分析方法)_第17张图片

电路(第三章、线性直流电路一般分析方法)_第18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电路,电流(第三章,线性直流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