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Tween Animation 补间动画

资料链接

普通动画:

最大的特点是:并没有改变目标实际的属性(宽高/位置等)。例如:移动后,点击原来的位置出发点击事件;移动后再旋转,还是回到原来的位置旋转。

锚点:可以是数值、百分数、百分数p三种样式,比如50、50%、50%p。[不是只有pivotx/y才可以用这3中样式,其它变换的属性也可以]

当为数值时,表示在当前View的左上角,即原点处加上50px,做为起始缩放点;
如果是50%,表示在当前控件的左上角加上自己宽度的50%做为起始点;
如果是50%p,那么就是表示在当前的左上角加上父控件宽度的50%做为起始点x轴坐标(是在目标的左上角原点加上相对于父控件宽度的距离,不是锚点在父控件的那个位置)。
fromX/toX等等类型的数据也可以用上面的3中数据 类型,只不过有的不适合。比如scale用%p就没意义了。养成好习惯,只在锚点的属性上随便用这3中类型,from/to属性分清类型用相应的数值(浮点倍数/角度...)。

从Animation继承的属性:
 android:duration 动画持续时间,以毫秒为单位 
android:fillAfter 如果设置为true,控件动画结束时,将保持动画最后时的状态
android:fillBefore 如果设置为true,控件动画结束时,还原到开始动画前的状态
android:fillEnabled  与android:fillBefore 效果相同,都是在动画结束时,将控件还原到初始化状态
android:repeatCount 重复次数
android:repeatMode 重复类型,有reverse和restart两个值,reverse表示倒序回放,restart表示重新放一遍,必须与repeatCount一起使用才能看到效果。因为这里的意义是重复的类型,即回放时的动作。
android:interpolator 设定插值器,其实就是指定的动作效果,比如弹跳效果等,不在这小节中讲解,后面会单独列出一单讲解。



scale:


alpha:



rotate:



translate:



set: translate和rotate/scale共存时,会和想象中的不一样,可能是都有锚点属性的原因。



    
    
    
    

AnimationSet animSet = new AnimationSet(false);
        Animation scaleAnim = AnimationUtils.loadAnimation(this, R.anim.scale_anim); //资源文件
        Animation rotateAnim = AnimationUtils.loadAnimation(this, R.anim.rotate_anim);
        AlphaAnimation alphaAnim = new AlphaAnimation(0.2f, 1.0f); //代码生成
        //valueType 3中类型的数据(px, 自身%, 父类%p),这里已自身为参照物。
        TranslateAnimation traslateAnim = new TranslateAnimation(Animation.RELATIVE_TO_SELF, 0.2f,
                Animation.RELATIVE_TO_SELF, 3.0f,
                Animation.RELATIVE_TO_SELF, 0f,
                Animation.RELATIVE_TO_SELF, 1.0f);
        animSet.setFillAfter(true);
        animSet.setDuration(2000);
        animSet.setInterpolator(new BounceInterpolator());
        animSet.addAnimation(scaleAnim);
        animSet.addAnimation(rotateAnim);
        animSet.addAnimation(alphaAnim);
        animSet.addAnimation(traslateAnim);
        ivTarget.startAnimation(animSet);

你可能感兴趣的:(2.Tween Animation 补间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