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成可能么?

速成究竟可能么?我们得先定义什么是速成才能回答。速是快速这没有争议,但是成可以是成功、可以完成、可以是成长,或者可以是其它的解释。单总体来说都可以归为这三类,成功就是快速获得某种成绩、完成是快速完成某项任务、而成长一个从弱到强的变化过程。由于生活节奏的变快,我们的时间变少,所以人们倾向于追求速成。各种21天速成班、21天速成的书籍等开始流行,以至于出来了很多从入门到放弃的段子。但是明显的快速的成功受限制于外部条件,不是自身努力可以改变的。快速成长也受制于我们的大脑的机制和资源的限制,必须等待时间的回报。所以大部分速成,最后都只是完成某一个既定的任务。对我们成长最有指导意义的就是这一种快速的完成某一项任务。很多任务是不可能快速完成的,很多技能和知识,都需要时间的打磨沉淀。我们自己能完成的,主要是完成快速入门,获得进一步学习某一方面的基础知识。

我认为速成可以完成快速入门这样的目标,但是后面还需要自己的不断学习努力,才能缩短和高手之间的差距。这种速成可以让我们从生手变成新手,但是无法变成高手和熟手。XDite和笑来老师曾经办过全栈营,通过60天速成全栈工程师。但是我相信这种速成,并不能让一个人短短60天变成真正的软件工程师。人的认知资源是有限的,有限的时间能够输入和处理的知识也是有限的。速成后的人可能在某一方面能力突出,比学校4年本科毕业的学生表现抢眼。但是那些需要时间来积淀的见识阅历,是不能速成的。而很多基础知识的欠缺也必将限定了其天花板。我后来仔细了解了课程的安排,看起来是一种以快速完成网站前后端为目的的快熟入门班。而后来XDite老师在微信上推荐的16格快速阅读法,我想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如果一个30分钟能学完,能通过16个格子讲清楚学透彻的东西,真的不必要写成一本书。这种方法可能可以快速的记住一本书的主要框架和知识点,但缺少了对其结论推导过程的学习,我们大脑中少了很多神经元的连接,少了很多概念之间的关联。我还是认同笑来老师的观点,有些书是需要逐字阅读的,如果是能快速阅读的书,去读别人的解读版可能更加省事,连翻书都省了。

通过一年来的不断学习实践,我发现了很多学习都需要慢工夫。突击短时间学习某一项技能的掌握程度,可能不如每天学一会,持续几个月到几年掌握的那么牢固。我在练习英语发音的时候,曾经试过突击某些发布好的连续几个小时,直到发准为止。可是过了几天不练,又回到了从前的错误模式。后来改成每天练几分钟,持续1个月下来,就差不多完全改正过来了。在纠正我的错误拿笔姿势上也是利用了长期短时间训练的结果。以前是每天坚持用正确的姿势写,坚持一两天就很难受,产生了放弃的心理,以至于那么多年的尝试都是以放弃告终。后来采用小步改进的方式,每天坚持用正确方式写10分钟,几个月下来,不知不觉中我就完成了从错误姿势到正确姿势的切换。从注意力等资源的有限来看,我们每天能用到学习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如果单纯追求速度,就会在注意力耗尽后进入低效模式。而每天成长一点点,让我们在干其它事情的时候,大脑神经元能完成修剪和生长,才会让很多概念固化到我们的头脑中去。

成长的路上,单纯追求速度会走入歧途,只要有耐心,立足长期活在未来,每天进步一点点,在复利的魔力下,终将到达自由的境界。

你可能感兴趣的:(速成可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