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吴军《浪潮之巅》?来自反面的声音

令人失望之极的《浪潮之巅》

认真读了《浪潮之巅》两个章节,除了历史细节错误百出以外,对企业在大背景下沉浮原因的论述也非常牵强,没有深思即落笔。吴军在文字细节准确度上的追求,丝毫体现不出他作为一位工程师应有的严谨。对这本书非常失望。对大力推荐过这本书的所谓业内大牛们表示高度怀疑。

以第三章“水果”公司的复兴为例(缩进的斜体字为引用书中原文):

***************************

1984年,第二代苹果机麦金托什诞生了。

第二代苹果机是Apple II。

麦金托什一出来就卖得很好……

麦金托什卖得很差。macintosh推出74天后才卖了五万台,这算哪门子的好?事实上,它一直卖得很差。卖得最好的机型是Apple II,Apple II一直卖到了九十年代。

在谈论早期苹果为何失败的时候,吴军说:

“苹果走了一条封闭的道路,他不允许别人早兼容机,以便独吞PC市场。”

首先,“以便独吞PC市场”这种句子是典型的作者不过脑子随手敲出来的,PC市场(这里指广义的PC市场,即“个人电脑市场”而非与mac相对的狭义的PC)如此之大,谁会疯狂到以为自己能“独吞”?这是意淫。其次,封闭或开放与否,不是失败或成功的根本。产品无论封闭或开放,都有可能成功,也都有可能失败,取决于产品、市场等各个因素。如果说苹果封闭,导致了它早期的失败,那现在更加封闭的苹果取得如此成就又该如何解释呢?之所以说现在苹果更加封闭,是因为乔布斯二度接手苹果时,苹果已经将操作系统授权给其它公司了。但当时的开放并未阻止当年的苹果走向倒闭的边缘。

1998年,苹果走投无路的董事会不得不把他们13年前赶走的乔布斯请回来……

这是明显的失实。首先,最开始是乔布斯主动联系苹果当时的CEO阿梅里奥,表达希望苹果收购NeXT的意愿;其次NeXT被苹果收购后,乔布斯在苹果担任了很长一段时间“顾问”的角色,才担任临时CEO,并且也是由乔布斯主动促成,董事会一直就是只受。包括乔布斯成为CEO后踢掉了绝大多数董事会成员(只保留了两位他看得上眼的成员),新董事会成员全都是由他一手挑选。当然,这是后话。

他(乔布斯)甚至答应一年只拿一块钱的工资……

刚才提过,苹果董事会就是只受,这是乔布斯丫主动要求的,没有“答应”不“答应”之说。

既然苹果在微机领域已经不可能替代兼容机和微软的地位了,他干脆往高端发展;讲究性能、品味和时尚。……

作者前面用“PC”来称呼个人电脑,这里却用“微机”指代个人电脑,同一章描述相同事物却使用不同的名称,这说明作者写作比较随意,当初是在网上连载,印刷成书也没修改这种网上相对随意写作的状态。

然后,这句话很有问题。什么叫“他干脆往高端发展;讲究性能、品味和时尚”?高端、性能、品味和时尚是“干脆”一下就能搞定的么?这是太瞧不起乔布斯了呢,还是这个行业实在是太没有技术含量,随便定个策略就能成功?作者对乔布斯个人一个基本的了解都没做到。

在解释斯卡利执掌苹果失败得一塌糊涂时,作者说“斯卡利的运气不太好,因为在他纸张苹果的年代,移动通信和互联网还没有发展起来……”

我已经无力吐槽。拜托,斯卡利是一个卖糖水的天才,但丫对计算机和产品一窍不通,这才是导致了他失败的根本,不是什么“运气不太好”。

现在网上有了不要钱的音乐,音乐下载很快占整个互联网流量的1/4……

“整个互联网流量”?太随意了。

乔布斯患上癌症后,“医生马上给他做了手术”。

事实上,检查出癌症后,乔布斯一直坚持食疗,疗了9个月实在熬不住了才接受的手术。“马上”一词下笔极其随意。

****************************

本章后面还有很多槽点,不一一列举了。只要稍微了解一下苹果公司历史和乔布斯生平,完全不至于犯下如此多的低级错误。仅仅15页的篇幅就有如此多的错误,全本共550页,还能找出多少?大家可以简单计算一下。当然了,我并未完全读完。有以偏概全的可能。有可能在全书中这属于错误特别多的一章,那即使其它章节的错误之处打个对折,也极其不堪。

强烈不建议阅读此书,尤其是冲着了解信息产业史的新人而言,更不合适。不巧的是,这本书的绝大部分受众却是新入行者……

 

你可能感兴趣的:(浪潮之巅,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