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利屠红燕:如何把握G20后的发展机遇

观山揽江,钱塘江与西湖群山将闻涛路上的三幢建筑映的如罗马权杖般独特。沿着“银杏汇”标识的指示牌往里走,金色大厅、壁画、盆栽,里面是典型的艺术馆结构。

万事利屠红燕:如何把握G20后的发展机遇_第1张图片
万事利屠红燕:如何把握G20后的发展机遇_第2张图片

这里是银杏汇钱塘湾艺术馆。作为中国美术学院滨江校区的旧址,钱塘湾艺术馆内透着人文美学与艺术气息。

万事利屠红燕:如何把握G20后的发展机遇_第3张图片

△乐创咖啡馆入驻银杏汇钱塘湾艺术馆

9月20日,乐创咖啡正式入驻在这块拥有艺术积淀的艺术馆。

与此同时,本期的“导师面对面”活动也在钱塘湾艺术馆举办,乐创会邀请万事利董事局主席屠红燕女士就“G20后的发展机遇”进行分享。

万事利屠红燕:如何把握G20后的发展机遇_第4张图片

△导师面对面活动现场

品牌区隔

杭州G20峰会过后,杭州的万事利集团再一次被推上了风口,其在峰会上提供的产品受到各方的认可,一跃成为“国际网红”。从“产品制造”、“文化创造”到“品牌塑造”,万事利当之无愧成为当今中国丝绸第一品牌。

在品牌塑造上,屠红燕有自己的思路,她提倡“品牌区隔”,针对不同的产品和渠道进行品牌分类。

对于传统企业来讲,互联网似乎有些难以把握。它极具变化,流量庞大,有着天然的传播基因。

万事利屠红燕:如何把握G20后的发展机遇_第5张图片

△万事利集团主席屠红燕做分享

“互联网一个是渠道另一个是推广产品的平台,线上线下的平台都是我们现在要做的,所以用不同的产品来区隔消费群体。”

万事利很早之前就入驻了“中国好丝绸”的平台,但是线下和线上仍有区分。线下店仍以万事利为主,线上有针对年轻人的品牌。面对80、90后的年轻人,万事利推出个性化定制丝巾。他们选择与一些漫画家、时尚画家合作,不仅推出文化类的产品,更有时尚类的产品。

未来品牌发展上,万事利也有所区隔。万事利品牌发展面向年轻时尚的人群同时,在推广方面打造“行业龙头”概念。万事利与一些国礼企业合作,打造丝绸品牌,让一些到杭州的游客第一时间想到万事利,即使不懂丝绸也能够买到好的产品。

万事利屠红燕:如何把握G20后的发展机遇_第6张图片

△屠红燕与乐创会嘉宾分享国宴礼品

创新和人才

包容、联动,G20之后的中国愈加彰显大国风范。在时局大潮中,创新、人才始终是绕不开的话题。

对比其他传统行业,丝绸行业似乎跨的面有些广。单从流水线来讲,面料、印染、印花、成衣、出口,一整条线下来,包袱很重,对于要长久发展的企业来说,创新是一条必经之路。万事利做法很简单,去两端。去最低端,反向抓技术,抓科技、抓设计、抓市场营销。

万事利屠红燕:如何把握G20后的发展机遇_第7张图片

△乐创会会员与屠红燕交流问答

在营销方式上,万事利选择和多行业进行跨界合作。G20期间,万事利和邮局合作,推出系列邮票,将品牌再一次推广出去。除此之外,万事利即将和华为合作,有望推出丝绸手机壳,强强联手,跨界带来的价值显而易见。

万事利很少花钱在广告商的投入上,但是在人才上,他们一点都不打折。

“人才,有人才就有一切,好的发展的公司,人才结构就非常好。”

在人才梯队管理上,万事利注重对年轻人的培养。年轻人有冲劲,有想法,尽量给他们展示的机会。作为家族企业,万事利实行股权激励,鼓励中层员工认购旗下品牌企业的股权。

万事利屠红燕:如何把握G20后的发展机遇_第8张图片

△乐创会秘书长卢艳峰、银杏汇营销总监钱峰与屠红燕合影

有创新才会有发展,有人才才会有未来。在后G20时代,创新和人才早已是机遇的一部分。

歌德曾说:“什么是你们的义务?是时代的要求。”在后G20时代,寻求发展机遇成了一个企业长期发展的前提。在企业做大之前,“精”品牌、创新、人才都是机遇中不可错失的元素。

万事利屠红燕:如何把握G20后的发展机遇_第9张图片

△活动合影

你可能感兴趣的:(万事利屠红燕:如何把握G20后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