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克制、自控才会得到更多心的空间

图片发自App

2017.2.23 修行笔记

/ 摘抄 /

1

佛陀不需要,更不会要求众生礼拜恭敬,而是他的慈悲与智慧值得众生去礼敬。拜佛的真意,是为了降伏自己的慢心,策发内心对道的恭敬心。


2

当我们感到眼前的生活不能带给自己想要的快乐时,就排除了一些选项,证明它们并非生命的目的。

很多时候,我们用了太多力气与外境争斗,想要某个人的在意,想要某件事的成功,却陷入越来越深的痛苦与迷茫。

真正触动心灵,让我们感到活着很美好的,却往往来自那些看似与成功无关的东西:

浩渺的星空,陌生人的微笑,清晨的一束阳光,悠远的晨钟暮鼓……

它们能唤醒我们心灵深处的灵性,被眼前的种种痛苦与逼迫所覆盖的光辉,提醒我们不要在错误的方向继续执著下去。


3

生在这个时空因缘下,是众生的共业;

能不能解脱出来,是自己的别业。

自己想要不一样的人生,就要去造不一样的业。

若没有愿,没有业,只问果,那从何而得呢?


4

比如说,当做一件事情时,向外求,就是想“我做不好,别人会怎么看我?”“我做好了,他人又会怎么看我?”;

向内求,就是想“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我有没有尽心尽力?”“我还可以怎样做得更好?”


5

很多人都认为,必须要有兴趣才能坚持做一件事,这样的想法只是为自己不努力找了一个虚无缥缈的借口而已。

因为,如果你还没有找到自己很想坚持的事情,就说明你根本没有想象中的“某一个兴趣”,而只是对现在的事情不感兴趣。

所谓兴趣,并不是偶然而有、天生具备的,都是自己努力积累的结果:要么是今生努力的结果,要么是过去世努力的结果。

解决内心空虚无目标的关键,并不是向外寻求某个行业、某项技能或某个工作,

而是向内寻求,建立起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找到自己的理想。


6

可以诵经、念佛。要多去寺院,亲近师法友团队,才能得到修行的真意,而不是仅仅表面了解。


7

“诸行是衰灭法,不放逸而精进。”


8

网络工具轻易能够获取到大量信息,并不代表自己的眼界会扩大。

无用、多余、矫饰或偏见性的信息,只会对心产生污染与淤堵,同时使人与自己的本性失联。

有了克制、自控才会得到更多心的空间。并不是信息知道得越多越好。而是去获取及理解真正能够对自己的心灵产生价值的见地。 ​​​


9

宗教哲学(智慧的核心)与宗教文化(种种形式及制度)是不同的介入方式。

就前者而言,很多人穷尽一生都学习不完,而其对生命的改造深度与所谓的世俗知识与学术迥然不同。

我们对这个领域因为无知而误会至深,至少可以保持沉默。却热衷随意发出骄傲的言论,批判自己毫无常识的命题。 ​​​


10

晚上他们点灯、赞颂、供神、祈祷,人们相聚在一起。夜色静谧,万物自有生息。 ​​​


11

社会的戾气也许与信息过度泛滥有关。在某种妄念之中,人觉得做一些事情应该非常容易,欲望膨胀,却忽略了本身的修炼与递进过程。

过滤杂乱无用的信息,让心保持澄定,以稳定的价值观行事,避免被外界挟持、诱惑、推动。

如此,未必取得一时的哗众取宠,却是自身成长的基本。


12

“Dharma是梵文字,包含很多意思,可以翻译成教法、真理、教义、信仰、灵性或实相,字面意思是支持或维持之事物,同时也指治愈之事物。”


13

感情的伤害大多来自无爱感,即没有感觉到充分地被爱。

但是对方曾经为你做过一顿饭是爱,在地铁站口等待你是爱,把一杯茶移动到你的桌边是爱,每天道一声晚安,也是爱。

我们需索太多,不懂得原谅、感恩、珍惜。最终失去所爱。 ​​​


14

“希望你能引导我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不被情绪虐待的方式。”

答:很多人花费很多时间学习,才明白世间事物的本质,洞穿自己的情绪。如此才能控制。

但我们无法依靠从他人处得到一个快捷方便的方式。要自己体会和实践。

情绪需要观照。观照需要正知。 ​​​


15

清凉的孤独有六种描述方式:

少欲、知足、不从事不必要的活动、彻底的纪律、不留恋欲望世界、不借散漫的意念寻求安全感。

你可能感兴趣的:(有了克制、自控才会得到更多心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