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产业园区“智慧”发展之道

最近几年,基于中国各大城市兴起的智慧城市建设热潮和各类产业园区自身运营升级的客观要求,“智慧园区”在当下成为各方热捧的香饽饽。如何建设智慧园区,如何在智慧园区的开发与运营模式上寻求突破?

焦点:产业园区,关键是“产业”

根据2018年版的《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全国目前有省级以上各类型开发区2543家。抽样调查显示,在省级以上的产业园区中,逾六成提出在建或拟建智慧园区。不过鉴于如今很多智慧园区项目与地方政府的新城规划项目紧密结合,参与方十分复杂,往往会产生鱼龙混杂的状况。

产业园区,关键是产业,但很多开发商实际却仍是把它作为地产来开发运营。有人跟风做产业地产是觉得拿地便宜,做起来容易。实际上,与传统地产开发不同,产业地产要真正做起来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来对产业进行培育,作为园区的运营开发商,尤其要注重为企业提供针对性的服务。 

破解产业园区“智慧”发展之道_第1张图片
产业园区智慧化发展

智慧园区的落脚点一定是园区企业、产业,为了园区而智慧而不是为了智慧而智慧,需要对产业发展规律有深刻的理解、对客户需求有精准的把握、对园区产业生态体系的培育有长远规划。重中之重是如何实现产业园区的产业落地和服务运营,这也意味着要促进园区产业氛围的形成,要深耕企业后续服务。


建设智慧园区比较容易陷入的误区主要有两个: 

一是缺乏系统性,即对于园区的智慧化没有整体规划,仅就单一模块采取智能改造,各模块相对独立缺乏互联,造成很多“信息孤岛”。

二是对于智慧园区的建设没有从客户需求的角度出发,仅追求智慧的形式和宣传效果,出现了不少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对园区企业的真正发展助益甚微。

不靠土地、税收等政策优惠来吸引企业入驻,而是提供无处不在的服务,使得企业在产业园区能够不断成长,才是园区的可持续发展之道。

破解产业园区“智慧”发展之道_第2张图片
建设智慧园区

运营:实现智慧运营全周期和产业生态自循环

实现智慧运营全周期和产业生态自循环,这一目标可以阐释为:对园区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监测和运维的全过程使用智慧化手段进行管理,同时集成园区企业、金融机构、园区管理者、园区员工及第三方产品及应用,为园区用户提供智能化的全流程生产和生活服务,最终使园区各参与者形成共存共进的产业生态体系。

为达成这一目标,园区运营方一方面在实际业务层面要积极向服务转型、向运营要效益,不断优化园区运营与服务的各项业务体系;另一方面,注重从招商开始到后端运营服务的每一个环节,着力推进产业生态共聚。

招商阶段,根据不同成长周期的企业,提供从移动工位、众创空间到集约式写字楼、标准厂房、企业独栋等丰富多样的办公空间;企业入驻以后,都会关注园区公共服务平台,通过线上互动线下落实,有指定部门来对接企业及员工各项需求,使企业能够在园区安居乐业;在服务企业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大数据挖掘,提取项目孵化、资源合作、资金需求等重要一手信息,结合北京经开自身的政产学研各项资源,在降低企业沟通协调成本的同时,通过优质服务与企业共同成长。

破解产业园区“智慧”发展之道_第3张图片
智慧园区的运营管理

共生:“人、园、城”的统筹平衡

智慧园区是智慧城市的重要表现形态,可以说其体系结构和发展模式是智慧城市在小区域范围内的缩影。在智慧园区建设进程中,必须统筹与平衡“人、园、城”三者的关系。应当遵循“以人为本、以园为体、以城为援”的策略。

智慧园区的各项开发建设运营都应当以园区里的人的生产生活需求为出发点;智慧园区的各种应用,应当围绕园区的物理空间和产业生态空间为主体进行实施和布局;同时要充分促进园区与城市的人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的交互,将园区发展置于城市发展的趋势之中,从城市的发展变迁中,汲取自身发展的各种要素。

破解产业园区“智慧”发展之道_第4张图片
智慧园区解决方案

原文:http://www.junsisoft.com.cn/smart-park315/

你可能感兴趣的:(破解产业园区“智慧”发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