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练习是唯一正确的学习方法
如今的时代,有太多的选择与自由,拥有何样的人生,于我们可以有众多的可能性。想成为文字大咖、IT达人、top sales,能说会道,运筹帷幄,心境高远,知行合一...
提供刻意练习的方法,能让你成为你想成为的任何人,但于个人而言,需要考虑到时间的维度。
安德斯·艾利克森
安德斯•艾利克森博士(Anders Ericsson, Phd)“刻意练习”法则研创者,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康拉迪杰出学者。他专注于研究体育、音乐、国际象棋、医学、军事等不同领域中的杰出人物如何获得杰出表现,以及“刻意练习”法则在其中的作用。他是该领域世界顶级研究者之一。
艾利克森博士曾出版过这一主题的几部学术专著:《从平凡到卓越:前景与局限》《通向卓越之路》《剑桥专业特长与杰出表现指南》等。《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是他于2016年出版的畅销书,首次向大众读者普及“刻意练习”法则,这也是他首次出版的中文书。
刻意练习:从新手到大师
不断重复,是天真的练习,无法带来进步。
“正确的练习”需要有好的导师、有目标、有反馈...
有目的的练习
学习新技能的方法都离不开练习。研究发现,一般而言,当一个的表现达到“可接受”的水平时,并且可以做到自动化,再有后续练习,也没有带来进步。反而是自动化的能力,却在逐步退去。我们需要有目的的练习!
有目的的练习,包含4个特点:定义了明确的目标、是专注的、有反馈、是走出舒适区的。
练习遇到瓶颈怎么办:试着做不同的事,而非更难的事;并非达到极限,而是动力不足。
有目的练习,还不够。要在练习的过程中,建立自己的心理结构,潜移默化为自己所用。
大脑的适应性&心理表征
通过有目的训练,能够引领我们走向实现目标。因为我们的电脑具备极强的适应能力与巨大的可挖潜力。通过练习,可以改变大脑结构和构筑潜能。
当我们面对目标情境能够自动本能搬处理好当下的情境时,我们就具备了一种心理表征。
心理表征,有助于找出规律,进而预测未来和更好地(无意识)决策;有助于解释和理解信息,同样也是能助于更好地决策;有助于组织信息,洞察和分析现象本质;有助于制定计划,表征越好,计划越高效;有助于高效学习。
运用刻意练习
最佳方法是找到一个优秀的导师,最大限度地利用刻意练习。最大限度,并不意味着一定要“一万小时”练习,但不可否认,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付出多年艰苦卓越的努力。
让练习成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边干边学,用王牌训练法。杜绝三种错误的想法:我不行,只要花时间就可以,只要努力就可以。
知识和技能,人们往往会聚焦于所谓正确的知识信息,但刻意练习要聚焦于技能实现,即结果和表现。
专注和投入,是至关重要的。只是为了好玩,则不会进步。刻意练习,并不娱乐。你可以试试,更短的练习,更好的注意力。
没有导师,怎么办?自己设计练习方法,为了提高,必须自己创造机会,遵循有目的的练习特点。用“3F”创建有效的心理表征:专注(Focus)、反馈(Feedback)、修正(Fix it)。
跨越停滞阶段:以新的方式挑战自己,攻克特定的弱点。
保持动机也许是我们投入到有目的训练的人最终要面对的最大问题。
新年效应是普遍现象,没有人是靠纯粹的意志力实现需要时间见证的目标的。要保持动机:弱化停下脚步的理由,强化保持前行的倾向。
成为杰出人物的路线图
成为杰出人物,或取得伟大成就,需要经历四个阶段:
产生兴趣
不管过程如何,细节和形式不一定相同,重要的是,“因缘巧合”,对某件事物产生的兴趣,并充满了热情。
变得认真
一旦有了兴趣,便会有美好的憧憬。开始练习,变成认真的工作。
全力投入
寻找最好的导师指导,保持最好的目标。此时的动机,需要由自己从内而外地保持。
开拓创新
因为不断的投入,最后可以超越相应领域的现有知识,创造独特的贡献。创新离不开刻意练习。
每天分享一句美好的话,每周分享一个美好的人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