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Batis官方文档
MyBatis是一款优秀的持久层框架,它支持定制化SQL、存储过程以及高级映射。MyBatis避免了几乎所有的JDBC代码和手动设置参数以及获取结果集。MyBatis可以使用简单的XML或注解来配置和映射原生信息,将接口和Java的POJOs(Plain Old Java Objects,普通的Java对象)映射成数据库中的记录。
无论是Mybatis、Hibernate都是ORM的一种实现框架,都是对JDBC的一种封装!
持久层中的几种技术:
Hibernate(一个比较老旧的框架)
JDBC
SpringDAO
可以认为,MyBatis就是jdbc和Hibernate之间的一个平衡点
MyBatis和Hibernate不同,它不完全是一个ORM框架,因为MyBatis需要程序员自己编写Sql语句,不过MyBatis可以通过XML或注解方式灵活配置要运行的sql语句,并将java对象和sql语句映射生成最终执行的sql,最后将sql执行的结果再映射生成java对象。
Mybatis学习门槛低,简单易学,程序员直接编写原生态sql,可严格控制sql执行性能,灵活度高,非常适合对关系数据模型要求不高的软件开发,例如互联网软件、企业运营类软件等,因为这类软件需求变化频繁,一但需求变化要求成果输出迅速。但是灵活的前提是Mybatis无法做到数据库无关性,如果需要实现支持多种数据库的软件则需要自定义多套sql映射文件,工作量大。
Hibernate对象/关系映射能力强,数据库无关性好,对于关系模型要求高的软件(例如需求固定的定制化软件)如果用 Hibernate开发可以节省很多代码,提高效率。但是Hibernate的缺点是学习门槛高,要精通门槛更高,而且怎么设计O/R映射,在性能和对象模型之间如何权衡,以及怎样用好Hibernate需要具有很强的经验和能力才行。
总之,按照用户的需求在有限的资源环境下只要能做出维护性、扩展性良好的软件架构都是好架构,所以框架只有适合才是最好。
Mybatis中的事务是默认开启的,因此我们在完成操作以后,需要我们手动去提交事务!
//使用#{}
<insert id="save" parameterType="com.zhiyou100.mybatis.pojo.User" keyColumn="id" keyProperty="id" useGeneratedKeys="true">
insert into user(name,password,phone,age,sex) values(#{name},#{password},#{phone},#{age},#{sex})
insert>
//控制台显示日志信息
DEBUG [main] - ==> Preparing: insert into user(name,password,phone,age,sex) values(?,?,?,?,?)
DEBUG [main] - ==> Parameters: www(String), 123456(String), 111111(String), 18(Integer), true(Boolean)
DEBUG [main] - <== Updates: 1
User [id=8, name=www, password=123456, phone=111111, age=18, sex=true]
//使用${}
"save" parameterType="com.zhiyou100.mybatis.pojo.User" keyColumn="id" keyProperty="id" useGeneratedKeys="true">
insert into user(name,password,phone,age,sex) values('${name}','${password}','${phone}','${age}',${sex})
//控制台显示日志信息
DEBUG [main] - ==> Preparing: insert into user(name,password,phone,age,sex) values('www','123456','111111','18',true)
DEBUG [main] - ==> Parameters:
DEBUG [main] - <== Updates: 1
User [id=9, name=www, password=123456, phone=111111, age=18, sex=true]
<properties resource="类路径">properties>
<properties url="网络路径或者本地磁盘路径">properties>
<dataSource type="POOLED">
<property name="driver" value="${driver}"/>
<property name="url" value="${url}"/>
<property name="username" value="${username}"/>
<property name="password" value="${password}"/>
dataSource>
第1种: 通过在查询的sql语句中定义字段名的别名,让字段名的别名和实体类的属性名一致。
第2种: 通过来映射字段名和实体类属性名的一一对应的关系。
"com.zhiyou100.mybatis.pojo.User" id="userResultMap">
–用id属性来映射主键字段–>
<id property="id" column="user_id"/>
–用result属性来映射非主键字段,property为实体类属性名,column为数据表中的属性–>
<result property="name" column="user_name"/>
<result property="password" column="user_password"/>
<result property="phone" column="user_phone"/>
<result property="age" column="user_age"/>
<result property="sex" column="user_sex"/>
一般插入数据的话,如果想要知道刚刚插入的数据的主键是多少,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来获取。
<insert id="save" parameterType="com.zhiyou100.mybatis.pojo.User" keyColumn="id" keyProperty="id" useGeneratedKeys="true">
insert into user(name,password,phone,age,sex) values('${name}','${password}','${phone}','${age}',${sex})
insert>
第1种:使用占位符的思想,在映射文件中使用#{0},#{1}代表传递进来的第几个参数。
使用@param注解:来命名参数
//对应的xml,#{0}代表接收的是dao层中的第一个参数,#{1}代表dao层中第二参数,更多参数一致往后加即可。
<select id="selectUser" resultMap="BaseResultMap">
select * from user where user_name = #{0} and user_password = #{1}
select>
@param注解方式
public interface usermapper {
user selectuser(@param(“username”)String username, @param(“password”)String password);
}
<select id=”selectUser” resulttype=”user”>
select id, username, password from user where username = #{username} and password = #{password}
select>
第2种:使用Map集合作为参数来装载
try{
//映射文件的命名空间.SQL片段的ID,就可以调用对应的映射文件中的SQL
/**
* 由于我们的参数超过了两个,而方法中只有一个Object参数收集
* 因此我们使用Map集合来装载我们的参数
*/
Map<String, Object> map = new HashMap();
map.put("start", start);
map.put("end", end);
return sqlSession.selectList("StudentID.pagination", map);
}catch(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sqlSession.rollback();
throw e;
}finally{
MybatisUtil.closeSqlSession();
}
MyBatis动态sql可以让我们在Xml映射文件内,以标签的形式编写动态sql,完成逻辑判断和动态拼接sql的功能。
MyBatis提供了9种动态sql标签:trim|where|set|foreach|if|choose|when|otherwise|bind。
其执行原理为,使用OGNL从sql参数对象中计算表达式的值,根据表达式的值动态拼接sql,以此来完成动态sql的功能。
详细案例参考
如果配置了namespace那么当然是可以重复的,因为我们的Statement实际上就是namespace+id。
如果没有配置namespace的话,那么相同的id就会导致覆盖了。
Hibernate属于全自动ORM映射工具,使用Hibernate查询关联对象或者关联集合对象时,可以根据对象关系模型直接获取,所以它是全自动的。而MyBatis在查询关联对象或关联集合对象时,需要手动编写sql来完成,所以,称之为半自动ORM映射工具。
Dao接口,就是常说的Mapper接口
接口的全限名,就是映射文件中的namespace的值
接口的方法名,就是映射文件中MappedStatement的id值
接口方法内的参数,就是传递给sql的参数
package com.zhiyou100.mybatis.pojo;
import java.util.List;
public interface UserMapper {
List selectAll();
}
Mapper接口是没有实现类的,当调用接口方法时,接口全限名+方法名拼接字符串作为key值,可唯一定位一个MappedStatement。
<mapper namespace="com.zhiyou100.mybatis.pojo.UserMapper">
<select id="selectAll" resultType="com.zhiyou100.mybatis.pojo.User">
select * from user
select>
mapper>
在Mybatis中,每一个
Dao接口里的方法,是不能重载的,因为是全限名+方法名的保存和寻找策略。
Dao接口的工作原理是JDK动态代理,Mybatis运行时会使用JDK动态代理为Dao接口生成代理proxy对象,代理对象proxy会拦截接口方法,转而执行MappedStatement所代表的sql,然后将sql执行结果返回。
详细资料参考
接口绑定有两种实现方式:
MyBatis使用RowBounds对象进行分页,它是针对ResultSet结果集执行的内存分页,而非物理分页,可以在sql内直接书写带有物理分页的参数来完成物理分页功能,也可以使用分页插件来完成物理分页。
分页插件的基本原理是使用MyBatis提供的插件接口,实现自定义插件,在插件的拦截方法内拦截待执行的sql,然后重写sql,根据dialect方言,添加对应的物理分页语句和物理分页参数。
举例:select * from student,拦截sql后重写为:select t.* from (select * from student)t limit 0,10
分页插件参考资料1
分页插件参考资料2
分页插件参考资料3
MyBatis仅可以编写针对ParameterHandler、ResultSetHandler、StatementHandler、Executor这4种接口的插件,MyBatis使用JDK的动态代理,为需要拦截的接口生成代理对象以实现接口方法拦截功能,每当执行这4种接口对象的方法时,就会进入拦截方法,具体就是InvocationHandler的invoke()方法,当然,只会拦截那些你指定需要拦截的方法。
实现MyBatis的Interceptor接口并复写intercept()方法,然后在给插件编写注解,指定要拦截哪一个接口的哪些方法即可,记住,别忘了在配置文件中配置你编写的插件。
MyBatis仅支持association关联对象和collection关联集合对象的延迟加载,association指的就是一对一,collection指的就是一对多查询。在MyBatis配置文件中,可以配置是否启用延迟加载lazyLoadingEnabled=true|false。
它的原理是,使用CGLIB创建目标对象的代理对象,当调用目标方法时,进入拦截器方法,比如调用a.getB().getName(),拦截器invoke()方法发现a.getB()是null值,那么就会单独发送事先保存好的查询关联B对象的sql,把B查询上来,然后调用a.setB(b),于是a的对象b属性就有值了,接着完成a.getB().getName()方法的调用。这就是延迟加载的基本原理。
当然了,不光是MyBatis,几乎所有的包括Hibernate,支持延迟加载的原理都是一样的。
Mybatis有三种基本的Executor执行器,SimpleExecutor、ReuseExecutor、BatchExecutor。
作用范围:Executor的这些特点,都严格限制在SqlSession生命周期范围内。
参考资料:
http://blog.csdn.net/eaphyy/article/details/71190441
http://blog.csdn.net/frankaqi/article/details/51872730
http://blog.csdn.net/gcxzflgl/article/details/71456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