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中unittest测试框架简介

文章来源:http://my.oschina.net/lionets/blog/268704

unittest 是 Python 发行版自带的包。如果你听说过 PyUnit(OSC 开源项目页面中就有 PyUnit 的页面),那么这俩其实是同一个东西——PyUnit 是 unittest 的曾用名,因为 PyUnit 最早也是来源于 Kent 和 Erich 的 JUnit(xUnit 测试框架系列的 Java 版本)


 unittest 概览


上一篇介绍的 doctest 不管是看起来还是用起来都显得十分简单,可以与源码写在一起,比较适合用作验证性的功能测试。而本篇的 unittest 从名字上看,它是一个单元测试框架;从官方文档的字数上看,它的能力应该比 doctest 强一些。

使用 unittest 的标准流程为:

  1. 从 unittest.TestCase 派生一个子类
  2. 在类中定义各种以 “test_” 打头的方法
  3. 通过 unittest.main() 函数来启动测试
unittest 的一个很有用的特性是 TestCase 的 setUp() 和 tearDown() 方法,它们提供了为测试进行准备和扫尾工作的功能,听起来就像上下文管理器一样。这种功能很适合用在测试对象需要复杂执行环境的情况下。 

举个例子


这里依旧使用上篇中那个极简的例子:unnecessary_math.py 文件中有一个 multiply() 函数,功能与 * 操作符完全一样。


test_um_test.py:
import unittest
from unnecessary_math import multiply


class TestUM(unittest.TestCase):
    def setUp(self):
        pass
    def test_number_3_4(self):
        self.assertEqual(multiply(3,4),12)
    def test_string_a_3(self):
        self.assertEqual(multiply('a',3),'aaa')


if __name__ == '__main__':
    unittest.main()

这个例子里,我们使用了 assertEqual() 方法。unittest 中还有很多类似的 assert 方法,比如 NotEqual、Is(Not)None、True(False)、Is(Not)Instance 等针对变量值的校验方法;另外还有一些如 assertRaises()、assertRaisesRegex() 等针对异常、警告和 log 的检查方法;以及如 assertAlmostEqual() 等一些奇怪的方法。


较详细的 assert 方法可以参考 unittest 的文档页面。

启动测试


上例中的结尾处,我们定义了一个对 unittest.main() 的调用,因此这个脚本是可以直接运行的:
$ python test_um_test.py
..
--------------------------------------
Ran 2 tests in 0.01s


OK
同样 -v 参数是可选的,也可以在 unittest.main() 函数里直接指定:verbosity=1。 

Test Discovery


这个分段标题我暂时没想到好的翻译方法,就先不翻了。


Test Discovery 的作用是:假设你的项目文件夹里面四散分布着很多个测试文件。当你做回归测试的时候,一个一个地执行这些测试文件就太麻烦了。TestLoader.discover() 提供了一个可以在项目目录下自动搜索并运行测试文件的功能,并可以直接从命令行调用:
$ cd project_directory
$ python -m unittest discover
discover 可用的参数有 4 个(-v -s -p -t),其中 -s 和 -t 都与路径有关,如上例中提前 cd 到项目路径的话这俩参数都可以无视;-v 喜闻乐见;-p 是 --pattern 的缩写,可用于匹配某一类文件名。 

测试环境


当类里面定义了 setUp() 方法的时候,测试程序会在执行每条测试项前先调用此方法;同样地,在全部测试项执行完毕后,tearDown() 方法也会被调用。验证如下:
import unittest


class simple_test(unittest.TestCase):
    def setUp(self):
        self.foo = list(range(10))


    def test_1st(self):
        self.assertEqual(self.foo.pop(),9)


    def test_2nd(self):
        self.assertEqual(self.foo.pop(),9)


if __name__ == '__main__':
    unittest.main()
注意这里两次测试均对同一个实例属性 self.foo 进行了 pop() 调用,但测试结果均为 pass,即说明,test_1st 和 test_2nd 在调用前都分别调用了一次 setUp()。

那如果我们想全程只调用一次 setUp/tearDown 该怎么办呢?就是用 setUpClass() 和 tearDownClass() 类方法啦。注意使用这两个方法的时候一定要用 @classmethod 装饰器装饰起来:
import unittest


class simple_test(unittest.TestCase):
    @classmethod
    def setUpClass(self):
        self.foo = list(range(10))


    def test_1st(self):
        self.assertEqual(self.foo.pop(),9)


    def test_2nd(self):
        self.assertEqual(self.foo.pop(),8)


if __name__ == '__main__':
    unittest.main()
这个例子里我们使用了一个类级别的 setUpClass() 类方法,并修改了第二次 pop() 调用的预期返回值。运行结果显示依然是全部通过,即说明这次在全部测试项被调用前只调用了一次 setUpClass()。


再往上一级,我们希望在整个文件级别上只调用一次 setUp/tearDown,这时候就要用 setUpModule() 和 tearDownModule() 这两个函数了,注意是函数,与 TestCase 类同级:
import unittest


def setUpModule():
    pass


class simple_test(inittest.TestCase):
    ...
一般 assert*() 方法如果抛出了未被捕获的异常,那么这条测试用例会被记为 fail,测试继续进行。但如果异常发生在 setUp() 里,就会认为测试程序自身存在错误,后面的测试用例和 tearDown() 都不会再执行。即,tearDown() 仅在 setUp() 成功执行的情况下才会执行,并一定会被执行。


最后,这两个方法的默认实现都是什么都不做(只有一句 pass),所以覆盖的时候直接写新内容就可以了,不必再调用父类的此方法。






你可能感兴趣的:(Pyth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