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底层知识点(AD+JNI+NDK+HAL)

AIDL(Android Interface definition language)
概念:
一种android内部进程通信接口的描述语言,通过它我们可以定义进程间的通信接口。
为了使其他的应用程序也可以访问本应用程序提供的服务,Android系统采用了远程过程调用(Remote Procedure Call,RPC)方式来实现。与很多其他的基于RPC的解决方案一样,Android使用一种接口定义语言(Interface Definition_Language,IDL)来公开服务的接口。我们知道4个Android应用程序组件中的3个(Activity、BroadcastReceiver和ContentProvider)都可以进行跨进程访问,另外一个Android应用程序组件Service同样可以。因此,可以将这种可以跨进程访问的服务称为AIDL(Android Interface Definition Language)服务。


JNI(Java Native Interface)

概念:
它提供了若干的API实现了Java和其他语言的通信(主要是C&C++)。

设计目的:
标准的java类库可能不支持你的程序所需的特性。或许你已经有了一个用其他语言写成的库或程序,而你希望在java程序中使用它。
你可能需要用底层语言实现一个小型的时间敏感代码,比如汇编,然后在你的java程序中调用这些功能。

副作用:
1、程序不再跨平台。要想跨平台,必须在不同的系统环境下重新编译本地语言部分。 2、程序不再是绝对安全的,本地代码的不当使用可能导致整个程序崩溃。一个通用规则是,你应该让本地方法集中在少数几个类当中。这样就降低了JAVA和C之间的耦合性。

使用场合:
1、JAVA程序和本地程序使用TCP/IP或者IPC进行交互。
2、当用JAVA程序连接本地数据库时,使用JDBC提供的API。
3、JAVA程序可以使用分布式对象技术,如JAVA IDL API。
这些方案的共同点是,JAVA和C处于不同的线程,或者不同的机器上。这样,当本地程序崩溃时,不会影响到JAVA程序。
下面这些场合中,同一进程内JNI的使用无法避免:
1、程序当中用到了JAVA API不提供的特殊系统环境才会有的特征。而跨进程操作又不现实。
2、你可能想访问一些己有的本地库,但又不想付出跨进程调用时的代价,如效率,内存,数据传递方面。
3、JAVA程序当中的一部分代码对效率要求非常高,如算法计算,图形渲染等。
总之,只有当你必须在同一进程中调用本地代码时,再使用JNI。

使用方法:
JNI可以这样与本地程序进行交互:
1、你可以使用JNI来实现“本地方法”(native methods),并在JAVA程序中调用它们。
2、JNI支持一个“调用接口”(invocation interface),它允许你把一个JVM嵌入到本地程序中。本地程序可以链接一个实现了JVM的本地库,然后使用“调用接口”执行JAVA语言编写的软件模块。例如,一个用C语言写的浏览器可以在一个嵌入式JVM上面执行从网上下载下来的applets。



NDK(Native Development Kit)
概念:
NDK是一个让开发人员在Android应用中嵌入使用本地代码编写的组件的工具集。
NDK = APK(java) + JNI(.so), NDK也是针对开发JNI的 NDK开发的软件在安卓的环境里是直接运行的,一般只能在特定的CPU指令集的机器上运行,一般用它开给手机开发驱动或底层应用;区别于SDK。


组成:
从C / C++生成原生代码库所需要的工具和build files。
将一致的原生库嵌入可以在Android设备上部署的应用程序包文件(application packages files ,即.apk文件)中。
支持所有未来Android平台的一系列原生系统头文件和库

设计目的
1. 代码的保护,由于apk的java层代码很容易被反编译,而C/C++库反汇难度较大。
2. 在NDK中调用第三方C/C++库,因为大部分的开源库都是用C/C++代码编写的。
3. 便于移植,用C/C++写的库可以方便在其他的嵌入式平台上再次使用。



HAL(Hardware Abstraction Layer)
概念:
就是对Linux内核驱动程序的封装,向上提供接口,屏蔽低层的实现细节。也就是说,把对硬件的支持分成了两层,一层放在用户空间(User Space),一层放在内核空间(Kernel Space),其中,硬件抽象层运行在用户空间,而Linux内核驱动程序运行在内核空间。

设计目的:
从商业的角度来看,把对硬件的支持逻辑都放在内核空间,可能会损害厂家的利益。我们知道,Linux内核源代码版权遵循GNU License,而Android源代码版权遵循Apache License,前者在发布产品时,必须公布源代码,而后者无须发布源代码。如果把对硬件支持的所有代码都放在Linux驱动层,那就意味着发布时要公开驱动程序的源代码,而公开源代码就意味着把硬件的相关参数和实现都公开了,在手机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这对厂家来说,损害是非常大的。因此,Android才会想到把对硬件的支持分成硬件抽象层和内核驱动层,内核驱动层只提供简单的访问硬件逻辑,例如读写硬件寄存器的通道,至于从硬件中读到了什么值或者写了什么值到硬件中的逻辑,都放在硬件抽象层中去了,这样就可以把商业秘密隐藏起来了。也正是由于这个分层的原因,Android被踢出了Linux内核主线代码树中。大家想想,Android放在内核空间的驱动程序对硬件的支持是不完整的,把Linux内核移植到别的机器上去时,由于缺乏硬件抽象层的支持,硬件就完全不能用了,这也是为什么说Android是开放系统而不是开源系统的原因。




你可能感兴趣的:(C,Linux,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