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BSD---GIT

今天终于把上上周五的布置下来的任务解决了差不多了。写下来记录一下。

回顾十天来的过程,期间有好几天都耽搁了。

进入正题。

首先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已经通过SSH可以远程连接FreeBSD了。还真有点不习惯,毕竟用惯CENTOS了。FreeBSD都没有目录

看的好不习惯。。。

接下来是正题,首先是需要安装GIT,可以参考http://os.51cto.com/art/201104/254805_all.htm

需要先弄懂几个GIT的概念。

暂存仓库,本地仓库,远程仓库。

GIT的存储方式和别的大众化的版本控制系统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他采取的是快照式存储,因此将服务端的仓库(远程仓库)clone下来后,就可以进行修改了。等你修改完成后,有网了,在上传也可以。

所谓的本地仓库就是任由你修改的文件,文件目录所在的位置。

暂存仓库就是本地仓库做完修改后提交后,那些修改过的文件,文件夹所在的目录。

远程仓库就是服务端的统一上传仓库,暂存仓库中的文件,文件夹推送后所在的地方。


接着讲一下基本的操作。


在本地创建了一个文件夹后,暂且称为local,进入local后,git init 初始化仓库,这时会有一个.git的文件夹。里面的文件是对仓库的基本定义。

在这个文件夹中创建的文件,是本地文件,并不是仓库文件,需要通过git add .('.'代表所有)将所有没有被列为GIT仓库的文件加入追踪名单。

git commit -am 'add file1'   做一次提交,add file是对这次提交所做的注解。此时文件从本地仓库提交到了暂存仓库。

最后确认没有需要上传的文件了,git push [远程名] [远程分支名],此时文件从暂存仓库上传到了远程仓库了。


值得一提的是,远程名是一个任意取的用来辨识远程仓库链接的变量,简单说就是 git remote add origin [email protected]:/usr/home/git/test 将[email protected]:/usr/home/git/test这个添加为名为 origin的远程仓库名,分支名master和远程名origin是大家普遍用的主线名字,不是规定,所以可以改。但是这个名字大神么都沿用至今。我们也跟风一下吧。。


在第一次进行推送,或者获取,或者截取的操作的时候(只要是和远程仓库有链接的操作)都会让你初始化个人信息,以便于对日后的修改进行记录。

可以通过git -config --global user.name "xxx"
git -config --global user.email [email protected]

之后就可以进行推送等操作了。


关于分支的内容,是GIT的优势所在。

GIT中可以创建多个分支以便进行多项代码修改。

FreeBSD---GIT_第1张图片git branch 可以查看现在所属分支。

git checkout origin/master 从master分支切换到origin/master分支。

之后可以看到,相同目录下,切换了分之后,内容也不一样了。


现在存在的问题就是不知道为什么,SSH公钥已经加入git/.ssh/authorized_keys中,ssh也是可以通过rsa登录git用户的,但是却在进行pull,clone等操作时需要输入密码。继续研究之。



你可能感兴趣的:(FreeBS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