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追梦的开始其实是和父母疏离的开始

前天傍晚和未来合作伙伴在新街口金融中心吃着晚餐,母亲的一个电话打破了优雅安静的祥和,一如既往希望你稳定、希望你成家、希望你有所依托……

常常无力,你无法沟通和解释什么,你知道他们担心你的漂泊,希望你能稳定,但他们的认知停留在若干年前,你无法接受却不能反驳,毕竟——你确实也没做出什么。

他们想要的结果太急,或者,他们根本不想让你在脱离他们既定的预设轨道上开始。

这种对于自己精神的消耗,很多时候让自己想要拼命逃离电话铃声的响起。回想起来,当自己下决心留在城市追梦,其实也同时决心和父母疏离。只是后者听起来,远不如前者那么正当、美好,所以我们心里知道,却没那么容易说出来。

母亲常常说,你发小毕业半年就怀孕了,奉子成婚,别人怎么就能回到家过得也很开心,但你忙来忙去也不见什么名堂。有时候,你真的跟爸妈没话说,你真的克制不了发脾气,你真的没法接受他们的某些观念。

有个校友朋友来自江西,家庭条件其实很好,但依然选择留在一二线,背井离乡为的是证明自己。有天他和我们一群人吹着牛逼,某个刹那他说:过了三十岁,好不容易开始赚一些钱,以为会特别快乐,但是自己有时候坐在城市中心的落地窗旁,身边没有亲人可以分享,真的会怀疑那些独自奋斗的岁月意义在哪里,该不该继续。一根烟到深夜,沉沉睡去,等待第二天的武装。

今天晚上去江宁无线谷看望女博士朋友,谈起来我们没什么朋友在南京,正如雁行的许多大雁在南京学成又毫不犹豫得从南京飞走。我问这是为什么?师姐说:因为南京的生活性价比太低了呀。又不是谁都和你们一样做金融销售,能够以及适合做这行,大多数人过着能够一眼望穿未来、算出薪资的工薪生活,背负的车子房子儿子让谁都不敢跳槽以及把饭碗弄丢,即便如此,依然买不起这里的房,看不到这里的希望。

北上广又何尝不是呢?北上广不相信眼泪,只相信结果。就像有人说:我们赞美一线城市,因为就业机会、资源分配的不均让我们没法选择,把无奈变成歌颂,用忙碌挤掉思念。

每一代人我们都要给它装几个标签:

60后保守

70后传统

80后中庸

90后自私

00后叛逆

这样的标签常常让身在其中的人感到不公和愤怒。

所以不同标签的人如果在同一个群体里常常互不相容,我常常见到公司很多70后团队长气炸了毛:你们90后实在让人无法理解,不可包容!

但他们不知道90后的背后,是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职业生涯规划上也有更清晰的认知。他们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一旦发现不对劲也更有勇气抽身而出。

90后的出生,就注定了是远离家乡的一代人。父辈不再能够给予你农田耕种、纺织技术、相夫教子方面的知识传承,他们只能心中握着风筝的线,担心风筝飞得累不累,却无法代替风筝的飞翔。90后出生后,中国就结束了福利分房,大中小城市的房价都在飞涨。尽管基本生活上90后过得比之前更好,可是一套房子可能会折腾他们大半生。

但这些悠哉的已经站在社会中上层的60后70后看不到,他们会觉得90后掉在蜜罐里,他们觉得这些人本该知足,何苦还要追求所谓的“价值实现”。

于是这份疏离引发的无力和孤独常常在无数个下班回家独自一人的午夜层层叠叠得反噬,吞没了热情,感到冰冰凉凉的迷茫。

我曾经相处时间最长的一个发小和我大学时因为一件小事两个人闹掰,我看到了她在朋友圈对工作的负能量,此时的我早已没有了小打小闹的小家子气,我微信告诉她:我相信你,你可以。她沉默许久,回:好。

我似乎隔着屏幕看到了同样经历追梦的90后的相视一笑,相逢泯去的恩仇。

是的,我们都可以。

有个师弟成为某通信公司的海外营销员,得以去东南亚拓展业务,那番初生牛犊不怕虎以及公号文章中显示的激情让你感慨:真好。但事实上,父母逐渐只能在手机屏幕上看到你,他们只想让你看到身体健康的他们,你也只想让他们看到笑容满面的你,这份互相的遮掩本身已经是一份最大的疏离,无可奈何却爱意满满。

如果疏离是这个时代的人必须付出的代价,那么我们只能逆流而上,争取成为最幸运的dreamer,如若不然,也必须是值得敬佩的survivor。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追梦的开始其实是和父母疏离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