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

读书基本分两个阶段:建立坐标系的阶段,和坐标系建立后补充、完善的阶段。待到坐标系需要拓展,甚至推倒重来,则重新从建立坐标系的阶段开始。

在建立坐标系的阶段,每一本书都是新的,需要耐下心来,仔仔细细地读,一遍读不明白,还需要反复地读。读的过程中做笔记,读后做评价——前期读得少,主要是感性评价。后面随着坐标系逐渐建立,评价会从感性朝理性倾斜,即:能在坐标系中找到一个相对理性的位置,同时不掩饰自己的主观情绪。

当量变达到质变以后,读书就进入到了第二个阶段。读书的速度明显上升,

但在建立了坐标系以后,读书的时候目的性会更强,会在脑海中判断:这个信息对于我来说,有用吗?需要记住吗?

有用且需要记住的,反复读,慢读,理解性地读,直到自己能转述出来为止;

有用且记不住的,做标记,落实到笔记里,或留一个索引、备注;

没用的,一目十行,迅速略过。

你可能感兴趣的:(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