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天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百度公司董事长李彦宏抛出了一个颇具抢眼的话题,他认为“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已经结束了”、“靠移动互联网的风口已经没有可能再出现独角兽了”。
无独有偶,就在今天,红杉资本的董事长沈南鹏在《中外政企对话数字经济: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论坛上也提出:美国移动互联网的大部分红利基本已释放完毕,资本所扮演的角色也应该演化成技术参与者和助推者。
什么?这就给移动互联网时代“判死刑”了?这让那些还在移动互联网打拼,或者正想迈入这个行业的创业者们还怎么玩儿?
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
其实,有目共睹的是:国内移动市场用户自然增长已经进入到了尾声,前几年30%的高速增长不复存在,目前基本进入1%左右。在这个大背景下,移动应用对用户的争夺已经进入“短兵相接”的拼刺刀阶段。
知名移动数据分析公司Quest Mobile (贵士移动)8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15年6月-2016年6月APP行当整体增速放缓,目前设备数环比增长率稳定在1%左右。
移动互联网市场增速的放缓,背后是移动设备数趋近饱和。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整体移动设备数已达到9.6亿台。其中安卓设备数约为6.58亿台,iOS设备数约2.94亿台。
Quest Mobile分析认为,人口红利减少会使移动App公司进入竞争加剧的“蛮荒岁月”。
我们都知道,移动应用的价值体现在“对用户注意力的争夺”。而用户用“生命”投票的结果是:
网络社交:微信、手机QQ、微博;
系统工具类:UC浏览器、手机百度、QQ浏览器;
网络视频类:腾讯视频、爱奇艺视频、优酷视频;
网络金融类:同花顺、支付宝;
网络购物类:手机淘宝、手机京东、闲鱼;
数字阅读类:掌阅、宜搜小说
以上是各类别用户日均使用时长最长的移动应用。大众在关注的应用无非就那么几款,其中,“BAT”三家就几乎瓜分了移动互联网用户的生活。
过去的一两年,移动互联网的成长已经达到了常态,不再增长,对于大多数创业者来说,做依靠移动互联网增加用户量的互联网产品越来越困难了。
事实上,早些年很多创业者还热衷于开发 APP,而现在,大家总体感觉APP的竞争实在太激烈,这个阶段想要再开发出一款超热门的爆款APP,不但难度太大,而且成本也非常高,这让很多人望而止步。
那么掌握着热门应用的BAT是不是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呢?其实,他们的日子也并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好过。
就在今年9月21日,发生了两件事情。第一件:张小龙在朋友圈宣布了微信小程序。第二件:百度出售旗下91无线的 iOS 业务。这互联网圈内一高调一低调两个事件,宣告的是App分发时代的结束,移动互联网进入下半场的较量。
作为互联网行业金字塔尖的老大,深刻地感知到了移动互联网的竞技较量已经进入一个新拐点,他们不约而同地分别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一个是高调的求变,另一个是低调的剥离,都是对现有模式的看衰。
站在成本的视角,逻辑链条是这样的:人口红利的消失,导致渠道获客成本增高;渠道获客成本增高,必然转移给下游的App,导致App运营成本增高;APP运营成本高,转移给VC的同时,也对APP的模式进行分化;刚要转移到VC资本头上的时候,资本方宣布资本寒潮来了,烧钱和输血终止,然后就是尸横遍野,一片哀嚎。
那么,移动互联网接下来就没有机会了?
移动互联网接下来就没有机会了?也未必,只是行业的逻辑转变。
如果用公司的核心角色来区分移动互联网上半场和下半场的话:在上半场,公司是以产品经理为核心的协作系统,产品经理在公司起到一个核心的作用,他是整个团队的核心人物,业务的发动机,整个组织是以产品经理为核心构建起来的。
而进入下半场,以增长黑客为核心的协作系统。增长黑客,是硅谷出的一个新角色。具体而言,就是为了实现产品增长目标而以数据驱动营销、以市场指导产品,通过技术手段将目标落地的人。接下来是增长黑客的舞台,他们将带领公司,把当初产品经理吹过的牛给实现了。
首先,他要的是真增长,真实用户的增长。通过用户行为模式的识别方式快速甄别真假流量,为渠道质量做评估,还可以对用户的价值,包括付费意愿、影响力、兴趣匹配度进行评估打分,从一开始就知道用户的质量和渠道的质量。不仅实现真用户的增长,而且找到更有效的渠道,实现更低成本的真增长,这点在获客成本高居不下的时代特别有意义。
其次,做好精细化运营。精细化运营的前提是对用户进行深度画像,不仅仅了解在站内APP内的行为,还要了解用户在全网的画像,消费分布,然后投其所好,做所谓的精细化运营。
因此,更确切地说,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并不是结束了,而是即将进入竞争的白热化阶段。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人工智能正在悄悄改变移动互联网领域。
人工智能将成为未来投资热点,这一点大家几乎没有什么争议。人工智能已经俨然成为一门显学,上至教授砖家,下至商卒走贩,外有新闻媒体,内有码农CXO,四处都可以听到人们对这个领域的讨论。
谷歌在今年 10 月份的秋季发布会上宣布把“移动优先”调整为“智能优先”战略的时候,这意味着,谷歌已经宣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即将结束,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时代真的要来了。
人工智能不只是涉及无人驾驶、机器人这种领域,而且在能够产生商业价值的领域,都可以最快实现人工智能操作。
移动社交:平台入口的吸引力
目前社交软件逐步向平台级入口定位,作为入口需要将多应用与多交互方式引入其中。对于交互方式来说,触屏、语音、图片以及手势的方式正在寻求融合,形成多元化输入模式,扩大平台的入口口径。
腾讯基于《微信》开发了多种模式识别功能,于2013年12月推出了“微信智能开发平台”,第三方开发者可以通过调用腾讯语音和图像相关技术SDK开发新应用软件。目前,《微信》的语音识别功能受到消费者的普遍认可,准确率高达90%以上。
搜索领域:搜索的精准性和互动性
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获取信息的场景和使用目的变得越来越多元和细分化,PC端的图文搜索方式已经不再符合移动端的特点,从海量数据中挖掘有效信息并快速反馈给用户变得越来越重要。当然,这事也变得相当困难,这需要搜索引擎能够“理解”用户的需求。
在前不久,百度就已经推出了“小度机器人”(搜索框内输入“人工智能”可领用),后者的作用是辅助用户进行智能搜索,并进行一定程度的互动。从现有的情况来看,“小度机器人”在辅助搜索之外,也具备类似微软小冰的互动能力:陪聊,并按你的要求提供相应的“结果”。
人工智能第一波应用在互联网行业,在互联网行业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应用,比如搜索、广告、电商等领域已经应用很多。下一波机会则将来自于移动互联网应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网络效应是PC互联网时代的10倍以上,人工智能的发展会使得未来整个网络从手机渗透到各个生活场景,包括家电、汽车等都将成为联网的智能终端,比如智能冰箱能够实现自动采购生鲜。
地平线机器人创始人余凯预计,人工智能应用将是未来10—20年间最大的产业机会,比如,金融行业应用大数据处理进行分析和决策,医疗健康行业的电子医生等都拥有值得期待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