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22

        因师资力量的匮乏,招代课教师几乎是每学期都要进行的。每经历一次,内心都会被撞击一次,有时候也说不清是怎样的一种感受或者滋味。

        这几年,不管是县里招教还是特岗教师的招聘,或者是教师晋级职称,都离不开微型课的展示。微型课是一种形式齐备而规模较小的课。比正常教学时间短内容少,是一个完整的浓缩版课堂。时间一般控制在10-15分钟之内,现场讲的话要少于10分钟。现场没有学生,只是面对评委。对于具体操作,多少存在一些争议。有的认为微型课就是一个浓缩的课堂,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所以,该有的环节都要有;而有认为不能太夸张,比如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交流等等,众说纷纭。我比较倾向于第一种说法。

        微型课,它应是原始课堂浓缩后的精版。所以,该显示的一定要凸显出来,因没有学生的真实配合,所以设计到学生的环节可以教师自己转述,或者是一带而过。表面上看是老师自己在进行自圆其说式儿的表演,其实不然,这里面蕴藏着老师太多的创造性及不确定性。正是因为没有学生的真正参与,才需要教师对每个环节的预设与把控。说白了,就是从教师的自我展示中,来透视学生的状态、透视整个课堂。因此,更能锻炼老师的基本功,教师评价更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考察教师的基本功,即教师实际的工作教学能力,教学基本功,业务素养等。

        可是,在现实的操作中,真可谓百花齐放,什么模样的版本儿都有。相当一部分老师处理不好微型课中的几种关系。第一个就是有与无的关系。虽现场没有学生的真正参与,但是教师要做到心中有学生。预设的与现实的要契合紧密,要求讲解恰当,点拨得当。这些全都要通过课堂上教师的表现来突出透视学生的状态。再一个就是多与少的关系。因时间有限,容量多,所以能够恰到好处的安排每个环节很是重要。内容过多则嘈杂繁琐,内容过少也显得空洞造作。因这些特殊的要求,所以对教师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挑战。最后重中之重就是要处理好快与慢的关系。因没有学生的真是参与,所以与学生互动,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都是快速的显过,而对于一节课的重点儿来说,也要放慢脚步娓娓道来……

        有时候看着台上作课的老师,真的看着有点儿那啥……如果一个老师,连最基本的对教材重点的把握都做不到,那么讲解再“精彩”都是一节失败的授课。当然,因人而异。看着台上的那位老师,明明在讲台上已经有一年的经历,可从他的课堂上看怎么也让人觉察不到他曾经历过的痕迹。我不敢说误人子弟,但确实有嫌。如果自己行动的目标都不明确,最基本的掌舵都弄不明白,谈何教教书育人……

        踏入工作圈儿,思想脚步都要行动起来。没有思想就没有行动,没有行动就没有收获,没有收获就没有反思,没有反思就没有成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