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雨],豆瓣8.2,IMDb7.1
[铁雨]中,朝鲜族外交官的经典台词很犀利地说明了朝鲜族在韩处境——
全世界朝鲜民族有大概8300万人,其中朝鲜半岛7600万。
朝鲜半岛以外朝鲜民族超过百万人口的国家有中国和美国,各有约200万。在中国的被称为朝鲜族,在美国的被称为美籍韩裔。
我们习惯统称所有朝鲜民族的人为朝鲜族,但朝鲜族这个词在韩国,专门用来形容中国朝鲜族。
2015年首尔官方统计,常驻首尔的外籍人口有27万人,其中中国朝鲜族占54.2%。
[黄海]的故事满足了韩国人对延边朝鲜族的全部想象。
主人公久南借了6万元送妻子到韩国打工,不料妻子竟然音讯全无。
在无望的等待和债主的威逼下,久南答应了当地朝鲜族黑帮头目绵先生买凶杀人的请求。
妻子的遭遇是条隐线,也能反映出韩国人眼中赴韩朝鲜族的境况——30岁出头的年纪,与一个46岁的秃顶韩国水产运输员同居,受到照顾,最终惨遭杀害。
影片没有直接说明死者是不是久南妻子,但确实是朝鲜族女子
为了拍摄这部以延边朝鲜族为主角的影片,导演罗宏镇还专门去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做了一个月的背包旅行,考察民情。
现实背景、值得玩味的悬疑剧情,手持摄像造成的写实风格,都使得[黄海]是部不流俗的犯罪影片。而河正宇的影帝级表演、限制级的暴力血腥场面,则保证了[黄海]的耐看、好看程度。
金允石为了绵先生这个角色增重,河正宇正相反
从电影中抽离出来,回到现实世界。[黄海]本身就像“绵先生”这个形象一样,在影片中是战神一样的角色,他的戏份让人肾上腺素飙升。
但这样的角色,实际上是在加深“朝鲜族犯罪”,“持刀民族”的刻板印象,如同西方世界中华人反派“傅满洲”一样。
绵老板打缕儿的头发,朝鲜族们又脏又土又狠的形象,都是对刻板印象的加深。
这种脏土狠的朝鲜族形象,在另一部高口碑犯罪电影[新世界]中也存在。
[新世界],IMDb7.6,豆瓣8.8,Naver8.9
导演朴勋政坦言[新世界]受到港片[无间道]影响,剧情以及着力点都和后者接近。
这部电影的两个主要人物都是中国朝鲜族,海报中的三个人,只有崔岷植所饰演的警察是韩国人,另外的黑帮和警察卧底黑帮都是中国朝鲜族。
尤为典型的是片中的配角“延边老棒子”,和[黄海]中脏土狠形象如出一辙,承包了影片为数不多的笑点。
两大主人公在成了黑帮头目之前,也是这种典型的朝鲜族混混。
影片在第34届韩国电影青龙奖提名7项大奖,最终黄政民拿下了最佳男主角奖。
[新世界]和[无间道]一样,在非常态状态下对人性、善恶、黑白进行审视,高压环境中人物的状态对演员的演技要求十分高。从欣赏的角度来说,这可能不及[无间道],但也确实是部佳作。
问题就是,为什么犯罪分子总得是朝鲜族呢?角色再有魅力,也是在消费并加深公众对某个族群的负面印象。
2017年的,一部以朝鲜族黑帮为主的犯罪电影狂揽1亿美元票房,登顶当年韩国犯罪电影票房榜,并且成为韩国影史中第三卖座的限制级电影。
这是引导公众消费刻板印象的典型。
这部电影就是人气大叔马东锡和型男尹启相主演的[犯罪都市]。影片口碑非常高,Naver评分高达9.14,比[黄海]、[新世界]都更受韩国民众欢迎。
如果说[黄海]和[新世界]都有导演想深入表达的重点,那么[犯罪都市]就完全是狠准猛的商业片了。
影片中不是犯罪分子都是反派,但确确实实所有犯罪分子都是中国朝鲜族。
然后片头就摆明了韩国电影杀手锏:根据2004年真事儿改编,同时也声明了:影片中出现的人和事都是虚构的。
[犯罪都市]讲了来自黑龙江省的黑帮组织“黑龙”,偷渡到首尔,将当地两大朝鲜族黑帮击败、收缴后,被韩国警察制服的故事。
影片之所以受欢迎,除了剧情高能、打戏让人看得过瘾外,人物塑造得也十分有爽感。马东锡大叔的警察不必多说了,自动脑补[釜山行]的打僵尸场景即可。
尹启相所饰演的“哈尔滨张谦蛋”,和刚到底的正派马东锡一样,狠到了底。身体力行地贯彻着:能动斧子就不动手,能动手就不逼逼。
和以往的黑帮电影不一样,张谦冷血、狠、多疑,几乎没有任何正面的特征。正因如此,他的出场才有死神般的效果——
他的两个手下,也都很有特点,一个眼神或者诡异的笑,就能表现出那种反社会人格的变态特征。二把手的演员陈善圭还拿下了青龙奖最佳男配角。
金成圭饰演三把手(戴口罩)
大热韩国综艺Running Man中还cos了三人组合——
值得注意的是,[犯罪都市]在所有犯罪分子都是朝鲜族的基础上,也对朝鲜族老百姓做了描写——趋利避害的、淳朴的普通人,尤其以一个帮助警察破案的朝鲜族小孩儿为代表。
这种角色的增加体现出了一种投机的折中主义,并没有改变诱导公众将朝鲜族与犯罪挂钩的事实。
但至少,比没有好。
▼
据京畿大学一位硕士毕业生的论文《有关朝鲜族移民社会适应的政策调查研究》,朝鲜族移居到韩国之后,面对的最大问题是经济问题(22.7%),其次就是遭韩国人歧视问题(22.2%)。
贫穷倒好理解,中国的整体发展水平不如韩国。自从1992年韩中建交,中国东三省的朝鲜族大量涌入韩国打工,从事的都是3D行业,即difficult、dirty、dangerous。
由于时代局限,这些朝鲜族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教育,素质偏低,就给韩国人留下了不好的最初印象:脏、土。
但犯罪这个刻板印象是怎么来的呢?
首先,在90年代韩国对外国移居劳动者的政策并不完善,再加上韩国比中国更加发达,导致出现了“非法滞留”的朝鲜族。但是,犯罪并不是指这个。
韩国人对中国朝鲜族的犯罪刻板印象,来自于一些刑事案件。比如:水原杀人分尸案。
2012年4月1日晚,42岁的朝鲜族男子吴元春强奸并杀害了一名28岁女子,而且还将尸体分解为280多块。杀人原因是:担心被捕后,攒下的700多万韩元会被人抢走。
在这个案件之前,韩国人对朝鲜族的印象已经是负面了,这个案件之后,直接跌到了地狱。
韩国长期以来作为单一民族国家,在自身发达以后,对外国人劳动者本身就抱有歧视。但再怎么歧视,也没有到对中国朝鲜族的偏见那么深刻。
朝鲜族犯罪率真的那么高吗?事实是,朝鲜族的犯罪率在韩国外国人中算低的。
但是朝鲜族占了在韩外国人的大部分,人口基数大,所以朝鲜族罪犯也占了外国罪犯的58.5%。这不是说朝鲜族更容易犯罪,而是相对其他外国人,朝鲜族人口实在是太多了。
韩国人对朝鲜族的偏见并没有因为事实和数据而改变,提到朝鲜族,人们还是会联想到电话诈骗、非法赌博和持刀捅人。
2018年10月14日,韩国某网吧发生恶性杀人案件,被害人被刺30多刀。在警方没有披露犯罪嫌疑人信息时,网络上就盛传这是朝鲜族干的。
最终警察公开了嫌疑人及其父母都是韩国籍,却并没有平息猜想。韩国人认为,这肯定是后来加入韩国籍的,应该公开他的出生地点。
似乎杀人凶手不是朝鲜族,就不合理一样。
韩国电影利用了公众对朝鲜族的刻板印象,顺应了这个刻板印象,去娱乐大众。让公众去消费刻板印象,加深刻板印象。
而中断这个过程,需要引起反思,需要更多的不同声音——争取权力,这是东方人普遍不擅长做的,于是弱势群体在被消费中,愈来愈弱势。
局势在改变。
2017年上映的[青年警察]引起了朝鲜族的愤怒,片中将朝鲜族聚集的大林洞描写为“犯罪猖獗的地区”,并再次将朝鲜族描写为“犯罪团伙”。
这种炒冷饭的行为,激怒了大林洞朝鲜族居民。
能确定的是,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新一代朝鲜族肯定与90年代赴韩的朝鲜族有很大区别,他们所从事的工作也不再仅仅局限于3D行业,而且,是否必须去韩国才能获得更高的待遇和发展机会,是值得年轻一代考虑的问题。
但朝鲜族本身素质的提高,是否能引起韩国人的改观呢?
大西洋彼岸,“黑人命也是命”运动愈演愈烈,不知会怎样收场。
追求和气的东方人似乎不想撕破脸,面对歧视时,一些朝鲜族还在为韩国人辩解,说他们没心眼,直爽,所以能看出来歧视,而且“他们内部也有歧视,主要是歧视外国人劳动者,不是只歧视朝鲜族”(某朝鲜族YouTuber语)。
无论是何种歧视,都没有存在的合理性。
权力不是别人赋予的,而是自己争取来的。这句话无论是种族平等、性别平等,还是民族平等都适用。
只有越来越多的朝鲜族,勇于对刻板印象说不,才能获得更加平等的权力,才能拒绝被消费。
你怎么看朝鲜族问题?
请到文章末尾评论区留言
与更多影迷分享你的观影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