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勇:地理信息系统(GIS)与犯罪测量

来源:律事通"互联网+法律"高峰论坛主题演讲三

单勇:地理信息系统(GIS)与犯罪测量_第1张图片

单勇

法学博士,同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刑法学、犯罪学及犯罪地理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一项,主持省部级课题多项;在CSSCI期刊发表论文21篇,在CSSCI扩展版发表论文7篇;出版学术专著两部,主编刑法学教材一部、犯罪学教材一部;发明两项“犯罪制图”软件,取得软件著作权。

探讨犯罪测量,是因为生活中很多事件只有经过量化才能产生评判标准。

各位好,感谢主办方的邀请。

探讨犯罪测量,是因为生活中很多事件只有经过量化才能产生评判标准。比如说“女神”夜跑的路线哪里安全;再比如说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哪里租房子更安全、小区更好;要买房了,得考虑哪里犯罪更少、小孩上学路线等各种因素······而这一切都需要测量。那么测量的工具是什么呢?地理信息系统(GIS)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工具(这里主要用来犯罪制图)。今天我要和大家探讨三个问题:犯罪制图的必要性、犯罪制图的过程分析和犯罪制图的应用前景。

犯罪制图的必要性

中国的刑事案件立案数一直在增长,自建国以来也出现过数次犯罪高峰,但“拐点”一直没有出现,如何科学地测量犯罪成为创新立体化防控的前提。

哪些犯罪与城市空间环境有关呢?那就一定得说说 “两抢一盗”犯罪。仅盗窃案件就占到了公安机关刑事案件立案数的七成以上,再加上“两抢”,就构成了城市犯罪的绝大多数。而“两抢一盗”与城市的空间环境存在紧密的关联。大家都知道,时隔三十七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又再次开启了,提出了“紧凑城市”这一非常重要的理念,而“紧凑城市”使得城市的空间环境与人、人的行为和犯罪产生更多地关联。

影响犯罪的因素很多,有气候、四季、昼夜长短、城市空间等,犯罪地理学就是要研究这些问题。比如说气候,七八月份H市的街面扒窃是最少的,为什么呢?气温40多度,不具备“工作”条件啊。所以说气候对犯罪影响很大,而城市空间环境同样如此。犯罪制图最重要的是找热点,少数的热点和网格聚集了多数犯罪,防控犯罪的关键就在于这少数的热点。

犯罪制图的过程分析

犯罪制图的过程主要包括寻找热点、分析热点稳定性、进行热点场所的缓冲区制图、基于制图做犯罪空间分布统计和影响因子分析,正所谓“一图胜千言”,一目了然。

第一步,制作热点图。犯罪热点制图的种类很多,有散点图、密度图、色温图、网格图、路段色温图、克里金插值图、局部Gi指数图等。

第二步,分析热点稳定性,即探索持续热点区块。随着时间的流逝,犯罪热点呈现出什么形态?我做了一个历年的对比,这里取的是H市S区自2009年来每年的盗窃犯罪密度图。把这几张图重叠起来可以发现,1%的面积集中了超过15%的犯罪;在5%不到的范围内,持续聚集了超过30%的犯罪;在10%的范围内,聚集了50%的犯罪。在现在警力不足的情况下,把警力集中在这些热点就可以更有效地控制犯罪。

第三步,评估热点场所的缓冲区。比如以校园为半径,画一个100米的圆,看看周边犯罪的情况。比如政法委要建设”平安校园“,不单是校园里面,还包括周边情况,那么把周边的危险因素标记到地图上进行缓冲区分析就是非常有效地一个办法。再比如说“宾馆缓冲区地图“,一定是贵的宾馆更安全吗?不同星级之间,总体而言确实有这一趋势。但H市有些民宿,从缓冲区分析的结果看,并不符合”越贵越安全“的结论。

再看基于制图的犯罪空间分布统计。我们从用地属性、道路和社区三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从用地属性来看,居住用地、商业金融用地犯罪聚集会比较多。再看道路类型,比如说主干路、次干路、小区路、快速路等。警力一般放哪里?主干路。而从S区的犯罪制图可以发现,次干路的犯罪同样高发。而L市L区的则主要集中在次干路,甚至是支路。对于社区类型,大家肯定会说:”当然是越贵的小区越安全,犯罪越少。“这里举个例子,H市某小区在商业金融中心旁,外面当然是一个犯罪热点,但小区内并没有那么多的犯罪——因为封闭式的管理。这就是犯罪热点中的一个冷点。

以上是犯罪制图的整个过程,最重要的就是能够找到犯罪热点。很多人类主观的因素我们无法量化,但是我们能够量化客观的空间环境。对于盗窃犯罪,我选择了标志性建筑、医疗用地比例、居住用地比例、公交站点密度这五个因素。以公交站点为例,公交站点代表了人口的流动。传统的犯罪学观点认为,人口流动性越高犯罪越多。而通过犯罪制图可以发现,在一定范围内,人口的流动性增长并不意味着犯罪率的增长,突破了一定的阈值才会产生影响。犯罪制图的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找出这个阈值。再比如居住用地比例,传统的观点认为居住人口越多,盗窃犯罪也越多。但通过犯罪制图可以发现:人口很少的时候,人口增长会导致盗窃案件数量的降低;一定范围内的人口变化不会导致盗窃案件数量的明显变化;人口达到一定的数量级之后才呈现出传统观点中认为的正相关性。决策者就可以通过犯罪制图来找到合适的人口密度,合理规划。

犯罪制图的应用前瞻

对于一个”片儿警“,往往能够做到”门清“,对辖区内的每一户都很熟悉。而当我把一个小区的网格图交到一个片儿警手上,让他划出犯罪高发的区域时,与实际的犯罪热点图差别很大。这说明我们的经验有时是不可靠的。犯罪制图是一个从经验到量化、从定量到定性的过程,能够从相关到因果揭示犯罪热点的空间演化规律,为立体化治安防控提供有力武器。

犯罪地图可以指导地点警务的警务预防和被害预防。警察作为地点的管理者,根据各种街面犯罪的时空分布规律、针对犯罪高发区和高发时段,调整警务巡逻的路线和频率,最大限度挤压违法犯罪活动的空间。

通过犯罪地图可以开展针对热点的第三方警务。警察可以通过劝说或强制手段促使各种地点管理者帮助警方预防犯罪。”朝阳群众“未必是合适的第三方,但网格的管理者可以为预防犯罪提供很多帮助。

此外,还可以通过犯罪制图进行基于大数据的犯罪风险评估,为防控决策作参考。

最后一个问题是犯罪地图的社会公开。毫无疑问,犯罪地图对每个人来说都很有用。但是哪些犯罪地图可以公开、如何减少对被害人隐私的侵犯、如何不被不法分子利用等问题都还需要进一步地探讨。总不能让犯罪分子得到”女神“夜跑的安全路线图之后就可以去蹲点了吧?

我的发言就到这里,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你可能感兴趣的:(单勇:地理信息系统(GIS)与犯罪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