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分类:
1:创建型模式:
单例模式,工厂模式,抽象工厂模式,建造者模式,原型模式;
2:结构型模式:
适配器模式,桥接模式,装饰模式,组合模式,外观模式,享元模式,代理模式
3:行为型模式:
模板方法模式,命令模式,迭代器模式,观察者模式,中介者模式,备忘录模式,
解释器模式,状态模式,策略模式,职责链模式,访问者模式。
单例模式应用场景:
windows的task manager(任务管理器)就是很典型的单例模式,
windows的recycle bin(回收站)也是典型的单例应用,在整个系统运行过程中,回收站一直
维护仅有的一个实例。
项目中,读取配置文件的类,一般也只有一个对象,没有必要每次使用配置文件数据,每次
new一个对象去读取,
应用程序的日志应用,一般都可用单例模式实现,这一般是由于共享的日志文件一直处于打开状态,因为
只能有一个实例去操作,否则内容不好追加。
数据库连接池的设计一般也是采用单例模式,因为数据库连接是一种数据库资源
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也是大的单例模式实现的具体例子,一个操作系统只能有一个文件系统
Application也是单例的典型应用(servlet编程中会涉及到)
在spring中,每个bean默认就是单例的,这样做的优点是spring容器可以管理
在servlet编程中,每个servlet也是单例
在spring mvc框架/struts1框架中,控制器对象也是单例
单例模式算是设计模式中最容易理解,也是最容易手写代码的模式了吧。但是其中的坑却不少,所以也常作为面试题来考。本文主要对几种单例写法的整理,并分析其优缺点。很多都是一些老生常谈的问题,但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创建一个线程安全的单例,不知道什么是双检锁,那这篇文章可能会帮助到你。
当被问到要实现一个单例模式时,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写出如下的代码,包括教科书上也是这样教我们的。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private Singleton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
if (instance == null) {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
return instance;
}
}
这段代码简单明了,而且使用了懒加载模式,但是却存在致命的问题。当有多个线程并行调用 getInstance() 的时候,就会创建多个实例。也就是说在多线程下不能正常工作。
为了解决上面的问题,最简单的方法是将整个 getInstance() 方法设为同步(synchronized)。
(线程不安全,调用效率不高,可以延时加载,时间换空间:节约内存)(方法上加同步 synchronized)线程变为安全
public static synchronized Singleton getInstance() {
if (instance == null) {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
return instance;
}
虽然做到了线程安全,并且解决了多实例的问题,但是它并不高效。因为在任何时候只能有一个线程调用 getInstance() 方法。但是同步操作只需要在第一次调用时才被需要,即第一次创建单例实例对象时。这就引出了双重检验锁。
双重检验锁模式(double checked locking pattern),是一种使用同步块加锁的方法。程序员称其为双重检查锁,因为会有两次检查 instance == null
,一次是在同步块外,一次是在同步块内。为什么在同步块内还要再检验一次?因为可能会有多个线程一起进入同步块外的 if,如果在同步块内不进行二次检验的话就会生成多个实例了。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Singleton() {
if (instance == null) { //Single Checked
synchronized (Singleton.class) {
if (instance == null) { //Double Checked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
}
}
return instance ;
}
这段代码看起来很完美,很可惜,它是有问题。主要在于instance = new Singleton()这句,这并非是一个原子操作,事实上在 JVM 中这句话大概做了下面 3 件事情。
但是在 JVM 的即时编译器中存在指令重排序的优化。也就是说上面的第二步和第三步的顺序是不能保证的,最终的执行顺序可能是 1-2-3 也可能是 1-3-2。如果是后者,则在 3 执行完毕、2 未执行之前,被线程二抢占了,这时 instance 已经是非 null 了(但却没有初始化),所以线程二会直接返回 instance,然后使用,然后顺理成章地报错。
我们只需要将 instance 变量声明成 volatile 就可以了。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volatile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声明成 volatile
private Singleton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Singleton() {
if (instance == null) {
synchronized (Singleton.class) {
if (instance == null) {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
}
}
return instance;
}
}
有些人认为使用 volatile 的原因是可见性,也就是可以保证线程在本地不会存有 instance 的副本,每次都是去主内存中读取。但其实是不对的。使用 volatile 的主要原因是其另一个特性:禁止指令重排序优化。也就是说,在 volatile 变量的赋值操作后面会有一个内存屏障(生成的汇编代码上),读操作不会被重排序到内存屏障之前。比如上面的例子,取操作必须在执行完 1-2-3 之后或者 1-3-2 之后,不存在执行到 1-3 然后取到值的情况。从「先行发生原则」的角度理解的话,就是对于一个 volatile 变量的写操作都先行发生于后面对这个变量的读操作(这里的“后面”是时间上的先后顺序)。
但是特别注意在 Java 5 以前的版本使用了 volatile 的双检锁还是有问题的。其原因是 Java 5 以前的 JMM (Java 内存模型)是存在缺陷的,即时将变量声明成 volatile 也不能完全避免重排序,主要是 volatile 变量前后的代码仍然存在重排序问题。这个 volatile 屏蔽重排序的问题在 Java 5 中才得以修复,所以在这之后才可以放心使用 volatile。
相信你不会喜欢这种复杂又隐含问题的方式,当然我们有更好的实现线程安全的单例模式的办法。
这种方法非常简单,因为单例的实例被声明成 static 和 final 变量了,在第一次加载类到内存中时就会初始化,所以创建实例本身是线程安全的。
(线程安全,调用效率高:因为没有加锁,但是不能延时加载,空间换时间:浪费内存)
public class Singleton{
//类加载时就初始化
private static final Singleton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private Singleton(){}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return instance;
}
}
这种写法如果完美的话,就没必要在啰嗦那么多双检锁的问题了。缺点是它不是一种懒加载模式(lazy initialization),单例会在加载类后一开始就被初始化,即使客户端没有调用 getInstance()方法。饿汉式的创建方式在一些场景中将无法使用:譬如 Singleton 实例的创建是依赖参数或者配置文件的,在 getInstance() 之前必须调用某个方法设置参数给它,那样这种单例写法就无法使用了。
我比较倾向于使用静态内部类的方法,这种方法也是《Effective Java》上所推荐的。
懒汉式的变种: 静态内部类 空间换时间 又名:登记式模式 //好处:读取实例的时候不会进行同步,没有性能缺陷;也不依赖 JDK 版本 本质:JVM本身机制保证了线程安全问题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class SingletonHolder {
private static final Singleton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
private Singleton (){}
public static final Singleton getInstance() {
return SingletonHolder.INSTANCE;
}
}
这种写法仍然使用JVM本身机制保证了线程安全问题;由于 SingletonHolder 是私有的,除了 getInstance() 之外没有办法访问它,因此它是懒汉式的;同时读取实例的时候不会进行同步,没有性能缺陷;也不依赖 JDK 版本。
用枚举写单例实在太简单了!这也是它最大的优点。下面这段代码就是声明枚举实例的通常做法。
public enum EasySingleton{
INSTANCE;
}
我们可以通过EasySingleton.INSTANCE来访问实例,这比调用getInstance()方法简单多了。创建枚举默认就是线程安全的,所以不需要担心double checked locking,而且还能防止反序列化导致重新创建新的对象。但是还是很少看到有人这样写,可能是因为不太熟悉吧。
一般来说,单例模式有五种写法:懒汉、饿汉、双重检验锁、静态内部类、枚举。上述所说都是线程安全的实现,文章开头给出的第一种方法不算正确的写法。
就我个人而言,一般情况下直接使用饿汉式就好了,如果明确要求要懒加载(lazy initialization)会倾向于使用静态内部类,如果涉及到反序列化创建对象时会试着使用枚举的方式来实现单例。
单例类的特点: 1、单例类确保自己只有一个实例 2、单例类必须自己创建自己的实例 3、单例类必须为其他对象提供唯一的实例。 单例类的优点: (1) 控制资源的使用,通过线程同步来控制资源的并发访问。 (2)控制实例的产生数量,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 (3)作为通信的媒介,数据共享。他可以在不建立直接关联的条件下,让多个不相关的两个线程或者多个进程之间实现通信。 2.主要缺点 单例模式的主要缺点如下: (1) 由于单例模式中没有抽象层,因此单例类的扩展有很大的困难。 (2) 单例类的职责过重,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单一职责原则”。因为单例类既充当了工厂角色, 提供了工厂方法,同时又充当了产品角色,包含一些业务方法,将产品的创建和产品的本身的功能融合到一起。 (3) 现在很多面向对象语言(如Java、C#)的运行环境都提供了自动垃圾回收的技术, 因此,如果实例化的共享对象长时间不被利用,系统会认为它是垃圾,会自动销毁并回收资源, 下次利用时又将重新实例化,这将导致共享的单例对象状态的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