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团队何以如此骄傲?(2016年11月20日)

   

施一公团队何以如此骄傲?(2016年11月20日)_第1张图片
施一公教授

      在两天前的清华大学研究生特等奖学金评选结果公示中,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唯一的获奖者,是师从施一公教授的博士生万蕊雪。所谓名师出高徒,万蕊雪就是施一公团队中的一员,研究方向是结构生物学与生物物理学。在三年的时间里,万蕊雪在Science上发表了五篇文章。在今年9月中国科协公示的2016年度“未来女科学家计划”入选名单中,万蕊雪的名字赫然在列。

      万蕊雪之所以在这一科学领域内迅速崭露头角、独挑大梁,绝不是偶然的而是在施一公院士的指导下,自己和团队成员不懈探索、孜孜以求的结果。多年来,每天的工作几乎都在14小时左右不间断的刻苦努力,以及敏锐的科学素养,是万蕊雪和她的成员能够获取成功的基础。板凳坐得十年冷,其实,不止是科研,做任何一项事业都需要专注和足够的耐心追求。

      做科研是一件很苦的事情,也是一件很酷的事情。这两者其实的不可分割的关系。如果只是感受到科研工作的辛苦,而感受不到科研的“酷”,是缺乏继续科研的动力的,能够感觉到科研工作的“酷”,已经对科研工作有了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和执着。但是如果只有“很酷”,而耐不住科研工作的“苦”,对科研工作的辛苦没有足够的准备,也是不利于科研事业的发展。万蕊雪她们对于科研的“酷”和“苦”都有感觉,这对于她及团队来说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在科研工作者看来,科研本身是一种探索未知的事业,只有第一才的有价值的。在这个团队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每一个成员把科研的工作做到了极致。每个人都相信,自己的科研成果是世界一流的,是别人所没有达到的高度。“一览众山小”,这种状态必然是非常美妙的。这也是科学研究本身能够带给科学家的最高回报。几位年轻的学者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严谨求实的作风,是值得所有科研之路上的人们尊重的。

施一公团队何以如此骄傲?(2016年11月20日)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施一公团队何以如此骄傲?(2016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