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只是随便记录k8s一些常用命令行、一些配置、一些基本概念。后期再进行整理
【概念】
1、为啥会出现pasue容器?
1)用pasue容器的存活状态标志整个容器组的状态
2)一个pod里的多个业务容器可共享Pause容器的IP、共享Pause容器挂接的Volume。
k8s为每个pod都分配了一个唯一的IP地址,称之为PodIp。一个Pod里的多个容器共享PodIp地址。
因此在k8s中,一个Pod里的容器与另外主机上的Pod容器能够直接通信(通常采用虚拟二层技术,例如Flannel、ovs)
2、三种IP
NodeIP: Node节点的Ip地址。物理网卡上的IP。
Pod Ip: Pod的Ip地址。docker engine根据docker0网桥的ip地址段进行划分的。
ClusterIp: Service的Ip地址,属于kubernetes管理的,无法ping通。
3、三种Port
containerPort:容器暴露的端口。也就是说可以通过该容器端口,访问对应的服务。
targetPort: 当service中指定的端口和pod中暴露出的端口不一致时,需要用targetPort指定出pod暴露出的端口
nodePort: 出现在Service中,指定外部机器可通过该物理端口,访问服务。其中type必须是NodePort
举例说明:
apiVersion: v1
kind: Serviceapp: myweb
访问方式:
1)仍然通过host主机Ip:30001访问
2)可以在master节点通过curl clusterIP:8085访问,如果有代理则需要设置noproxy参数例如
curl http://10.254.202.240:8080 -v --noproxy 10.254.202.240
3、kubernetes网络模型:Ip-per-Pod。以pod作为最小单位进行ip划分。也就是说Pod里面的所有容器对外表现都是同一个ip地址。pod里面共享namespace空间。
优点:共享资源,性能会好一些。相当于一个虚拟机多个进程,可以使用localhost通信
缺点:隔离性被破坏,会引入不安全因素
【命令】
kubectl get pods -- 获取pod
kubectl get rc -- 获取rc
kubectl get svc -- 获取服务
kubectl get all --all-namespaces -- 获取所有内容(前三种综合)
kubectl exec myweb-zkm6k -it /bin/bash 进入pod(适合一个pod中只有一个容器)
kubectl exec -it
kubectl create -f 文件.yaml -- 用于创建各类服务
kubectl delete -f 文件.yaml -- 用于删除各类服务
kubectl describe node node名称 -- 用于查看node相关信息
kubectl scale rc redis-slave --replicas = 3 ---用于扩展或者收缩pod 设置副本数量
kubectl get endpoints
kubectl get namespaces
kubectl expose rc webapp --- 根据rc(webapp)生成其service
echo "source <(kubectl completion bash)" >> ~/.bashrc --- 设置kubectl自动补全命令
【插件】
Heapster -- 性能数据采集插件
跨主机容器间网络通信:
Flannel 、Open vSwitch、Weave、Calico
Etcd -- 分布式数据存储
【配置】
apiVersion包括:v1,extensions/v1beta1
kind:包括
kind | v1 | extensions/v1beta1 | autoscaling/v1 | 备注 |
ReplicationController | √ | |||
Pod | √ | |||
Service | √ | |||
ReplicaSet | √ | |||
Deployment | √ | |||
HorizontalPodAutoscaler | √ | |||
PersistentVolume | √ | 网络永久存储定义 | ||
Namespace | √ | 命名空间定义,用于隔离租户间资源 | ||
DaemonSet | √ | 确保每个Node上仅有一份Pod的副本 | ||
Endpoints | √ |
yaml文件模板:
apiVersion: v1 #指定api版本,此值必须在kubectl apiversion中
kind: Pod #指定创建资源的角色/类型
metadata: #资源的元数据/属性
name: web04-pod #资源的名字,在同一个namespace中必须唯一
labels: #设定资源的标签,详情请见http://blog.csdn.net/liyingke112/article/details/77482384
k8s-app: apache
version: v1
kubernetes.io/cluster-service: "true"
annotations: #自定义注解列表
- name: String #自定义注解名字
spec:#specification of the resource content 指定该资源的内容
restartPolicy: Always #表明该容器一直运行,默认k8s的策略,在此容器退出后,会立即创建一个相同的容器
nodeSelector: #节点选择,先给主机打标签kubectl label nodes kube-node1 zone=node1
zone: node1
containers:
- name: web04-pod #容器的名字
image: web:apache #容器使用的镜像地址
imagePullPolicy: Never #三个选择Always、Never、IfNotPresent,每次启动时检查和更新(从registery)images的策略,
# Always,每次都检查
# Never,每次都不检查(不管本地是否有)
# IfNotPresent,如果本地有就不检查,如果没有就拉取
command: ['sh'] #启动容器的运行命令,将覆盖容器中的Entrypoint,对应Dockefile中的ENTRYPOINT
args: ["$(str)"] #启动容器的命令参数,对应Dockerfile中CMD参数
env: #指定容器中的环境变量
- name: str #变量的名字
value: "/etc/run.sh" #变量的值
resources: #资源管理,请求请见http://blog.csdn.net/liyingke112/article/details/77452630
requests: #容器运行时,最低资源需求,也就是说最少需要多少资源容器才能正常运行
cpu: 0.1 #CPU资源(核数),两种方式,浮点数或者是整数+m,0.1=100m,最少值为0.001核(1m)
memory: 32Mi #内存使用量
limits: #资源限制
cpu: 0.5
memory: 32Mi
ports:
- containerPort: 80 #容器开发对外的端口
name: httpd #名称
protocol: TCP
livenessProbe: #pod内容器健康检查的设置,详情请见http://blog.csdn.net/liyingke112/article/details/77531584
httpGet: #通过httpget检查健康,返回200-399之间,则认为容器正常
path: / #URI地址
port: 80
#host: 127.0.0.1 #主机地址
scheme: HTTP
initialDelaySeconds: 180 #表明第一次检测在容器启动后多长时间后开始
timeoutSeconds: 5 #检测的超时时间
periodSeconds: 15 #检查间隔时间
#也可以用这种方法
#exec: 执行命令的方法进行监测,如果其退出码不为0,则认为容器正常
# command:
# - cat
# - /tmp/health
#也可以用这种方法
#tcpSocket: //通过tcpSocket检查健康
# port: number
lifecycle: #生命周期管理
postStart: #容器运行之前运行的任务
exec:
command:
- 'sh'
- 'yum upgrade -y'
preStop:#容器关闭之前运行的任务
exec:
command: ['service httpd stop']
volumeMounts: #详情请见http://blog.csdn.net/liyingke112/article/details/76577520
- name: volume #挂载设备的名字,与volumes[*].name 需要对应
mountPath: /data #挂载到容器的某个路径下
readOnly: True
volumes: #定义一组挂载设备
- name: volume #定义一个挂载设备的名字
#meptyDir: {}
hostPath:
path: /opt #挂载设备类型为hostPath,路径为宿主机下的/opt,这里设备类型支持很多种
【其他杂项】
1、Node调度 可以指定调度到某节点
NodeSelector -- 比较固定,相对简单
NodeAffinity -- 更加灵活,支持逻辑运算:In NotIn Exists DoesNotExist(不存在) Gt Lt等
2、k8s为什么会抽象出一层Service呢?容器已经启动,为什么不使用PodIp+端口方式呢?
1)一个pod中可能会有多个容器,通过podip+端口方式访问,且不同node,分配的podip可能会重复。因此不是很方便。
2)容器本身是分布式部署,因此前端需要一个类似负载均衡器的东西,来进行请求的分发。
所以抽象出一个Service是非常合适的。
3、k8s Service提供调度的后端Pod的负载均衡方式:轮训方式(RoundRobin)和会话保持方式(SessionAffinity)
SessionAffinity方式指的是第一次调度到哪个pod上,以后同一会话均转到这个pod中
4、pod中容器必须是前端进程,如果前端进程结束则pod就结束。因此设置command字段执行的命令为死循环:
command: ["/bin/bash","-c","while true; do sleep 5d;d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