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崖山之后无中国 韩日对中国文化态度问题解读

感觉此人观点有些歪理,可以解读大东亚共荣圈的意思,以及当今流行的中韩互争中国文化归属问题。

感觉当愤青的原因还是太无知,网上喷子无数,我认为在网喷之时,因该反省自己是否了解这段历史不能人云亦云。了解历史,了解中华文化,了解其他文化,并与之对比,这可能就是人之一辈子应该做的事情吧,活个明白或许很重要吧。。。。。

转自:http://bbs.cnhubei.com/thread-3610909-1-1.html

1279年,崖山战败与南宋覆亡的消息传到日本,在日本人的心头引起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地震,于是举国茹素,悼念中华。当时,上至天皇、将军、大名,下至武士、平民,举国披麻戴孝,痛苦涕零,向西跪拜,无法接受心目中的中华上国覆亡之事实。
从此,日本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历史从此改变。
日本人把宋朝以前的中国,尊为天朝上国,文明之导师,心中之偶像。什么是中华呢?17世纪的日本认为礼俗最文明、秩序最安定、历史最绵延、风土最秀丽、人物最精彩的地方,就是‘中国’或‘中华’,这‘中国’或‘中华’并不是地理名词,却仿佛是一个文化象征。
这种对中华文明膜拜的现象,直到明朝还有很多残留。明朝时期,西方传教士利马窦与金尼阁在著作向我们展示了当时日本人对中国的崇拜:每当人们在宗教、文化问题上发生争辩时,只要有人诉诸中国人的权威,争论便会停止。假如大家在争论一个问题: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当大家争得面红耳赤,拍桌子摔茶杯的时候,只要有人拿出典故:中国的某某先贤说过:“先有鸡也。”于是,争论就戛然而止。日本人认为,既然中国人认为“先有鸡”,那么就应该是“先有鸡”,再争论已没必要了。
当西方传教士向日本人传教的时候,日本人非常谨慎。他们会问:“中国人信基督么”?传教士说,不信。日本人则说:“如果基督教确实是真正的宗教,那么聪明的中国人肯定会知道它并且接受它。”言下之意是,既然中国人都不信,那么说明这个教不值得信。所以,时至今日,基督教并没有成为日本最流行的宗教。
毫无疑问,这种一直以来对中华文明的顶礼膜拜心理,面对崖山之役、南宋覆亡这个历史大悲剧,受到沉重打击。崖山之后,日本人一方面捶胸顿足,悲愤不已;另一方面,又开始对宋朝之后的中国产生怀疑。如前面传教士利马窦与金尼阁所描述的情况,到达明朝时,日本对中国还存有敬意,但是这种敬意已经不如从前了,明朝东南沿海倭寇盛行,就是日本人对当时中国不再崇敬的结果。到了清朝的时候,日本人已经完全不认同中国人,一方面他们痛恨满清统治者,痛恨他们灭亡了华夏最后一个朝代——明朝;另一方面,他们痛恨清朝的那些顺民,痛恨他们认贼作父,对侵略者拱手称臣,卑躬屈膝,这让日本人非常不屑。于是,他们将此时的中国人蔑称为“支那”。
日本由于失去了“中华”这个导师,此时只好转而向西方学习,以西方为师,并在19世纪末,引发了一场深刻社会变革,这就是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之后的日本,实力大增,越发蔑视支那,觉得大和民族更有资格成为“中国”这片土地的主人。因此,他们认为有必要采取行动,出兵中国,赶走满清,统治支那。于是,爆发了中日甲午战争,日本人获得了大胜,这就是国际上称的“第一次中日战争”,这也是日本人第一次敢于对自己昔日的偶像、导师大动干戈。
但是,这分明不能让日本满足。既然支那已经腐化到无可救药的地步,那么日本应该继续行动。1937年,经过长时间酝酿,第二次中日战争终于爆发,我们叫做“抗日战争”。对于侵略中国,对于南京大屠杀,日本人的心头是没有负罪感的。按照他们的逻辑,既然支那人都是愚昧懦弱的猪,那么杀猪怎么会有负罪感呢?因此,日本人杀了很多中国人,但是直到现在,仍旧不承认侵略。他们觉得,与其让一群猪占领了他们心中的天朝上国的土地,还不如让大和民族去占领,大和民族作为中华文明的正统继承者,会把这片土地建设成为大东亚共荣圈,而不是变成一个愚昧落后的国家。
“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其实就是日本人说出来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但是中国人从来不敢正视这个史实。当中国愤青动辄攻击日本人时,殊不知这等拙劣表演,只会加深日本人对支那猪的蔑视。愤青们如果想证明自己才是大汉后裔,那么唯一正确的做法就是闭嘴,正视历史,剖析民族劣根性,向汉族的学生——大和民族学习,方有出路。否则,你们叫嚣得越凶,骂得越狠,越是证明了日本人的看法是对的。

谁继正统——韩国的态度
朝鲜的态度跟日本完全一致。
朝鲜接受明朝册封,万历年间明朝出兵援朝抗倭,更使朝鲜人刻骨铭心,感激不已。直至明亡260多年、再次被日本占领,朝鲜一直在使用明崇祯年号。朝鲜觉得,自己才是大明子民,是华夏的正统继承者。
在朝鲜李朝的历史记载中,万历皇帝却享有极崇高的声誉。在从万历二十年(1592)到二十六年(1598)的战争中,他派出的军队使朝鲜免于被日本丰臣秀吉所占领,他的举措挽救了朝鲜王朝。因此一直到朝鲜被迫尊奉清朝之后,朝鲜的朝臣还是自称“神宗皇帝再造之国”和“神宗皇帝所活之民”,并且坚持明朝的纪年,甚至一直到很多年以后,万历皇帝在朝鲜仍然被隆重地祭祀。
有明一代,朝鲜人始终称中华为“天朝”。可清朝灭明、定都北京之后,朝鲜不再称之为“天朝”。朝鲜人并不把清帝国当作“中华”的正统,仍然对明帝国很依恋。朝鲜君臣在国内以“清国”、“北国”称之,有时甚至用“胡皇”、“清虏”称呼清朝君臣,不少朝鲜官员以与清朝使节交往为耻。朝鲜人对于自己仍然坚持书写明朝的年号,穿着明朝衣冠,特别感到自豪,也对清帝国的汉族人改易服色,顺从了蛮夷衣冠相当蔑视。
在清帝国时期,朝鲜人从心底里觉得,他们到中国来,就不是来朝觐天子,而只是到燕都来出差,使者们的旅行记名称,也大多由“朝天”改成了“燕行”。他们虽然也恭恭敬敬地来朝贺,但是,心里面却满是怨愤。像1803年出使北京的徐长辅就得出一个结论:“清人立国之规,大抵导风俗以禽兽之,率天下之民而愚之……”
可以说朝鲜对明朝中国的尊崇仰慕,是出于内心,发于至诚,不会因为明朝中国实力的消长有所变化,甚至在明朝已经灭亡以后,这种由衷的感情,依然经久不息。
依照朝鲜士人的观点,除非“得十万之众,长驱入关,扫清函夏,然后壮观可论”。朝鲜士人闵鼎重甚至觉得,为了拯救中华文明,朝鲜应当乘清人内乱,辽东空虚,以万兵直捣黄龙,这样便可以逆转天下。闵鼎重的这种想法,在当时很多朝鲜士大夫心目中都有,他们都相信,清国的文化已经坏到无可救药,所以“今天下中华制度,独存于我国”——在他们看来,中国或许土地还存在,名称还存在,但中国的文化实质和文明核心已经从其土地上消失了,或者说即便中国文化还存在,那他们自己也比这块土地上的人更有资格作继承人。
满清覆灭后,他们发现满清在中国依然是歌功颂德的对象,当年朝鲜人“虽下贱”也不会书写其年号的康熙,在中国居然被膜拜成了圣主明君;而他们曾经在几百年的时间里,包含感情隆重祭祀的万历皇帝,崇祯皇帝,在中国却被描绘成了病态人渣,曾经真心敬慕的明朝中国,被中国人自己描绘成一片黑暗。
在这样的情况下,韩国人已经彻底不屑于与中国人为伍了。彻底摆脱与中国历史上的干系,似乎对韩国人来说,也就成了相当合理的选择。韩国成功地将“端午祭”申请为历史文化遗产,将中医并改名为韩医,说孔子是韩国人,把某些中国传统文化精粹据为己有……等等,不一而足。这一切,都是有深刻道理的。
在现今大陆,反韩似乎是很流行的风潮,网络上对韩国人的憎恶似乎到了不共戴天。实际上,这种反韩风潮是极其浅薄的,只能显示出那些自以为是中国人的无知和无耻。
站在历史的客观角度,韩国人才是中华文明的正统继承者。当我们对满清侵略者认贼作父的时候,唯有他们还在尊奉大明。因此,无论从血统的纯正性还是文化的正统性,跟韩国人相比,我们算个球?

你可能感兴趣的:(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