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许多朋友看到的融资媒体平台铅笔道发布的文章《他为100家企业做新媒体营销,所出书籍好评率98% 半年融资两次》,三蝌优确实又融资了。许多朋友发来链接给我,感谢朋友们的关注与鼓励,还有就是网络传播的力量真的很大。
▼
这里先要感谢笔记侠的创始人柯洲先生,是他的引荐与捧托,牵线的铅笔道。相较于半年前第一回融资信息不知道如何处理,这回算是便捷了许多,也不得不说,信息社会,有朋友帮忙很重要。在一个行业久了,或者一起出席论坛做嘉宾,或者一起参加分享会做听众,基本或多或少都会相熟。人和人有时候认识跟相熟成为朋友也看眼缘,有些人一看就投缘也走的近些,谢谢笔记侠柯洲,也谢谢过往岁月圈子里人的捧托。
距离上一回发布融资信息,刚好过去了半年,这半年的经历与信息量,超过过往的许多时间。走了些弯路,许多地方也没有做得那么好,好在股东们的支持与团队同事的努力,一路在颠簸中前行。
公司是知名投资人投的,光环来了,许多时候问我:“为什么蔡老板会投三蝌优?” 其实我也不知道,更不知道怎么回答。找上来的人也多,琐碎或正事也都多了,信息过载,也茫然过,这个人到底见不见,这个信息到底回不回,这个好友请求是否要通过,这个让我帮他看看他的品牌如何做营销的人要怎么处理,这个不断发来群发信息多人是否应该删掉,如果对方知道被删掉是不是会不舒服?
自己其实还没那么强大,却冠上了一顶相对较大的帽子,或许是机遇,但切切实实是压力。心中挂念牵挂也多了,也容易畏手畏脚。我记得7月中旬,我在北京路演,老板在现场,又是场上最重要的嘉宾。闽南语说:“爱炮遇到认识的,怎么都炮不出来”。因提前知道老板会在,所以提前很久就开始准备,是我准备得最充分的一次路演了,当成在老板面前的一次学期考。结果现场发挥应该是最差的了,语速明显偏快,偏紧张。路演总有一些需要去稍作美化修饰的,一个对你知根知底的你的老板就坐在第一排,你怎么炮怎么美化修饰下去呢?
我记得隔天离开北京去机场前,北京下了场大暴雨,那时我与这一轮的广东投资人在一起,赤着脚涉水而过,在地铁找了偏僻角落打开行李箱换下湿透的上衣。我们认识了两年,甚至一起在人生地不熟的日本生活了七天,却是第一次如此狼狈不堪,这算是自然的力量吧,人类是如此渺小,就像北京路演时感慨各路精英那么多,自己如此平凡,如果想前行,就需要涉水而过,就不会那么容易,甚至路上有狼狈。偏偏,我又一定会往前走。
大自然上的另外一课是大家都知道的,中秋节厦门经历了一场莫大的台风,一夜之间,一座美丽的滨海之城,成为杂乱无章。我记得那天醒来,我赶忙跑到办公室看看,一路的风景如灾难片,而那时候的我却不大忍心对厦门用“满目疮痍”这个词。
当生活断水断电,方才知晓平凡的一切是多么珍贵,只是日常它们实在平凡得让我们视而不见。希望更珍惜些。
凌乱的打了许多凌乱的文字,说着一些随心所想的话,而当一切回到我个人身上时,细细想这些段日子。操持的盘子大了些,压力也相应增大些。就像前天朋友圈说的,有人重视有人看重,这是欢喜,但是想对得住这份器重就会想给出好的报答,也会有压力,所以是喜也忧。就像许多人认为,我们被知名投资人投资后,估值应该大幅上涨才符合预期,这无形是一份期许与压力。决定本轮融资时,内心也有过挣扎。后来资本界的前辈,我的导师刘胜先生在北京告诉我说:融资不仅是融钱,是融人融资源,高估值不一定好,把事情扎实做好为先,估值不一定一下子追求高。
而这次投资方具有强烈的广东地缘特色,也相应表达了三蝌优进入广东的决心。既然在厦门也能服务全国甚至是国外客户,拓展到广东除了希望能够更好地服务华南地区客户外,更多是从人才角度考虑,希望挖掘跟储备人才,构建更好的人才体系。三蝌优做的其实是人的事情,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地方晚上下班了一个人都没有而机器却都还在运转生产,而许多互联网公司半夜都还在挑灯夜战,术业有专攻,三蝌优做的,其实就是人才的事。
说到这里,其实一直心里有个歉意是对我的老师营销极客东阳先生,年初我们本想跟阿选一起在北京做这个事情,最后因为某个版块的思路不一样,没有谈好。我在机场时,东阳给我发了一大段话,大意是:“我们做朋友很好,你想做什么我支持你,但是一起合伙做生意,有点受不了你那闽南特色的xx。”
后来每次见面,我都跟东阳要道歉。我也在反思自己,是不是自己的性格过于偏执,让周围的人压力偏大了。
想来,这个秋天来了,我跟东阳又要在北京吃火锅了。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温润的秋日,每一天我们都要过得极度认真,而秋时的螃蟹又到了膏肥蟹满的时候了。
前段日子郭德纲与曹云金的事情许多人都知道了,他们算拜过师门倒能如此,想来普通职员与老板,更是随时可以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时代变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时代过去了,现在倒也更加公平了。想想既然到哪里都可以拿一份工资,此处不留爷或者爷待着不开心,随时就可以换一个。所以老板你再凶,工作再多些,薪水再不公平,试看看?有时候特别感谢一些不离不弃的小伙伴,有些人一来,就不仅是为了一份工作。
上回我的同事建芳跟我说,有一个人不错,我们等下几个联合面试,看哪个版块想用的可以招去用。我旁听了面试。一个优秀的年轻小伙,各方面才能都很不错,也很认真肯干的样子。只是两年换了三次工作,我问起其中原因,他说:“因为觉得在之前公司,能学的都学到了,想再去挑战一下自己。”这一听,我没有做声,先是一惊,那这样你之前的老板们怎么办?刚开始入职其实公司基本属于倒贴培养人阶段,遇到肯学的当然都会去多教一些,教会了就觉得没什么好学的想再挑战自己了,那企业怎么办呢。
后来想想也正常,现在年轻人心比天高,每个人都说自由独立的个体,都可以有自己的追求。我也就不作声,结束后找来几个负责人,交流怎么看。里面意见好几个,有人说这种人即战力很强,马上能用,以后一起不一起不管那么多。有人跟我说这种人不用为好,一开始就没想过交朋友,到走的时候也不担心撕破脸的。
后来我跟同事们说,为人处事最重要,不要亏待别人,既然我们有怀疑,就不会认真教授技能,甚至担心教多了学会了就走,所以我们会耽误人家,对别人对我们都不好,一时觉得为了补充人手,屈就自己用一个能马上用的人,赤裸裸的相互利用的关系,希望三蝌优不要去做这种事情。
是的啊,秋天来了,这是一个秋分,昼夜寒暑平分,君子记得添衣,不论是创业路上涉水而过时,或许迎接每一个秋日的早安与午后的阳光。我们约定,每一天都过得极度认真,如何,一起吗?
——Kevin 柯桦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