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阿伊里。
今天,当我再度沉迷于小红书不可自拔的时候,发现一个超级有趣的视频 ,配乐居然是《小苹果》的其中一段:“摘下星星送给你 摘下月亮送给你”。才恍然大悟,今天是牛郎与织女相会的日子。
视频来源于某app,下载发现 居然还要什么邀请码。内心不禁发出了一阵感叹:“现在这世道,单身狗连下载app的权利都没有了。”
唉......
于是,硬是要参与秀恩爱大军中的我,制作了一个同款视频。果不其然,朋友圈炸了。自从毕业之后,就很少有人发微信给我,不到三分钟,我的手机嗡嗡个不停,仿佛又回到了大学做班长的日子。
由于长时间没有训练,回复信息的速度大不如从前了。所以,就在朋友圈贴出了app的名字和邀请码。
然而
有一个微信好友问我视频怎么弄,我就复制了朋友圈的回复给他。单纯的我还在乐呵呵地想:原来新生事物大家都是如此好奇啊!准备再研究一下心理学的书,他居然问,“一个邀请码 有没钱赚的?”
于是,喜愤交加。就像是你好心给别人帮助,可人家觉得你一定是有利可图。(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呢?)
那种感觉比闻“恭桶”还要恶心,不禁又让我回想起小时候的一件事情。
大概八九岁吧,我和一个朋友去超市买饼干。我们买了一样的重量,但是她因为有事儿,需要先去别的地方拿其他东西,所以拜托我先带回家。
大夏天,我傻傻地坐在门口等她。两个小时后她回来我把饼干给她。她提起看了一下说:“ 我怎么感觉你比我的多呀?”
我想都没想说:“去超市称一下不就得了。”称了重量之后,她一脸尴尬。我安慰她说,“人的感觉也有不对的时候嘛。”
“对对对。”
那时的我内心:对你个大头鬼!
尽管历史的车辙已经明显告诉我们,人与人最基本的信任走向,可还是避免不了现代人深陷信任的泥淖。
也许,从生命的开始 信任危机就出现了。
最近大火的宫斗剧《延禧攻略》,不也是在上演一个个互相背叛的故事吗?为了复仇入宫的魏璎珞,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后,终于在幽深的紫禁城里夺得一席之位。往大了说是一个朝代的兴衰存亡,往小了说就是家族内部斗争,信任是根本不存在的。
即使是现代如此文明的社会 ,也焉然是充斥着宫斗的气息。
她升职了,是不是色诱老板?
他升官了,是不是贿赂谁了?
.........
好像我们再也不相信我们看到的,听到的。
信任危机的另一个代名词就谎言、欺骗。
前段时间,微博热搜的 “高考答题卡调包案”,最终官方回复 “确认系考生本人所答,成绩准确无误。”那些孩子坦白自己撒谎,被家人批评几句就没事了,他们也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可是对于高考不公平的呼声只会越来越高,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根基。如果国民都处在深深的疑虑中,又如何发展得更好呢?
有些人特别喜欢阴谋论,“细思极恐”常挂嘴边,再细想我们为何成了如今这般模样?
李银河教授分析了信任危机形成的原因,第一个是意识形态原因;第二个是法律机制原因;第三个是文化习俗原因;第四个是宗教信仰原因。
第一个她提到了霍布斯的名言:“我毫不怀疑,如果‘三角形三内角之和等于正方形的两直角之和’这一说法和任何人的统治权或具有统治权的一些人的利益相冲突的话,这一说法即使不受到争议,也会由于有关的人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采取把所有几何学书籍通通烧掉的办法而受到镇压。”
并举例说明了政府缺乏公信力导致人们不相信权威,相信真理。
之后,无论这个真理具有多么可靠多么充分的证据,人们都会拒绝相信。
第二个,社会对于人们的行为缺乏有效的外部规范力量。
造假、造谣,导致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网络氛围也乌烟脏气。惩罚不力,机制不完善,导致犯错成本很低,越来越多的人为了利益,不断地破坏社会公信力。
第三个社会习俗,由于中国盛行熟人社会与生人社会的区别对待,对于欺骗外人、生人的行为就缺乏内在的规范力量。
她说,在中国社会,我们都是以自己为核心,按照跟自己的远近来划分亲疏,信任只在熟人圈子里面,对于陌生人是完全不信任的。
在《中国哲学史》冯友兰先生也谈到中国的家族制度。中国社会是农耕社会,国家历来也非常重视农业。农民靠土地生活,而土地是无法挪动的。
一个人若是没有特殊才能,就无法离开祖辈生活的这片土地,子子孙孙也只能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同一个家庭的后代也因为各种原因,不得不生活在一起,由此发展的中国家族制度,复杂性和组织性世界少有。
以家族本位的社会是关系社会,熟人社会,是人治的。而西方的个人本位社会,需要依靠法制。法制就要求信任,就会产生相应的制度来保障信任;人治就不会有信任,也没有制度能够有效地保障信任。
第四个是宗教信仰问题,我们大部分中国人是无神论者或泛神论者。
有很多宗教都强调原罪论,我们生来是有罪的,我要学会忏悔,学会反思,借用信仰来换取内心的安宁。
但是作为什么都不相信的中国人,知道如果犯错不会下十八层地狱,也不会遇到魔鬼,所以便肆无忌惮。
陀思妥耶夫斯基有一句名言:如果没有了上帝,岂不什么事都可以做了?
当社会大量的欺诈发生时,社会的信任就在逐渐丧失。
其实,在中国传统道德都非常强调信任的,比如儒家推崇的仁义礼智信。古人常说,“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这一句古话分别出自《三国志·魏书·郭嘉传》,裴松之注引《傅子》:“用人无疑,唯才所宜。” 宋代欧阳修《论任人之体不可疑札子》“任人之道,要在不疑。宁可艰于择人,不可轻任而不信。”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典型故事,最出色的表现者是刘备,他“弘毅宽厚,知人善任”,从不怀疑忠心耿耿的部下,刘、关、张、赵、诸葛几乎一起谱写了天下亘古传奇。
无论是历史,还是社会现实都证明了信任的重要性。家人之间,朋友之间,情侣之间,只有充分的相互信任,才能和睦长久。
题外话: 也许我是小题大作了
但是不吐不快呀
参考资料
《东方女性杂志》 李银河:中国为什么会出现信任危机
《中国哲学史》 冯友兰 家族制度p20-21
百度百科 典故《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百度百科 信任危机 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