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MI,CM介绍

过程域CM属于CMMI能力成熟度模型2级,它包括3个SG(特定目标),一共7个SP(特定实践)。


配置管理(CM)的目的是通过使用配置识别、配置控制、配置状态记录及配置审计,来建立和维护工作产品的完整性。

置于配置管理下的工作产品,包括交付给客户的产品、指定的内部工作产品、采购的产品、工具和其他用来创造和描述这些工作产品的内容。

供应商和项目组获得的产品都需要置于配置管理中。供应商协议中应建立执行配置管理的规定。应建立并维护确保资料完整性和一致性的方法。

工作产品的配置管理可以在几个不同层次的粒度上执行。配置项可以分为配置组件和配置单元。本过程域中只使用“配置项”这个术语。因此,在这些实践中,在适当时间,配置项可理解为“配置组件”或“配置单元”。

基线为配置项持续演进提供稳定的基础。当基线开发完成,就会纳入配置管理系统。基线的变更与配置管理系统所构建的工作产品的发布,由配置管理的配置控制、变更管理和配置审计等功能进行系统的管理和监督。

本过程域不仅适用于项目的配置管理,也适用于组织工作产品(如标准、规程、重用库和其他共享的支持资产)的配置管理。

配置管理着重于已交付的系统和服务系统的工作产品在管理层面和技术层面的严格管理。

配置管理过程域即涵盖执行配置管理功能的实践,也适用于已纳入配置管理的所有工作产品。

对于产品线,由于要实现产品线中各产品间以及多个版本的核心资产和产品之间的核心资产共享,因此配置管理还要考虑涉及额外事项。

SG 1 建立基线

本特定目标涵盖用以建立基线的特定实践。跟踪并管理变更特定目标所涵盖的特定实践用以维护基线,而建立完整性特定目标的特定实践则用以文档化和审计基线的完整性。

● SP1.1识别配置项

● SP1.2建立配置管理系统

● SP1.3建立或发布基线

“配置项”是被指定要纳入配置管理的实体,它可能包含组成某基线的数个相关工作产品。这种逻辑上的编组,提供较容易的识别和存取控制。应根据策划时所定的准则,选取需纳入配置管理的工作产品。

基线是由一个标识符分配到配置项目或一组配置项的集合,在一个特定时间点关联的实体。在产品或服务演进中,多重基线被用来控制开发和测试,硬件产品同软件和记录一样也包含在关于构造基础架构基线中。

一般的基线设置包括系统级需求、系统组级设计需求、和最终开发和生产初期的产品定义。这些基线各自代表性地被提及作为“功能基线”,“分配基线”和“产品基线”。

软件基线是一组需求、设计、源代码文件和联合执行的代码、构建文件和用户文档(相关实体),它们都被分配唯一的标识。

SG2跟踪和控制变更

本特定目标所涵盖的特定实践用来维护基线,这些基线是由“建立基线”特定目标所涵盖的特定实践所建立的。

● SP2.1建立配置管理

● SP2.2控制配置项

变更请求不只用于新的需求或需求变更,也可用于工作产品的故障或缺陷。分析变更请求,以确定此变更对工作产品、相关工作产品、预算和进度的影响。

需要控制工作产品基线的配置,控制包含跟踪每一配置项的配置,必要时批准新的配置,并更新基线。

SG3建立完整性

建立基线特定目标的过程是建立基线,跟踪并管理变更特定目标的过程是维护基线,而本特定目标所涵盖的特定实践则用以记录和核查基线的完整性。

● SP3.1建立配置管理记录

● SP3.2执行配置审计

配置审计确认最终的基线和文件遵照了特定标准或需求。配置项相关的记录存在多个数据库或者配置管理系统中。在这些例子中,配置审计应该覆盖这些数据库为了确保配置项信息的准确性、一致性、完整性。

你可能感兴趣的:(高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