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28

李鸿恩:ISTP对产业、商业和组织的影响

在移动互联网来临的时候,我们当时谈到了一个东西,叫粉丝经济、社群商业。就是通过UGC的方式、让用户产生内容,同时帮助大家,然后在产生新产品。

可是实验了三年的结果是,这个社会,并没有太多的集体智慧,就是并没有太多的社群能够长久的凝聚在一起,而且变成为高素质的集体智慧。这个里面就是,自发性的集体智慧,有的时候在没有坐庄的引导之下,它很难产生效能,这是过去这三年我们所看到的。

事实上,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里面,达成的不多,在ISTP当中,我们一定要注意是不是真的能够激起大部分的人高度的参与,高度的投入,通过了集体的运作之后产生更高的效能,以及每一个个体得到分配。

最近看到一个公司,是做跨境电商保险的。跨境电商的保险可以分成保产品、保物流、保通关、保信用、跟保售后。

举个例子来讲,保物流是什么?保物流就是在物流配送的整个过程中,可能会有破损、丢包、延误等问题。它会有“十五天必达,到不了或者是延误要赔”的赔则。这个赔则里是物流公司来投保。可以想得到,一个物流公司投保的过程,比如,从南美洲寄鹰嘴豆到中国的上海,这个中间可能会有三个仓储、三趟航班,两个干线物流。

基于ISTP技术的自动理赔,是不是就有一个智能合约,通过对大数据的理解,知道到底是在哪一个环节延误了。这种应用我们叫产业ISTP。在这个产业ISTP里面,每一个环节事实上都很愿意加入产业ISTP。

因为,它打了加密的时间戳之后,就可以非常明确的知道到底是哪个环节经常出错。而不出错的这一些所谓的优质节点,他们就会得到社会对他的认可,如果背后发行代币的话,还可以得到代币的激励。

在这个智能合约里面,在写的过程里,在整个的产业ISTP中,每一个环节里面出状况比较多的,它就自动会扣款,做为罚则,这种执行是非常容易执行的。最终通过大数据跟人工智能,他就会把不良的那些中间环节(中间仓储、或干线物流或航空公司)给优化掉,留下了更好的东西。

保险业是很大的一个行业,我举这个例子来看ISTP对产业的重构,也是产业ISTP能够创造价值的部分。那么,有人问了,ISTP有没有可能颠覆一些中心化的共享平台,比如Uber、Airbnb?

Uber、Airbnb是利用移动互联网上的app作为一种marketplace就叫四级,让大家在上面订房订车。有了ISTP之后,很多这种中介其实可以在上面自己做一个结合各方的一种订车的体系。可能会把Uber、Airbnb这样巨大的平台打碎,成为一些小一点的平台。但是平台跟平台之间还是一种小型的中心化的运作的。

不过,所有生意讲到了最后,品牌运作还是很重要的。因为品牌运作代表了一种质量,这不是技术能解决的,而是执行力跟服务的细节能解决的。

进而,我们会思考到,ISTP带来的自组织会颠覆几百年的股份制吗?

事实上,在中心化的过程里面,尤其是交易型的产品,比如卖可口可乐或者是方便面,还是有一定的规模效应和存在价值的。但如果是一种价值型的服务,尤其是定制化、个性化的服务,未来可能会出现很碎片的自组织,不用通过一个股份制公司,自己能够重新配置经济资源。

自组织的运行,有两个前提:第一个,看不见的组织者在帮大家定游戏规则;第二个是要把大组织打散成为更多小V,之间要有协作的逻辑。

我觉得一定要把ISTP的应用想成两个部份。对于整个社会来讲,或者是各式各样的组织来讲,它能够开源,它也能节流。

开源是什么,就是在一个公司的组织或者是一个商业共生体中,它能通过所有人更加的投入绑定,能够扩大更多地参与,造就更多的销售和流通。但是,在很多的组织里,能帮助我们降低它的摩擦成本跟交易成本。所以完全标准品,而且供给无限的,它不一定不需要ISTP,它可以在ISTP上面做到其他的降低成本的这个应用。

这个对于ISTP的设计,其实跟移动互联网的设计有异曲同工之妙,它都是必须基于在场景之下,去思考ISTP怎么样能够协助他,要么提高销售,要么降低它的成本。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