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FI参数Beacon Interval、DTIM、Fragment Length、RTS Length

一 .Beacon Interval (信標間隔)
一般無線網卡都是做所謂的被動式掃描(passive scanning)
當你開啟os下的無線網路管理程式 或是xp內建管理程式
無線網路卡其實都在從ISM 頻道一直輪番掃描
等待掃到 無線基地台的beacon 訊框 才會顯示一行行顯示現在這區域有哪些SSID
.而基地台的Beacon 傳送頻繁frame 會比較佔用無線頻寬資源

Beacon Interval間隔調高 有助於無線網路效能 client 端省電
Beacon Interval間隔調低 可以加快wireless client 連結上去速度
在漫遊環境和一些wireless client 連線
變動比較大場合(public spot)
Client 端屬於移動狀態 適用於beacon調低

Beacon 單位通常以微秒 millsecond 為單位( 1/1000 秒)
一般預設值為100

二.DTIM=Delivery 或Traffic idnication Map
要討論DTIM 之前 要先講解TIM .. TIM= Traffic idnication Map

當初設計無線網路 就有想到行動裝置是要考慮到省電打算
省電原理很奧妙,進入省電模式時,Ap 會幫 wireless clinet 暫存frame .
然後wireless client 會睡著 .利用時間已經跟基地台同步了.會很精準的
"醒來" ,醒來同步去收beacon frame .醒來不是要立刻接收buffer frame.而是如果檢
查到Beacon frame 裡面有含TIM 參數有指示 基地台喊話說
"wireless client 請注意 我有暫存資料要丟給你了"
wireless client 端就要全然"清醒"發出PS-POLL frame 給基地台說
我全然清醒了 快點把你buffer frame 丟給我...
OK.這是用於單點傳輸.DTIM則適用於多點,發出後會丟出廣播訊框,是有著間隔次數.

DTIM=Delivery 或Traffic idnication Map
Delivery Traffic Indication Message

ap 所定義的dtim 是指間隔多少becaon 才含dtim訊框

DTIM 高=因為wireless client 睡覺時間比較長一點 比較省電 缺點在於
效能 ( latency throughput )可能變差
DTIM低 =提升效能,降低基地台buffer frame負擔,對wireless clinet 比較不省電

RTS threshold(RTS界限)

RTS /CTS功用跟一般有線網路的CSMA/CA 載波偵測
假設今天有二個wireless client 同時跟一個基地台做資料傳輸.二個wireless client
之間又有距離無法知道對方也在搶著講話,這時候會產生碰撞狀況.
因為大封包比較會有碰撞可能 所以基地台和wireless client 可以設定多少大小frame ,
才使用rts/cts功能

1.rts/cts 如非必要 不要用 會影響到效能 .因為wlan frame 最大2304+8 wep byte=
2312 所以訂2312 -到2346等於是"不啟用 "RTS/ CTS

2.用到狀況是 wireless client 端很散亂分布..rf頻譜干擾嚴重

3.RTS Length (RTS Threshold)
RTS 高(2312 -到2346)=不啟動 用於無干擾網路狀態下 ,client 單純
RTS 低 =client 之間距離長,client 處於運動模式.rf 干擾大.

其實在一般個人,soho 應用環境 這些細部影響可能感覺不出來.
但是在於找出問題 增加throughput, latency,隱藏點 有不少幫助.

你可能感兴趣的:(WIF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