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资格在朋友圈悼念杨先生?

谁有资格在朋友圈悼念杨先生?_第1张图片
      2016年5月25日凌晨,杨绛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105岁。

      消息传出,不出所料,下午打开朋友圈,就迎面吹来了一股熟悉的悼念之风。

      很多人附上杨先生的几句话,转上一篇报道或文章,加上几句“感谢先生”云云的感想。而几小时之后,朋友圈里开始被另一种声音刷屏,这些人唏嘘着这些悼念,将其冠以“附庸风雅”之名,反对跟风。仿佛那些转发鸡汤的人,并没有资格悼念杨先生。转瞬间,之前转发的那些人都变成了矫情的“跟风狗”。

      沉思。谁才有资格悼念杨先生?

      一定是那些读过她每一本书、熟悉她的每一个故事、从多少年前就开始深深被杨先生吸引的人吗?

      一定是那些深沉、淡泊、博学的人吗?

      一定是那些朋友圈里只有书评、文学而没有自拍、段子的人吗?

      不然。每个人都有资格悼念杨先生,更有资格用自己的方式悼念。

1

      我最喜欢的歌手是周杰伦。

      早几年传出周杰伦结婚的消息时,朋友圈里也出现了各位朋友们的晒青春、晒失恋。当时心里是极不平衡的:他们是周杰伦的粉丝吗?这些人都没有分享过他的歌曲、没有听过他的演唱会,甚至都不能完整的背唱出他的一首歌。他们有什么资格说这是他们逝去的青春?

      自己在心里已经默默把人们分成了两类:一类是我这样的铁杆粉丝,二类是其他人。不甘的是自己努力喜欢这么多年,怎就与那些看起来一直置身事外的人平起平坐了?回想起,那时无非是想证明自己有多么的与众不同,想证明自己才是真正有资格感慨这件事情的人。

      每个人都想证明自己的价值,人之本性,无可厚非。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可能成为争夺眼球的主战场。有的人选择顺应主流,以获取绝大多数人的认同,寻求归属感;而有人选择标新立异,背道而驰。但无论方法如何,最终的目的都不过是想要凸显自己的贡献与地位。世界本就是因为有不同的声音,才变得分外热闹。细想下来,那些举着大旗,呐喊着“还杨绛先生一点尊重”,质疑朋友圈泛滥的悼念的人们,其实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去悼念,并展现自己悼念的独特性。

      对于彼此不同的意见与习惯,最重要的是要给予尊重与包容。

      我们生活在同一个社会,生命的轨迹会有交集;但我们又是不同的个体,这些共同的交集在每个个体中所占的比例各不相同。我们都曾听过周杰伦的歌,只是我的生活中,它的比例更重;我们或多或少都知道科比是个传奇,但你的生活中,科比的球赛占据的时间更多;我们都曾读过杨先生的书或话,只是你读的多,我看的少。

      少并不代表没有,也不代表它们不曾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2

      真正决定你是否有资格怀念的,是它对你的影响。

      杨先生的书,迄今我也只读过一本——《我们仨》,更多的了解是来自本科同寝室姑娘的讲述,和网络上的杨绛语录。但寥寥几句就足以让我感动与感触。偶尔在难过、低落时看到的几句杨先生的话,都可以直戳心窝,让我振奋起来。而每一次触动和思考,都能让我往更好的地方,走上一步。这就是我对杨先生浅薄的认识所带给我的东西,不多,但足以让我对她心存感恩。

      他人又未尝不是如此呢?

      或许那些平常喜欢发自拍的姑娘,也曾因为一篇杨先生与钱先生的爱情故事感动的稀里哗啦,然后默默决心要找到相互理解、欣赏、吸引、支持的爱人;

      或许那些每天烧烤、酒吧赶场不停的夜生活青年,也曾因为杨先生的人生哲学而受到鼓舞而开始拿起手边的书;

      或许那些每天吐槽,耐不住寂寞又找不到方向的迷茫的人,也曾被杨先生的坚持与淡然所打动,然后放下手机,开始享受生活;

      又或许那些从未听过杨先生的人,看到网络上突然铺天盖地而来的鸡汤,读到那些陌生的话,会开始了解杨绛、了解钱钟书,而谁又能料想,这将会给他的人生带来怎样的影响。

      杨先生就这样出现在了我们的生活中,甚至是参与到了我们的生活中,哪怕只有一天。

      而这一天,为我们带来的影响,也足以让我们每个人有资格其感谢她、尊重她、悼念她。

3

      有人说,朋友圈对杨先生刷屏式的悼念是一种盲目的“跟风”,附庸风雅,鸡汤纵横,让人不悦。

      网络的确是一个容易出现“跟风”现象的地方,每个人都瞪着大眼睛,死死盯着每天的最热话题,生怕错过一点保持“时尚”的机会。每个人都在一面“跟风”,又一面害怕着其带给自己的盲目与不安。

      但“风”有“坏风”,也有“好风”。“坏风”吹来的是谣言、是惶恐、是负能量;而“好风”吹来的是真实、是激情、是正能量。我们协力驱散的,应当是“坏风”,而清新之风,吹一吹倒也无妨。无论悼念的人目的为何,对杨先生的怀念与告别必然是一阵“好风”。一天的集中式轰炸,让朋友圈的首页充满了正能量与人生感悟。对于有的人,这是一场重温;对于另一些人,这是一次起航。无论是重温或是起航,都让我们在繁琐的工作与低落的心情中重拾了一份信心与坚持。这本不是一件坏事,又何必去义正言辞的呵斥它呢?

      在特殊的日子喝一碗全民鸡汤,然后各奔东西,挥洒青春,有什么不好呢?

      杨先生本不想自己的离去成为新闻,却最终还是逃不过“被话题”的命运。但我想,杨先生终归希望自己所做、所想、所写是能够影响到每一个人的——或一天,或一世。

你可能感兴趣的:(谁有资格在朋友圈悼念杨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