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07

             丰富多彩——我的青椒之旅

不知从何时起,初登讲台时的满腔热情,在岁月的河流里已经消失殆尽,留下的只有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备课、上课、一次次的考试、改卷,评析,一次次地处理孩子之间的琐事,一次次的思想教育。日子平静的不起任何涟漪,曾经的棱角就这样被磨得不留痕迹。职业倦怠也趁虚而入,生活陷入了一片混沌之中,可就在这时,一丝光亮穿透层层迷雾,照进了我的心灵。从此,我的生活走向多姿多彩。

        2017年的9月,我有了一个青椒学号,从此走入了CCTALK平台,开始了周三周六的听课学习。

        讲课的是北师大的教授,一个个是满腹经纶,讲起课来是口若悬河,高深的理论常常是深入浅出,赢得了听课老师的一波波鲜花。不知不觉中,这样的听课就成了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敬佩北大教授的同时,内心深处有了丝丝觉醒,似乎有一股潜流在暗暗涌动。后来,因为我校周三例会时间的调整,周三晚上的课就听的不大完整,幸好有回放,于是,周四的回放听课,又成了我们办公室一景。

        每到周四,我就早早打开电脑,进入cctalk平台,做好一切听课准备。起初,只有我一人在听课,也不好意思叫同事,担心别人不愿意听。可在听课过程中,有时候教授的幽默语言让我忍俊不住,就会笑出声,或者因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在敲打键盘回应时,先不自觉地就自言自语了,引得同事不得不好奇地发问:“老师,什么事那么开心?”“老师,看什么课那么专心?”“姐姐,课真有那么有意思吗?”“老师,我们可不可以也听一听?”于是,耳机就被小音箱代替了,周四的听课,由我一人增加到两人,再增加到三人,最后,除了索老师因为有小宝不能准时到校参加听课之外,其他老师都加入其中,围在一起听课就成了我们五语组的一景。边听边议论,谈理论,谈实践,谈班级学生的表现,谈自己的听课感悟,谈自己对理论的实践心得。平常沉闷的办公室因为青椒听课而被激活,我们的教育热情就这样被点燃。再到后来,周六晚上的课我照听不误,但下周一的回放,我还会和同事一起再看,那种氛围,那种讨论后的内化,那种激烈的争辩场面,常常让人猝不及防就会投入其中,激情就那么悄无声息地被点燃,教育的热情就那么自然地被唤醒。

        青椒的作业更是让人耳目一新。第一次的作业九宫格,就让我惊讶了半天,居然还有这样的作业,之前的培训千篇一律是写听课心得。而这次作业太有趣,画九幅画、几句简单的文字描述,把自己是怎么走进现任的学校故事表述出来。虽然看似简单,但要真正去做,如果没有一个深入思考,还真难做好,但越具备挑战性的作业,越能激起人的内在潜力,我做的是有滋有味。紧接着,是画一幅画,回忆美好的童年生活,记得我一下子画了两幅画,因为那几天恰好在cctalk上听了夏加儿的美术课。一副是老师课堂上教的画,一副就是我的作业。紧接着,又有了几次有意义的作业,我的生活虽然因为有了青椒学习而忙碌了起来,但我却喜欢这样的忙碌,它让我的生活因它的介入而充实,我的灵魂因它的介入而丰盈,我曾经沉睡的心因它的介入而觉醒。

      半学期的学习在我的欢喜中,就那么暂时画了一个逗号。意外之喜也常常是不期而至,就在那一刻,我知晓我被评为了优秀学员,那一刻用惊喜形容都觉得程度不够,觉得狂喜似乎更恰当些。于是,我就幸福地走进了“青椒种子冬令营”。刚刚在打“青椒种子冬令营”这几个字时,赫然发现,“青椒种子冬令营”这几个的拼音的相关字母居然都被敲打的发白了,这应该是寒假每天坚持打卡时留下的痕迹。在寒假里我们种子营学员共听了四次课,每次的课堂都让我们这些热血沸腾,激情昂扬,正能量爆棚,那是四次励志的课堂。同时,我又加入了21天打卡活动,21天的写作坚持。打卡、,都是我第一次接触。那份接触新事物的兴奋感又一次包围了我。我就像上足了马力的汽车一样,开始狂奔在“青椒种子冬令营”的大道上。那个寒假成了目前为止最有意义的一个假期,打卡,构思,写作,修改,爬楼梯读文,整天与时间赛跑,每一天都充实有趣,色彩斑斓

紧接着,我又被美女丝丝老师拉进了青椒优秀群,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她们对教育的热爱再次燃烧了我,美女雷书红老师、学霸李桂娟老师、青椒侠侣巩原宏老师、爱心满满的魏晋楠老师,麦霸熊春燕老师、心灵手巧的韩瑞桃老师、热心助人的王恺老师、善解人意的郭玉红老师、可爱的付巍巍老师等等,她们各有特点,各有优势,从她们的身上我学到了很多 很多……

          办公室因青椒课程的到来而沸腾激扬;平淡的生活因青椒作业而趣味盎然;寒假因青椒种子冬令营而斑斓多彩;我和学生因直播课有趣的互动而恋上cctalk。在漂亮的丝丝老师的鼓励与肯定下,我有幸走进了优秀群体; 在优雅的校长一次次励志总结中,我不断地向最美的自己靠拢。记忆承载着一路走来的风景,感动和温暖,肯定与鼓励,赞赏与成长,深深的印记,就这样成了心中最美的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