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T物联网观察之物哥杂谈系列(八)工业物联网

最近一直有一个命题在持续思考中,就是如何将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作为新型基础设施去建设。这里面工业互联网是最容易操作的,有关部门的相关发文,也从上到下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只是很难、很散。

其中百万企业上云计划,笔者真心认为听起来很美好,落实起来难度极大。

IOT物联网观察之物哥杂谈系列(八)工业物联网_第1张图片

首先是为什么要发动百万企业上云呢?逻辑上,我们要持续发力,在工业和制造上超越欧美。具体就是追赶德国工业4.0,然后向美国工业互联网看齐。

IOT物联网观察之物哥杂谈系列(八)工业物联网_第2张图片

其实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状态。

德国工业4.0的核心是CPS,因为德国的制造业原本就是很强大,这体现在既有高端装备制造,又在各个细分产业领域里有多项隐形世界冠军,或者叫小微冠。我原来研究过,差不多在3000个左右的行业细分市场上,德国企业都能占领全球市场。但是这些小微冠企业真正的市场销售都不是很大,基本上在7000万到7个亿欧元的范围,也就是保持在5、6个亿左右的销售额就能占领某个细分行业的领头羊。

那按照这样推论,我们有更庞大的小微冠企业基础。因为中国制造目前是全世界唯一的全品类工业品的生产国。当然,我们的生产集中在性价比相对价值较低的日用品上,或者是中低端的家用电器类。为什么说要强调性价比?这是我们从来以灌之的企业经营之道。

性能较好,价格低廉,目的是规模效应。包括小米的逻辑也是这样,雷布斯永远强调的是最佳的硬件,最便宜的价格,从而对头部企业形成杀伤力,进而占领市场。这个策略从过去40年来,屡试不爽!

IOT物联网观察之物哥杂谈系列(八)工业物联网_第3张图片

但是,这里有一条根本性的问题,就是我们属于从无到有,一张白纸书写未来,所以初期要保持足够的竞争力,才能打开市场,即便放弃掉客观的利润也在所不惜。

德国的小微冠不是,他们的逻辑是我做的东西最好,用最好的技术,最佳的品质,最贵的价格,换取最好的利润,但是并不是最大的数量。这甚至是整个欧洲大部分商业的思维逻辑。所以你才能看到,小微冠们的市场价值观我们很难理解。比如它的年产量就1万个,那么到了1万个的加工量就停止了,去度假了,再多生产干什么呢?因为享受生活是第一位的。

这个逻辑今天写出来的时候,笔者依然觉得很难理解。但事实就是这样。之前笔者在去参观芬兰的一家企业,几十人的规模,做控制系统的专业厂家。他们每年的销售额差不多就是6000万欧元左右,大概能占到芬兰市场的60%左右,连续多年入围芬兰的300强企业。企业负责人带我们参观了他们从研发到生产的各个环节,里面其实有大量来自中国制造的零部件。最后带我们去参观赫尔辛基的歌剧院,因为那也是他们的典型用户,做得非常棒!

后来一起就餐的时候,笔者就问他,这么好的产品,是不是想推广到亚洲?比如中国市场啊?那个经理却如此回答“我们去中国干什么?我们每年已经有很好的业绩了,最多在扩展一下波罗的海沿岸的几个国家就够了,赶不过来了”。我相信如果是中国企业的老板,一定会觉得这是一个没有远大理想的人和企业。但事实就是那样。

IOT物联网观察之物哥杂谈系列(八)工业物联网_第4张图片

德国企业大多数是有远大理想的,因此提出了工业4.0,因为他们想保持持续的领先,因为他们知道只有在技术上保持优势,才能有其他的优势。特别是在互联网逐渐成为常态化,数字技术渗透到每个毛孔里,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大量来临,你不主动求变,那么很可能会倒在前进的路上。

美国是互联网的起源地,更会使用新概念。通用电气,就是GE,爱迪生发明灯泡的这家伟大企业,最早开始提出来工业互联网的概念,其内核也是CPS,是要把数字化全面渗透到工业的各个领域,成为工业制造的细胞。因此最近这几年来,工业互联网成为GE的命根子,不惜为此将整体战略全部更新。

GE出了重金,又是百亿美元规模的大手笔,打造了一个工业互联网的平台,叫PREDIX。GE的老大伊梅尔特制定了GE转型的五大计划,首先就是专注于工业。为此将很多原来买买买的模式改为卖卖卖的模式,因为要聚焦到工业。

IOT物联网观察之物哥杂谈系列(八)工业物联网_第5张图片

然后把战略重心又进一步从工业到数字工业。这怎么理解呢?简单来说如果工业是更多泛指工业制造的话,数字工业则更多的是进行企业数字化,某种角度你可以看到GE突然转型成为一个信息化公司了。他从思科,从全美各个网络公司,软硬件公司挖来一批批信息化专家,开始全面向数字化转型。

转型的结果是什么?其最终结果实际上是商业模式的大转变。

因为GE已经很清楚地看到,今天它的优势不在于工业制造,而未来工业制造的核心灵魂是数字化,是信息化,是通过将整个生产制造的流程全部数字化后建立起来的新型的商业模式——这就是从制造商专为服务商。

因为有了Predix平台,从产品销售到服务成为可能!比如还是GE的飞机发动机,因为有了数字化平台的管理,他们就把真正的制造端外包出去,甚至是外采即可。而平台是能随时看到系统的运行情况,包括各个部件的使用情况,当出现老化或损害的时候,就会提前预警,进而提示用户要抓紧更换零部件。

这样就能从设备制造商转型为服务提供商了。说起来很容易,但是操作起来,难度极大!

Predix Cloud是整个Predix方案的核心,围绕着以工业数据为核心的思想,提供了丰富的工业数据采集、分析、建模以及工业应用开发的能力。

IOT物联网观察之物哥杂谈系列(八)工业物联网_第6张图片

由于GE本身是生产大型复杂型工业产品(飞机发动机、燃气轮机、风力发电机、机车等,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高端装备)的企业,所以Predix Cloud的构建也是从GE本身的业务特点出发来,即紧密围绕着离散制造行业里的大型高端装备的设计、生产和运维,提供以工业设备数据分析为主线的一系列能力,方便构建高端装备行业的应用。

但是在Predix Cloud发展过程中,由于平台优异的开放性,很多其他行业,包括很多流程制造和服务的客户,也在利用Predix Cloud开发相关应用。

对工业互联网的误解!很多人因为不太了解数字化的原理和难度,望文生义,仅仅简单以为让工厂上云平台不就可以了?笔者在此还以 Predix为例详细解释一下。

1)Predix不只是一个平台

Predix远远不止是平台,包括了边缘+平台+应用三部分,其中边缘和平台都只是配合应用的,应用才是Predix的最终目的。但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基于Predix只开发了一部分的APM应用,相信未来会越来越多。

2)Predix是一个PaaS平台

但是Predix最有特点的是将其在工业大数据的分析能力和PaaS开发能力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微服务的理念,将数据分析和建模的结果,以微服务(微应用)的方式被基于PaaS(Cloud Foundry)开发的应用框架所集成。

3)Predix只是针对GE自己的设备

Predix提供了很多基础的算法和模型,仅异常检测就有十几种机制,还有很多文本和图像的处理模型,因此针对的是较为通用的场景,并且提供非常丰富的建模和分析工具。合作伙伴或者客户可以利用这些算法、基础模型和工具,开发针对自己行业特点的分析模型和应用。

4)Predix是针对智能制造的

GE在一些重点行业里面的重资产的运维和运营效率的提升,跟智能制造相关的内容比较少。在Predix平台上提供的开发和分析服务里面,与制造相关的服务也相对较少,而PHM(预测和健康管理)的服务则有很多。

现在我们仿佛对工业互联网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美国提出的工业互联网与德国提出的工业4.0相比,有许多共性的内容。比如技术基础都是围绕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最终的目的也都是更高的智能化,两者内涵都是一致的。

深究起来,两者的区别在于,德国工业4.0更侧重于依靠智能设备形成的智慧生产和智慧工厂(Smart Factory),其实质是工厂整体的智慧水平和互联互通能力。

而工业互联网不强调单个的工厂,而是一个工业互联的大系统,即侧重于依靠工业互联形成运维和智能服务系统,强调智能设备、智能系统、智能决策的智能化(Intelligent)互联互通。

特别是美国GE公司提出的工业互联网源于携带低成本传感器的高性能设备(如航空发动机)带来的大数据采集、大数据分析和决策,其实就是一个生产全过程监测、运维和服务系统。

你看,其实美国工业互联网的基础就是工业物联网。这么好的工业互联网的平台废了九牛二虎之力,GE却下决心把它卖掉,原因在于太费钱,暂时还没有盈利。

GE出售Predix引发三大思考!

一、Predix的诞生带给了制造业最重要的理论输入之一,就是互联网+先进制造业。这使得传统的制造业信息化不再是以拼图的方式来构建一个一个重型的以流程为驱动的IT系统,而是走向以关注终端用户体验、以数据为驱动的平台型应用模式转变,将围绕以产品全价值链数据为核心获得创新发展作为最重要的发展思路。

有了这样的思想和理论基础,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发展才进入了井喷期。

二、Predix举步维艰体现了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构建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构建起功能先进、技术领先、资源富集的工业操作系统需要10~1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仅仅依靠任何一家企业都难以构建起这样一个开放复杂的系统,这需要企业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坚定的战略定力,需要将其当作系统工程来对待。

三、Predix的研发投入很大,若想赚钱则需要很高的收入,因此需要庞大的用户买单。尽管Predix平台上有一些应用和工业App,但还是不够多,导致用户数不够多,难以盈利。面对工业互联网,只抓平台是不对的,还要抓应用,抓生态系统,把它当作系统工程来抓,这样才能让平台产生更多的应用,形成用户规模效应,平台才能够可持续发展。

工业互联网平台能不能赚钱?答案是肯定的,德国人也做到了。西门子的工业云平台 MindSphere便是代表。

IOT物联网观察之物哥杂谈系列(八)工业物联网_第7张图片

另一个老牌的工业大企业西门子,2016 年开始推出其工业云平台 MindSphere,与竞争对手 GE 的 Predix 平台抗衡。西门子将其定义为开放的工业物联网操作系统。

MindSphere 是一个提供平台服务(PaaS)的平台,需要与提供基础设施服务(IaaS)的厂商合作,西门子自己会开发一部分软件服务(SaaS),同时也面向第三方开发者开放。

IOT物联网观察之物哥杂谈系列(八)工业物联网_第8张图片

MindSphere 目前还处于投入发展阶段,截至2018年 3 月MindSphere 上已经有 125 个工业 APP,其中西门子自己开发的应用有 25 个,并且这一数据还在不断增长。

西门子计划在 2020 财年实现 MindSphere 业务的收支平衡。西门子是迄今唯一设定工业云平台盈亏时间表的公司。目前,数字化业务的利润率最高、增长最快。在 2017 财年,西门子数字化业务营收达到 52 亿欧元,其中 40 亿欧元直接来自软件业务,12 亿欧元来自数字服务业务。

说到现在,我想大部分读者就会在心中勾勒出一个清晰的脉络和框架了。这个系统平台的复杂性和规模之庞大绝对是一个系统工程。也绝非是简单上云的问题。我想国家战略里之所以把工业互联网作为新型基础设施进行建设,应该是在顶层设计上帮助更多中小企业去避免重复建设的浪费。

那就是说大的平台由国家来投资建设,小微制造企业们,尽管上云来用就好了。

如此看来, 工业互联网是说法,工业物联网是核心!

工业物联网是大风口,与智能制造、CPS、智能硬件、机器人都有关联。

工业物联网将形成制造云、工业云,进而产生工业大数据,成为未来的重要财富。

——————本文完——————

IOT物联网观察之物哥杂谈系列(八)工业物联网_第9张图片

作者: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 王正伟(物哥 WXID:iot-wang) 本文系作者原创 转载请注明作者与出处信息

你可能感兴趣的:(IOT物联网观察之物哥杂谈系列(八)工业物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