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PRD产品需求文档

一、什么是PRD?

1.1 PRD(Product-Requirement-Document)产品需求文档,向研发、设计与测试部门说明产品的功能和性能要求的文档,包含产品具体功能,性能,测试用例等。

面向的对象:执行人员——研发人员,设计人员,测试部门。

制定人员:产品经理,产品助理。

1.2 PRD文档目的:说明产品的功能和性能要求,最重要是把问题说清楚。具体包括:

设计(UI):根据原型直接设计UI也可以,但很难做好,我一直认为设计师需要对每个界面的作用、功能逻辑有比较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做出打动人的设计。所以对于设计来说,PRD作用是深入了解产品意图和界面元素的作用,让界面设计由心而生。

技术:PRD的主要阅读对象,根据需求描述、PRD描述和UE描述以及UE演示等信息对界面进行具体的施工。所以对技术来说,PRD的作用是产品的施工规范。

测试:对产品进行测试的必备文档,用来理解产品各界面和功能的要求,以对技术实现的效果做出合格与否的判断。如果技术实现效果 与PRD要求不符,测试人员会第一时间与技术沟通解决。所以对于测试来说,PRD的作用是一份施工质量的监督标准。

1.3 表现的形式:word文档,直接在Axure上描述说明(可导出成word文档)。

二、PRD包括内容

2.1、文档说明

2.1.1产品版本号:版本号(产品结构变化),子版本号(局部功能),修正版本号(局部小范围优化和bug修复)。如1.2.1。

2.1.2历史修订:编号,版本号,修订章节,修订原因,修订日期,修订人。

2.1.3名词术语表:将一些产品的“词汇”说明解释。

2.2、产品说明

2.2.1信息结构图:(页面信息)

定义:按照产品经理思路中的产品表现信息来整理产品的一种示意图。

作用:帮助整理产品结构,同时是研发人员建立数据库的参考。

2.2.2产品结构图:网站板块

定义:按照产品的逻辑与表现方式结构化的表现产品构造的一种示意图。

作用:将之前抽象的逻辑形象化的表现出来,便于文档阅读者理解产品思路。

2.2.3用户使用流程图

定义:表述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的行为走向。

作用:通过用户行为串联信息结构与产品结构,阅读者通过阅读用户使用流程,能更好的理解产品经理设计的用户行为。

2.3、全局功能说明

全局的UI、交互、功能说明。

用户交互统一说明——客户端的时间显示,建议使用人性化提示,1小时前,1天前,超过7天则显示具体时间,如7月17日22:40:57。

2.4、详细功能说明

对各个需求板块进行详细的需求说明

根据实际的需求,可以按照我们习惯的表述顺序来表述。常见的表述顺序有:按照功能的逻辑来表达(更抽象、研发喜欢);按照产品结构来表述(频道、页面、模块、元素的逻辑表述,产品经理喜欢);

UML:用例图、状态图、时序图、结构图等。主要用于用例文档,使用用例图和状态图。

用例:描述系统功能需求的方法。

用例图:系统的外部参与者与系统之间的关系,是由参与者与用例组成的示意图。

用例图的组成要素:参与者、用例、关联线、方框。

用例说明:表述用例图的说明。用例编号、参与者、目标、简要说明、触发条件、前置条件、后置条件、界面描述(示意图、圆形图)、界面元素说明、流程图、扩展流程(分支流程、异常流程)

你可能感兴趣的:(谈谈PRD产品需求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