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灯谜

灯谜是中国传统符号性的文化智力活动之一。至今不衰,老少咸宜,群众基础非常广泛。

小时候,灯谜活动是参与人数众多的文化娱乐活动。春节期间——一般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县文化系统会在工会大礼堂举办新春猜谜活动,父亲会带着我们去那里猜谜。


猜灯谜_第1张图片
猜灯谜现场总是人头攒动

工会大礼堂里,一条条写在红纸上的灯谜被挂在铁丝拉成的架子上,要是觉得自己猜中了哪条谜语,可以拿下来,到灯谜兑换处报上谜底。猜错了,灯谜会重新挂上去供大家猜,猜对了,可以兑换礼品——不过是圆珠笔、钥匙扣而已。礼品价值虽然不高,但猜谜的过程却充满了乐趣。苦思冥想着、互相切磋着,那一条条谜语被反复比较、揣摩。猜中的,可以享受别人钦佩甚至妒忌的眼光,猜不中,也没关系,安慰下自己——重在参与嘛。

分享个小小的技巧:一定要早点去。去的早,一些简单点的谜语猜中几率大。

灯谜的制作者都是文化系统或工会系统的工作人员。谜面与谜底也基本上都是按照县里大家熟知的地名、人名等来的,自然生出一种亲切感来。比如,我至今还清晰的记得这样一个谜——喝酒看看如何?(打一商铺名)。外地再牛的猜谜高手也不会猜中,而本地人呢,实在是太简单了——吃吃瞧。这是县城里一家知名度非常高的饭店。

“今晚吃吃瞧,早点到。”

“好好。”

不用说其他,就都知道了。

不知这家曾经的著名饭店,现在可还开着了——如果还开着,那肯定是老字号了。

看到这样的谜,出谜的、猜中谜的,围观的,少不了会心一笑。

灯谜活动现在合肥也还有,工人文化馆、城隍庙、图书馆都有。也能见到不少参与的身影。可居然看见有人用手机上百度搜——那还有什么意思?

看来,以后猜谜要制定一个规则——不许用手机查。

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猜谜细节已经模糊了,但人头攒动的现场,兴奋、焦急、羡慕的表情,总是一到春节就会跳进记忆。(胡晓斌)

你可能感兴趣的:(猜灯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