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56 你“测量”过自己的时间颗粒度吗?

每一天,我们似乎都要安排和处理许许多多的事情。

也许前一天入睡之前或者进入办公室后的15分钟,我们把要一天做的事情规规矩矩地罗列在记事本上,按照优先次序,然后盯着某一个项目,开始全神贯注地处理。

噢,又是充满精力的一天,看上去不错。让我们把目光重新拉进记事本上的这种to-do-list上,在每个事项的背后,你是否已经标注了大约需要花费多少的时间。而这个预估时间的单位,大概是多少呢?半小时,小时,或者半天?甚至有时候你都无法确认写下来的这件事情究竟什么时候可以完成?

No.56 你“测量”过自己的时间颗粒度吗?_第1张图片

这种对于完成事物花费最小时间单位的预估,可以看成关于“你”的时间颗粒度。

通过这个指标,可以了解到“你”本身很多的信息。这一个观点是近期在《得到》上一篇刘润老师的专栏中获取的。原标题叫《时间颗粒度就是你的职业化程度》,从标题可以看到,刘润老师认为,时间颗粒度与个人职业表现和效率密切相关。

1. 成功人士的时间颗粒度细化到分钟

你跟别人约会议的时候,一般下意识是约半小时,一小时,还是随意一整个上午什么时候都可以?看上去是个很小的问题,但仔细回想,便会发现身边职业上有高能表现的人物,对于时间的安排都是严谨而认真的。

会议的主题是什么,有几个主要议题,大约需要多少时间,事先都需要沟通清楚,然后提前发送会议邀请给到对方。这是最常规的操作。如果会议实在有所延误,一般浮动时间也会在15分钟左右,超过这个时间,可能需要礼貌地道歉离开,因为一般已经有了下一个会议,中间预留的交通转移时间的富余程度,大概也就在20-30分钟之间。

对于会议时间的细致安排与遵守,只是成功人士对于时间安排上的一个小小缩影。因为要完成的项目多,所以必须对时间有更加精确的分割,职务越高,日理万机的人越是如此。

文中举例提到王健林与省长会面商谈的时间,仅有15分钟。而比尔盖茨更甚,巅峰时期来华访问,与人见面握手几乎是按照秒计,仅仅是从电梯口到会议室的3分钟步行时间,秘书也要反复测试确认,加总到日程时间上去。

2. 尊重他人的时间颗粒度是一种基本礼仪

也许看了上面的例子,你可能有些不以为然,会说人各有各的活法,不是每个人都要活的像成功人士那么忙碌。

这种想法并没有什么错误,但我们要注意的是,尽管我们“不想成为”或者“还未成为”那样的成功人士,但我们的生活与工作中也经常会遇到对于时间规划比我们更加精细的人,这种时候尊重对方的“时间颗粒度”就是一种基本的交往礼仪了。

显而易见的是,一般和老板的沟通与会谈都要更加守时,并做到言简意赅,这是因为通常老板的时间颗粒度都比较小。

而不那么显而易见的,可能是我们和不那么熟悉的人开始合作的时候,也可以先从方方面面的痕迹中了解下对方的时间颗粒度大概是多少。可以观察他口头对于时间的表达,会精确使用时间单位,还是大而化之的描述;观察他约定时间的反应,是比较精确的还是比较开放的。

在之后的合作中尽量将双方的时间颗粒度调整到差不多的量级,那也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矛盾。譬如你仅仅迟到了几分钟,但对方却因此气愤不已之类的尴尬。

3. 认真思考一下自己的时间颗粒度

时间颗粒度这个概念,除了在工作中是否重要以外,也可以称为衡量自己生活状态的一个指标。

当然我并不是说时间颗粒度必须越小越好,让每天都像打仗一样生活,虽然可能很充实,但对于一般人倒真不一定适用,还是需要松弛有度。

我要说的是,要警惕是否突然出现了”时间颗粒度迅速增大”的情况。

一个角度是回顾每天进行的项目和完成的目标,能够对于时间颗粒度有个概念。如果一段时间发现自己对于时间的安排越来越松散了,那要回顾下工作目标和工作方法是否出现了问题,导致了停滞不前的局面。

另一个角度是在心里感受下,当一件想要完成的新事件发生时,下意识对于完成这个时间的必要步骤的规划是这样的,每个步骤时间划分的颗粒度是比较细致的,还是非常粗糙的。

即使只是个假想练习,也会部分反映出你当下的整体状态,譬如我自己在精力和心理状态都比较充沛时,明显在时间颗粒度的选择上会变小,具体表现是马不停蹄的安排各种小步骤恨不得把一件需要一周完成的事情压缩到三天。反之,时间颗粒度的选择会变得很粗糙,一天也就只干那么一小件事,还不一定觉得兴致高昂。


总结来说,时间颗粒度是可以用来衡量我们职业表现的一个重要指标。将其活用一下,还能改善与他人的沟通,甚至管理自己的心理与精力状态。

让我们从今天起,都开始关注自己的“时间颗粒度”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No.56 你“测量”过自己的时间颗粒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