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始人看这里:谷歌其实是这样招人的

创始人看这里:谷歌其实是这样招人的_第1张图片

作者 丨 【美】埃里克·施密特 乔纳森·罗森伯格 艾伦·伊格尔

摘自 丨 《重新定义公司》

出版 丨 中信出版社

译者 丨 靳婷婷

面试是最重要的技能

你对招聘的要求越高,面试的过程就越重要,也越富有挑战性。

面试比简历更能说明问题,因为通过面试,你可以对应聘者有一个真正的了解。一个人的简历可以告诉你,此人曾在一所名校主修计算机科学。不仅成绩优异,还是田径队员。但通过面试你却能发现,这个人其实是一个几年都没有什么创见的平庸之辈。

我们曾说过,如果被问及“你工作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人们的第一反应大多是“开会”。不可否认,我们的大部分工作时间的确花在了开会上。开会有一个好处:你在企业“食物链”上的位子越高,你就越不用在会议的准备上下功夫了。会议的准备工作自会有下属去承担,而企业的最高领导(或是接近最高位的领导人物)只需聆听和点头就行了。会议结束后,下属带着各自的任务离席,而你则一身轻松地赶去下一场会议。

要想成功组织面试,就必须做好准备。无论你是资深高管还是 刚入职的助理,都是如此。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面试官,对职位的理解和对应聘者简历的阅读自不必说,不过最重要的,是要细心斟酌你的面试问题。

首先要做些研究,对应聘者的身份和业绩加以了解。浏览应聘者的简历,看看这个人之前做过什么工作,然后用谷歌搜索引擎搜集有关应聘者及其业绩的相关信息。这么做,并不是为了搜出应聘者在狂欢节上的醉酒照,而是要对此人形成一个印象,看看他到底是不是个有趣的人。接下来,把搜集到的有关应聘者以往业绩的信息运用在面试过程中,加深你对此人的了解。必须要用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来调动应聘者的积极性:你上一次经手的项目遇到了什么样的阻力?(或为什么能够成功?)你需要识别出你对面的人到底是“鸡蛋”还是“石头”,是弄潮儿还是应声虫。

你的目标不是要进行一次礼貌的谈话,而是找到此人的局限,即便如此,面试过程也不应太过紧张。最理想的面试过程,就像友人之间的知性对话(比如“你现在在读哪些书?”)。你的问题应该深刻而广泛,问题的答案应是开放的(以此来试探出应聘者的思维模式),且要留出反驳的余地(这样,你就可以看看应聘者是如何捍卫和维护自己的观点的)。让不同的应聘者回答同样的问题不失为—种好方法,这样,你就可以对他们的答案有总体的把握了。

在问及应聘者的背景信息时,不要只让对方干巴巴地复述自己的经历,而是要让对方分享从经历中获得了什么样的领悟。鼓励对方展示自己的思想,而不是老拿简历说事儿。

要想了解对方的思想,“你经历过哪些出乎意料的事情?”这个问题不失为一个好的引子。因为这个问题与一般的面试问题有所不同,是应聘者始料未及的,这样,他们就不能用事先拟好的答案来应付,而必须稍微换个角度来审视自己的经历了。“你是怎么支付大学学费的?”“从你的网页历史记录里,我能得到哪些从你的简历上得不到的信息?”这些问题都能让你对应聘者有更深入的了解,因此都是好问題。除此之外,这些问题还非常具体,可以帮你判断对方对问题的倾听能力以及组织答案的能力。

面试中,情景问题往往很有帮助,这些问题尤其可以让你看到较为资深的应聘者给下属分派任务的方式以及是否信任下属,因此较适于向资历较深的应聘者提出。比如:“当你遭遇危机,或是需要做出一个重大决断的时候,你会怎么应对?”这样的问题,可以让你看出对方是那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类型,还是喜欢依靠他人帮助的类型。

前一种类型的人比较容易对下属产生不满,因此看重控制权;后一种类型的人则倾向于雇用优秀人才,也更信赖自己的员工。如果对方给出的答案过于空泛,说明此人对问题的认识所欠缺。应聘者给出的答案应该能引起你的兴趣,至少也应做到有的放矢。如果你得到的回答一听就是从营销报告中摘录下来的,或只是在泛泛地复述一些常识,那么你面前的而应聘者就是个一般人,不擅长深入地钻研问题。

另外,我们不得不提一提谷歌那令人“闻风丧胆”的智力谜题。近几年来,我们一步步地将这些谜题从面试中剔除了出去。我们的许多智力谜题(以及答案)都出现在了网上,有的应聘者的确是凭真本事找到了这些难题的答案,但有的应聘者则是先在面试前做足了准备,还表现出一副事前对所有谜题一无所知的样子(高超的演技当然是一种可贵的能力,但谷歌并不需要),因此,这些谜题已逐渐失却了检验应聘者能力的功能。

除此之外,作为筛选精英人才的工具,我们的谜题还成了舆论的众矢之的。对于这些提出批评的人,我们要说:你们是对的。谷歌想要把那些头脑最灵光的人招入麾下,因为我们相信,优秀和卓越的人才之间存在着千里之别。为了将这两种人才区分开来,我们会尽一切努力。如果批评者还固执地认为在招聘上奉行精英主义是错误的,那么,我们也有一个问题要问你们:如果你有12枚硬币,其中有l枚的重量与其他11枚不同,那么利用一架天平,你如何能只称3次就找出假币呢?

在为组织面试做准备的时候,不要忘了,应聘者并不是唯一接受面试的人。一位能力过人的应聘者在接受你的评估,同时也在对你进行审视。如果你把面试刚开始的几分钟时间用在阅读应聘者的简历和东拉西扯上,这位正在考虑如何在几个工作机会之间做出选择的应聘者(优秀应聘者的工作机会绝不止一个)对你可能就不会有什么好印象。第一印象是双向的,你在审视别人,别人也在审视你。

你不仅需要斟酌你提出的问题,也要留意那些提出深刻问题的应聘者。这些在提问时语出惊人的人充满了好奇心,要比一般人更聪明、更灵活、更有趣,他们有自知之明,明白自己并非无所不知。这些创意精英特质,不正是你苦苦求索的吗?

想要拥有主持面试的技巧,唯有靠练习。因此,我们鼓励年轻人抓住一切面试机会来锻炼自己。一些人听取了我们的意见,但多数人还是更愿意把时间花在自己最重视的工作上,而没有意识到我们委派给他们的这些主持面试的机会有多么可贵。想一想吧,你不仅能锻炼一项最为重要的技能,还能拿到酬劳,除此之外,你不大可能成为应聘者的上司,那么即便你看人看走了眼,也不会自食苦果。但任凭我们苦口婆心,他们还是听不进去。要想让员工主持面式,简直像拔牙一样痛苦。

当然,主持面试并不是人人在行,而那些不愿磨炼面试技巧的人是不会为此下功夫的。

在谷歌,我们执行一种名叫“面试官委员会”的模式,这支精英团队的成员不仅面试技术高超,而且还乐在其中,面试的主要任务就落在了他们肩上(相应地,他们会在业绩评估时得到高分)。

想加入这支团队的产品经理不仅要接受面试技巧的培训,还需陪同面试官参加至少4次面试,才有主持面试的资格。一旦加入面试官委员会,就要接受一系列业绩指标的评判,包括主持面试的次数、可信度(竟然有那么多人觉得在最后关头取消面试是无可厚非的,甚至有人干脆爽约,真叫人不可思议)、反馈信息的质量以及给出回复的速度(面试48小时后给出的反馈信息质量会大打折扣,我们的顶尖面试官会专门在面试后腾出时来给出反馈)。我们会公布评分,让那些非团队成员“挑战”现任面试官,表现更优者甚至可以取而代之。

换句话说,得不到主持面试的机会本身就是一种惩罚。有了这种模式,面试不再是讨厌的杂活儿,而成了少数人享受的特权,谷歌的面试质量也得到了全面提升。

就算你在网上搜到了应聘者在狂欢节上的醉酒照,如果这照片不能说明此人在人格上存在严重缺陷,我们也不会因为网络照片和某些评论而产生成见。不要忘了,激情是我们在招聘时看重的特质,而有激情的人在网络上也往往是活力四射的人物。这充分彰显了他们对数字媒体的热爱,而这一特质,正是当今社会所看重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创始人看这里:谷歌其实是这样招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