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网络上流行语:“骗子太多,傻子明显不够用了”。
今年春晚开心麻花的小品也提到了中奖骗局。
我们的手机除了三不五时收到各种电视栏目中奖信息之外,偶尔还有一个低沉的声音打电话过来:“现在到我办公室来一下!”对了,还有公安部门提醒你,你有一封快递查出有违禁物品要缴纳清关费用。
新闻上某某假称自己的**格格,**将军,**大师骗财几百万上千万也时有发生。
之前**功说是跳楼能成仙;后来者有偏方能长寿,再来有七部委暗中组织的国网要带领5亿人致富……
我们现在想来可能觉得可笑,但是我上面说的所有骗局,都成功实施过不止一单,涉嫌金额不止百万。
越来越多的投资平台,借着专家进口保健品传销或者前期投入翻番的口号,卷走了多少人一辈子的积蓄。包括我们这一代人的父母,我的父母都曾经被诱惑过。
我曾经迷惑过很久,就是骗局换个花样,他们就不认识了。客观分析他们也是收到过教育的人,反思一下之前所说的行骗案件中也有博士教授卷入其中。
为什么他们宁愿相信骗子说的,不愿相信我们说的呢?
难道所有的被骗者都是顺从的性格?难道骗子都这么好彩找到了人傻钱多全配合的人?
不。
骗子的话能打动人心,是因为他们掌握了人的需求。
从这个角度出发,骗子们可能是最好的营销专家。他们能把不值一钱的保健品,投资品,假股票,假公司卖给大学教授,博士导师,富二代,权二代,以及有个发财梦的普通人。
还能把理念灌输到你的脑海,让你心甘情愿拉来下线再下线的人,实现“睡后收益,财富指数级增长”。
人最大的需求或者欲望是什么?财富与生命。
所以皇帝作为中国阶层的最高级,富甲天下的人却会执着相信有仙丹。
所以骗局层出不穷,升级换代比手机还快,甚至老套的捡钱分一半都屡试不爽,照样有无数人上当受骗。巫蛊之术也绝不会失传,因为需求的市场永远存在。
当你渴求一样东西的时候,你无法从常规获得,就会选择迷信,选择骗局,因为它能给你希望,它告诉你愿望很快就会实现。这种期待实现的感觉太好,让你无法打碎。你痛恨打碎的人甚于编梦的人。即便被骗的原因不是ta。
所谓告诉你坏消息的人,你总会迁怒,
却不去想坏消息能成功都是因为你自己笃信不移。
你可以想象一下,你的左手边,小A:每天来你家拜访,笑脸相迎,帮你买菜打扫,说要送你健康送给你钱;你的右手边,小B:一年才见面一两次,电话也是两个月一个,告诉你想躺着就长寿或发大财是做梦。
你会愿意见哪一个?你会选择哪一个?
有人说我的智商,从来不会去考虑这些命中注定擦肩而过的利益,所以骗不到我。
我想说,你有没有面对什么屏住呼吸的时候?比如买了彩票等待兑奖,比如年会抽奖摇号的时候,比如等男神女神回复的时候?
如果有人告诉你花2元钱就能让你屏住呼吸的东西成为你的,你买不买?
彩票就是这样的运作啊!
有所求,就有被骗的可能。所以不要鄙薄那些受过骗的人,他们可能只是低估了自己必须付出的代价。
假如说,有学者能把目前市面上所有关于创业的大佬的经验整理成一门课程-《创业宝典》,请马云或者马化腾或者王健林来授课,一门课程卖10万,你会买吗?
预估有至少1万个听众有实力有意愿会买,那么课程的收益就是十万万,也就是十亿,那么你用其中1千万来招募学者采访成功者,编撰课程文案,花1亿请上述某一个大佬来讲解这门10个小时的课程。剩下8亿9千万都是你的,你做不做?
这两个问题,你会坚定不移的说不吗?
如果一位据说业内知名的培训师找到你入股这个项目,去招募人才,搭建资源平台,学员圈层,活动组织,大家每人出资10万入股筹备,而且课程你可以免费听。
你会不会出?
你会考核这位培训师的什么资质呢?
网络新闻?可以编写,
和名人照片?可以PS.
如果你去考核办公室,活动现场,人家都有了还要你入股吗?
这好像用10万去翻一枚硬币,中了可以分10亿的利润。你去不去?
我打赌你会开始犹豫,最重要的是,即便你知道我可能在杜撰一个骗局,但是你从头到尾读到了这里。
假若我现在告诉你不用十万元投资,只要1万元我们把喜马拉雅或者分答或者得到app上的十大最佳销量听书做成专辑出售,每张售价99都能卖到几百万收益,是不是靠谱得多?是不是有点小心动?
你考虑过版权费吗?搞定版权费的人,用得着你的一万元众筹吗?
还是那句话,你忍不住读下来了,接受了我的信息。
这个就是最有效社交的逻辑,想要得到对方的认同,你甚至可以剥夺他的利益,但是先要从他的需求说起,让他接收你的理念,就离成功不远了。
在营销技巧上,我们可能真要像那些骗子学习服务理念:“想你所想,急你所急;让你自主决策,还从来不责怪你”,还有最重要的:一直与时俱进,总在更新升级!
现在反思一下,为什么身边有些人宁愿相信陌生人和骗子,也不听你的?你有答案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