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精进》摘抄笔记《十一》

三行而后思
在实践中,通过复盘积累智慧

牛人总是在前瞻性思维和总结性思维上都非常出色。他们既能提前设想未来事件中可能出现的方方面面的情形,又能从已经发生的行动中加以反思,因此他们总比一般人想得更深入和周全。

从理论出发不一定能指导实践,只有在实践中 通过反思积累的知识才能指导实践。

日本知识管理大师野中郁次郎的观点,我们行动中蕴含的知识属于不易用语言表达的隐形知识(tacit knowledge),而书本中的知识属于可用语言清晰表达的显性知识。他还认为,知识创造的过程,其实在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相互转化的过程。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类似于知识的内化,即通过实际的练习来掌握书中的知识,而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则是知识的显化。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我们对行动进行细致的反思,把那些原本并非用语言承载的知识,用语言归纳和总结出来。而这些知识一旦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就容易被重复使用和迁移到其他应用场景中。

在做完一件事后,我们该怎么反思呢?

反思

1.做这件事我利用了哪些信息?其中哪些信息时最关键的?
2.信息渠道有哪些?哪些渠道被证明是很有价值的?
3.我可能遗漏了哪些信息?这些信息可以怎么得到?

预期

1.在做事之前,是否对事情的过程和结果形成了正确的预期?
2.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预期?是什么造成了预期和事实之间的偏差?
3.我的预期是否促进或阻碍了事情的进程?今后应该如何管理自己的预期?

结果

1.怎样描述和评价这件事的结果?
2.在描述和评价这件事的结果时我用了哪些指标?这些指标是否需要改进?
3.结果需要哪些改进?如何改进?

进度

1.进度合适吗?太快还是太慢?是什么因素导致这样的结果?
2.当进度出现问题时使用了哪些手段进行干预?效果如何?为什么效果理想或者不理想?

工具

1.在完成这件事的过程中,我使用了哪些工具?
2.哪些工具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哪些工具起到了阻碍作用?
3.如何改进现有的工具使其发挥更好的功效?

情绪

1.在做事的过程中我的情绪状态是什么样的?是否出现过情绪失控的情况?是什么引发的?
2.我是否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情绪?在这期间使用了什么方法?是否需要改进?

阻碍

1.在做事的过程中我遇到了哪些阻碍?其中最大的阻碍是什么?
2.我如何应对这些阻碍?取得了什么效果?
3.这些阻碍哪些会长期存在?我需要通过什么持续的努力来减少这些阻碍?

优势

1.在做事的过程中,我发挥了什么样的优势?是否有什么优势还没有利用和发挥的?
2.在做事的过程中,我的主要收获有哪些?我的哪些知识和能力得到了提升?我可以向同类事情的其他人学习什么?他们有哪些优势是我不具备的?

缺憾

1.在做事的过程中,我的遗憾有哪些?最大的遗憾是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个遗憾?
2.在做事 的过程中,我暴露了哪些缺点?其中哪些缺点是必须且迫切需要改正的?
3.关于这件事,别人对我有什么批评和评价?他们的批评有哪些可取之处?

意义

1.这件事对我来说最大的意义识什么?对我的短期生活和长期生活分别有什么影响?
2.这件事对周围人、对社会、对整个世界和地球的意义分别是什么?
3.我发现哪些意想不到的意义?

还有三个需要注意的关键点

1.保证及时性

2.梳理“反应链”

如何开始、如何发展、如何转折、如何结束,以及它背后的动因、阻力以及关键点是什么?这些因素又是如何串联起一条完整的“反应链”

3.关注意外现象

在反思时,应刻意保持对意外现象的敏感,克服原有的思维惰性,通过理解意外来拓展认知和行动的边界。而不是把意外置之不理,或者简单归结为随机性。


感悟:

作者考虑问题的完整性已经超出了我的认知,差距真的不是一点点,刚开始我们肯定也达不到这么周全的思考,但是可以从中借鉴,从微小的改变做起

你可能感兴趣的:(阅读《精进》摘抄笔记《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