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集中营里,还有可能吗?|《活出生命的意义》书摘

在集中营里,还有可能吗?|《活出生命的意义》书摘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活出生命的意义》笔记及读后感

《活出生命的意义》是作者维克多 弗兰克尔根据自己在集中营的真实生活经历做编写的一部文学作品。其第一部分主要是集中营生活、感受的描写,第二部分则是他本人基于此,而创立的存在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念及概述。
作者弗兰克尔是为数不多的集中营幸存者之一,他的父母、妻子及其他亲人都在这场磨难中遇难,只有他活了下来。作为一名心理医生,他将本书的创作灵感与生活点滴记录在破布与纸条上,最终形成书稿并创立了存在主义。不得不说,这本身就是一个尤为珍贵的奇迹。
在这本书的写作里,他没有极致煽情,而是近乎无情的冷静陈述与客观中立;他没有描写伟大人物或者著名囚犯,而是试图展现在小集中营的普通囚徒的一天;他谈的重点不是苦难本身,而是思考在艰险的极端条件下中,哪些人的何种品质使得他们幸免于难,他专注于坚强生活下来的勇气。
他认为人通过三种途径创造意义:一是创造有意义的工作;二是爱,即与身边人的深切关联;三是对苦难的克服。即对苦难的承载与反应本身,就产生意义。
他认为,不论在怎么样的艰苦环境中,人仍然具有选择的权力与资源。他说:“只要我们拥有自主选择如何应对处境的自由,我们就不会一无所有。”
因得这样特殊的经历,他也得以近距离得观察到人性的复杂,他强调生活的终极目的。在附言中他深情的说道:

“我们最终认识了人类的本来面目,人类不仅指那些发明了奥斯维辛毒气室的人,也指那些唇边默诵上帝或圣母玛利亚并径直走进毒气室的人。”

他把集中营生活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描写:第一阶段:收容阶段;第二阶段:适应阶段;第三阶段:解放阶段。
在每一个阶段中,他用细致入微的体察之心,近乎冷酷的中立态度,专业心理医生的视角,详细描述了囚徒、囚头、看守、党卫军的生活场景与心灵反应。所有这些场景描写与体会,太多又太细腻,以至于我必须用笔做好笔记。它们每一点每一滴都都那么琐碎、痛苦、深刻、句句真挚又让人动情,虽看似离奇荒诞,但你深知其真实、可信。在阅读这些章节时,我体会着一种既好奇、又顿悟,既忧伤、又理性的复杂心情。极端环境里的真实呈现,不需用修辞与曲笔,已令人动容与叹服。

第一阶段(收容阶段):的主要心态:惊恐
火车载着囚徒走向未知的死亡之旅,终点站是集中营。毋庸置疑,拥挤潮湿的车厢里,惊恐是每一个人的第一感受。可是对于幸运的作者来说:他们被分到了著名的“奥斯维辛”以外的集中营,于是他们这一车囚徒的心里冉冉升起了一种被称为“暂缓性迷惑”的乐观。每个人的心里,都燃起了被“缓期执行”的幻想与乐观,与此同时,他们谨慎的做着自己每天的微小选择:怎样行动、劳动、表现,如何分类与排队,他们在举手投足里,决定着生死攸关的意义。
有时候他们会被好心对待,于是他们涌现出最深的过度的善意。当他提出想保留自己的著作手稿时,很多人哀怨、嘲讽或侮辱,他看到有些人仍保有天真。有时候他会产生一种“赤裸裸的放心”,因为被剥夺所有财务、经历、姓名的他们,真的已经一无所有。在幻想破灭的时候,冷幽默也许会助你一臂之力:囚犯们好奇的探索,看看自己的极限是多少:极少的食物,不擦洗,缺睡眠,忍受疲惫与噪音。他们似乎测试着自己,一名医生叫嚷着:“教科书说几天几夜缺乏睡眠就会死人,他们骗人!我就没睡!”
对于弗兰克尔来说,自杀并不困难,但是毫无意义。当你被剥夺到没有什么可以再失去,于是你可以坦然的、笑笑的刮干净自己的胡子,至少这让你面色红润,精神焕发,于是你被排到毒气室队伍的概率会低一点。
弗兰克尔认定:限定环境下的一切非正常反应,都属于正常。

第二阶段(适应阶段)的主要心态:冷漠
囚犯在集中营中的遭遇,是令人难以想象的:他们被迫面对脏污,清扫粪便时,本能的擦拭嘴边飞溅的污物,就会遭遇暴力;他们失去尊严,除拥有一串囚犯号码,所有个人经历、物质或精神财产、遭遇都没抹去;他们忍受酷刑、折磨与不公正对待:因发烧不能劳动而遭遇皮鞭,冻伤脚趾后被用镊子硬生生拽去变黑的部分,斑疹伤寒病人离世,人们走近体温尚存的尸体,夺走他剩下的土豆泥、木鞋或上衣;他们直面死亡,眼看着小护士拖走尸体,因体力不支,后脑勺磕磕碰碰在阶梯上,发出奇怪的咯吱声,此刻阴阳两隔的2人,2小时前坐在一起喝汤。
面对这些受难、伤病、死亡、酷刑,囚犯们的冷漠迟钝、毫不关心的态度,成为了保护自己的外壳,成为这种环境下的一种必然选择。
虽如此,一次在劳动时被监工的侮辱,仍让弗兰克尔感觉血脉喷张,他坚决予以了还击,这愤怒不源于残忍的疼痛,而来源于对平等人格的践踏。这似乎是本书中唯一一次,具有强烈情绪的言语动作细节描写。他说:“老练的囚徒也会愤怒,因为你不得不听一个对你生活一无所知的人来判断自己的生活,这让我怒发冲冠。”
也有些囚头或者党卫军仍存有小小的善意,囚犯也没有放弃对于小小利益和好处的争取,比如找到合适的鞋子,排在队伍的中间而非末尾避免被打,或者获得了桶底的带着豌豆的汤等等。
总的来说,冷漠可以使人保全精力到自己的性命上。
与此同时,他们忍受着精神的多重的折磨。
高度紧张的环境,使得囚徒们的精神需求回到了原始水平。
他们完全呈现出精神生活的倒退,只会梦到香烟、面包与热水澡。而美梦总会醒来,梦想与现实的强烈对比,使得囚徒们随时获得幻想破灭的挫败感。与此同时,对死亡规律的每天触摸,使得他们对死亡表现出离奇的熟悉与惊奇准确的判断。他们总能说出:下一个死亡的是他了,或者是自己。
由于食物匮乏,对于仅有的一点点面包该怎样处置,常常引发囚徒之间或者之间内心的强烈冲突、纠结、斗争。“我到底该分2次吃完这小块面包,还是一次性吃完?”

虽然生活在如此情感匮乏的环境,弗兰克尔发现,犯人们还保有自己的内心思想。

他本人极度怀念与想念妻子,对妻子的思念与爱,几乎成了支撑他存活的希望,即便他不知道妻子是否还活着。爱一个人超越了肉体,在精神方面有着深刻含义,无论伴侣是否在场,是否健在。
他说“我与她的精神对话同样生动,令人满足。我的心被上了封条,一切如昨”。

一位狱友,与他分别前说:“如果我不能见到我妻子,如果你还能见到她,请你转达:第一,我每时每刻在思念她;第二,我爱她胜过爱任何人,第三,我和她结婚后那短暂的时光胜过一切,也超越我们在这里遭受的所有痛苦。”
弗兰克尔记得,这位狱友曾要求他逐字逐句背诵他的遗嘱,然后哭得像个孩子。弗兰克尔说:不知道他人现在,在哪里?

不仅如此,犯人们还可能以另外一种角度来欣赏艺术与自然。比如在劳作一天以后,他们看着夕阳辉映下野外的崇山峻岭,也会忘神的感慨自然之美,当火车路过作者家乡时,他以一种奇特的、冷峻的、即将奔赴死亡的第三人视角,深情的凝视着自己的故乡,这对他意义非凡;甚至在集中营里还有娱乐与艺术表演,人们唱歌、作诗、表演与讲笑话。对娱乐节目和鼓掌都有奖励。
若非自己经历,他也难以相信集中营里还有幽默成分的存在,幽默虽只持续短暂数秒,却使人从困苦中超脱。
作者说,苦难的量是相对的,他们经常羡慕待遇较好的犯人。

他认为,在苦难条件下,人仍有选择自由、尊严的可能,苦难赋予了人们道德完善的可能,赋予人们更大的机会与意义。每个人都可以抉择,屈从于命运的暴力,还是保持内在自由,成为环境的玩物,还是恪守尊严与自由。

总有人走过每间屋子,安慰每一个人,把自己的最后一块面包给了别人。有一样东西你不能从别人手中夺走,那就是最宝贵的自由。病人对待死亡的态度,也许能成就非凡。
陀思妥耶夫斯基说:我只害怕一样,那就是我配不上我受的痛苦。作者见过这许多烈士以后,他理解了这种忍受痛苦的方式,是精神上的升华。精神上的自由,使得你仍可以做一个勇敢、自尊与无私的人。生活变得有目的,有意义。
注意,作者绝不是说不要去避免苦难,而是说苦难到来时的自由选择态度。

大部分的人无法到达这么高的道德境界,他们因不确定性,没有目标,看不到希望而备受折磨。有的人沉溺过去,放弃当下,他们让机会白白流走。
对于苦难,作者的态度是:既不求饶,也不回避或漠视,他主张直接面对,并且并不讳言眼泪。
你的经历独特又不可替代,这是你生而为人的责任。对于作者来说,人生意义包括了生死苦难的大循环。

为了鼓励囚徒,他曾经在集中营进行了灵魂谈话:告诉大家损失是有限度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说明未来是不可预测的,不经意间总有转机;每一个人的过往经历,是任何他人夺不去的你自己的本身;牺牲与苦难本事,就具有丰富的意义。比如你的伴侣先于你而去,就避免了你先走走时她的悲伤等。还举了一些宗教事例。

第三阶段(解放阶段):怀疑与不相信
终于得以释放,人们从巨大心理压力中挣脱,不是狂喜,而是怀疑与不相信。
同时,这个压力突然释放的过程,就像深海潜水上升一般,速度太快会带来损害,可能会产生道德风险。
1.有人会有矫枉过正的行为,从被压迫者变为压迫者,压抑之后出现反弹,他们需要引导:“没有人有权利为非作歹”;
2.回归正常的心酸 被普通人看作异类,无法理解的心境与经历;
3.理想的幻灭:受尽折磨,回到家中,发现再无家人等待,这可能成为沉重打击。

不管怎么说,每个人都不能理解自己是如何活下来的。最重要的体验是,经受这么多苦难以后,除了上帝他不再畏惧任何东西。这体验有着无与伦比的美妙感觉。

书籍推荐:《活出生命的意义》 集中营经历的冷峻叙述,清明上河图一般的囚犯心理画卷呈现,拷问生命意义的“存在主义”心理学创始人之作。

你可能感兴趣的:(在集中营里,还有可能吗?|《活出生命的意义》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