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国高考结束正满一周,待到“知分、知线、知位”,面对如此多的院校、专业,填志愿时选择“专业优先”还是“学校优先”,成为许多家长和考生的“纠结”。究竟应该如何选择,如何结合自身情况和客观环境平衡考量?
一种观点是认为,志愿填报时,优先考虑的应该是专业。女怕嫁错郎,男怕选错行。高考最怕专业选错,一步错,可能步步错。选择了不喜欢的专业,学习没有兴趣,成绩不会好,成绩不好,又影响到就业。因专业选择错,而最后付出沉重代价的例子很多。
第二种观点认为,高考志愿填报时,最应该优先考虑的是学校。考上好的学校,才能更好的学习和发展,才有未来用之不竭的人脉关系。好学校的教学质量好,老师好,学生也好,专业也不会差哪去。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填报高考志愿应该优先考虑城市,因为考虑的学习环境,生活氛围,就业去向,选择一个不错的城市,当为高考志愿填报最先考虑的问题。
其实,在可报读的情况下,“学校优先”还是“专业优先”,都是因人而异的。有人出生就在一线大城市,从小都是接受最齐全最完善的教育资源和公共服务,自然在选择上会少一些烦恼;有人从小就在农村长大,好不容易抓住高考中榜的稻草,想跻身大城市,开启自己新的城市人生,选择院校时还是先向大城市看齐……
一位专家曾经列举出选择志愿时考虑城市的先后次序,小编认为还是比较可取:
第一顺序:北上广深一线城市。
第二顺序:中东部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
第三顺序:西部省会城市和一些经济较发达的省管城市。
第四顺序:其它城市的高校。
另外,小编还见到一种排列城市的方法,排列如下:
一、首先考虑的是北京、上海这两座教育资源优势最大的两座城市。
二、江苏、广东、浙江、南京等经济发展强势增长的城市。
三、西南地区的四川成都也值得报考。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实力不错的高校都位于四川。
四、中部地区的武汉、长沙、合肥高校教育资源也不差。
五、东北、西北地区的老牌985高校依然值得报考。
作为过来人,小编也是凭借上大学的机会留在了北京,对于高考过后、大学四年,以及出社会工作三年的经历,我有如下建议分享给大家,尤其是正在选择高考志愿的学子及其家长们。
1、推荐学校优先原则
能选择985就别想着211,能去一本就不要看职业院校。并无学校划分三六九等的想法,然而现实就是现实。宁为鸡头不为凤尾,多么通俗易懂的道理!请研究下古训的合理之处。
为什么北大、清华、人大、复旦……出名?仅仅是因为在背景?那武大、中大、哈工大呢?(排名不分先后)。综合实力强的大学,大师多,且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给人思维认知层面的触动花钱都买不到啊。何况,你会遇到一群优秀的人,哪怕不能志同道合也能从优秀的同辈人身上看到诸多的闪光点!“近朱者赤”,你也会越来越优秀(大概率!)
如果说想避开大学的竞争压力,担心去了牛掰的学校后觉得不如人,(比如很多报道会说 山里娃或者农村娃进了北大清华自卑云云)先问问自己,是害怕四年的不如人还是害怕几十年不如人(北大清华的可发展性大概率高过二本院校)。
如果说不想离父母太远,想在省城发展,也请在省城找能够得着的最好的学府。(话说除非是家庭有特殊情况的,读大学的孩子父母应该正当年,这年头视频电话可以很好的减少与父母见面过于频繁的摩擦)
2、选大学努力跻身一线城市
从资源的分布上来讲,一线城市给人的眼界上的浸润,是课内学习替代不了的。
不否认每个大学都有自己的一流学科和影响力,都有其魅力。每个高等学府都有“大师”、“大家”。大概率上讲,大学是一个城市高、精、尖人才的聚集地。
如今,大学的象牙塔功能已经越来越弱,大学也鼓励大学生参与实践,多一些对社会的接触、让感性认知和理性修养能贯通。在前提下,一线城市给人带来的视觉、心灵上的触动会存在巨大差异。科技的更新与便利、人文的动态与自由开放、视野的开阔与独立精神,哪怕网络的信息功能再发达,也阻挡不了一颗年轻想感知的心。
大家常说的“一看就是大城市来的”,这言语中更多是欣赏之情吧!你以为是通过大学的课内学习就能获得的吗?
3、选专业不要过于强调“兴趣说”
作为一个准成年人或者成年人,选择大学请考虑家庭背景因素,选专业的时候请研究下社会发展趋势与专业的就业方向。(想说王思聪学哲学之类的请绕道路过,人家什么背景忘了吗)
社会发展趋势是考察一个人信息搜集及分析的能力。这年头,但凡你想,总能从互联网上找到一些需要的信息供参考。
对就读专业的选择,请先做背调,学科的性质、研究方向、考研率、就业率及就业方向多少了解一下好吗?再不济也请度娘一下,切忌望文生义。比如物流管理是一个发展方向很好的专业,请不要把物流和快递划等号,也不要以为公共管理毕业后就是做管理、当官的!
之所以说不要崇拜兴趣说,也源于现行的教育制度下,18、19岁的年龄真能弄清楚自己对什么感兴趣吗?或许也就是一段时间的好奇而已。作为成年人,首先要精神独立,其次是经济独立。小编现在就挺后悔自己当初选择的专业的,觉得还是没想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选择的机会,我觉得自己的人生会发展得更加美好!
【延伸阅读】
小编整理了近年来考生和家长在选择高考志愿时最常出现的九大误区,赶快看起来,填报时千万要避开哟!
误区一:一门心思奔名校
“名牌”大学并非都是优势专业!有的考生父母认为志愿填报就是填报院校,一份名牌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才能代表成功。不可否认,“211”、“985”、“双一流”高校在硬件、软件上都相对较优越,能考上名牌大学固然是好事,但完全从“名牌”出发选择高校,不考虑其他因素,则是不明智的。因为“名牌”大学并非所有专业都是优势专业,而普通高校也不乏一些有特色、实力强的专业。因此,在填报志愿时,父母不要只考虑“名校”,而要走出非“名校”不报的误区。
误区二:不仔细看招生章程
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招生章程主要内容包括:高校全称、校址(分校、校区等须注明),层次(本科、高职或专科),办学类型(如普通或成人高校、公办或民办高校或独立学院、高等专科学校或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等),在有关省份专业招生人数及有关说明,专业培养对外语的要求,经批准的招收男女生比例,身体健康状况要求,录取规则(如有无相关科目成绩或加试要求、对加分或降低分数要求投档及投档成绩相同考生的处理、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办法等),学费标准,颁发学历证书的学校名称及证书种类,联系电话、网址,以及其他须知等。”
由上述可见,招生章程是考生了解各高校招生政策的主要途径,是填报志愿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
误区三:志愿之间没有拉开梯度
不同志愿填报方式要区别对待,同一批次院校不同志愿之间拉开梯度是非常重要的。平行志愿的实行虽然大大降低了考生落榜的风险,同时更突出了高考分数的作用。以6个院校志愿为例,志愿原则应符合冲、争、稳、守、保、垫,就是要求考生合理组合志愿,以提高每个志愿的有效性。
误区四:只凭名称来选择
有些专业虽然名称相似,实则存在很大的差异。考生在选择专业时的另外一个误区是,喜欢凭着专业名称来选择专业,而对专业内容一概不知。实际上,不同专业之间所学的课程、发展方向的差异是非常大的。有些专业虽然名称相似,但实则存在很大的差异。
误区五:不服从专业调剂
服从调剂可以增加被录取的机会,但可能被不喜欢专业录取当考生在报考某院校时分数不占优势(达到院校提档线,但不够所报专业的专业录取线),填写“不服从专业调剂”就意味着学校将会作退档处理。每年高招录取过程中,都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专业志愿没有拉开梯度,或全部填报热门、紧俏专业,且不服从专业调剂而落榜。
对待是否服从所报院校的专业调剂,考生要统筹考虑。服从调剂可以增加被录取的机会,但也要做好被不喜欢专业录取的准备,甚至有可能与报考初衷相差甚远。但若不服从专业调剂,则有可能失去了进入这个学校的机会。
误区六:平行志愿没有风险
平行志愿虽然在一定层面上减少风险,但不代表不存在风险。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被退档的风险。
被退档的理由大致有:目标太高,且不服从调剂;考生身体条件不符合所填报的专业要求;单科成绩过低,不满足专业对部分单科的要求。
2.定位不准确的风险。
一种情况是院校定位太高,院校志愿投档分均高于自己的高考分,导致无法被投档;还有一种情况,院校定位过低,失去了冲更好院校的机会。
3.院校志愿之间没有梯度的风险。
院校志愿梯度要根据高考分数和志愿个数来决定,不能过小,过小会导致没有梯度,造成志愿浪费;也不能过大,过大容易浪费考生的分数,除非在这个区间没有考生适合报考的院校。
误区七:选择专业时不考虑兴趣和特长
选择符合考生特性的专业,扬长避短,才能促进其学有所成。在选择高考志愿时,父母固然要考虑到孩子将来的职业规划,但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到他的自身特性。选择符合考生特性的专业,扬长避短,才能促进其学有所成,为将来获得一个理想的职业创造条件,这才是最佳选择。
误区八:填报志愿是家长的事
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大学,而且最好能进名牌大学读书。这种愿望会在孩子填报志愿的问题上充分表露。有些父母主观决定考生的志愿,忽略孩子的兴趣、爱好,导致父母与孩子之间在填报志愿的问题上分歧很大,给孩子造成不小的压力。在填报志愿的整个过程中,父母的角色定位是参谋,应该把填报志愿的决定权还给孩子。考入什么样的学校,上什么专业,将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上大学的是孩子,而不是父母。如果父母代为选择的专业孩子不喜欢,甚至一点兴趣都没有,将来上大学就会造成一个被动状态,学习积极性会受到打击。
父母关心孩子的未来发展,并对志愿填报十分重视的心情完全是可以理解的,父母毕竟阅历丰富,有社会经验,把该说的话都说到了,也完全应该。但是应充分尊重孩子自己的意见。
误区九:按照往年录取分数来填报
“老师,今年xx学校最低录取分数线多少啊?”“我这个分数,能上xx学校吗?”在每年的高考志愿填报期间,分数是考生和家长们咨询我们最多的题目。家长会把分数误当成衡量的“尺子”,拿孩子的分数“对号进座”。实际上,高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是自然形成的,录取结束前谁都无法准确知道。
另外,高校的录取分数线存在波动,有的还有“大小年”现象,即一年高,一年低。可是目前大多家长还是采用"简单分数法、两线差分法",跟随分数变化大,准确性根本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