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周01天 | 谈谈稀缺性

文 | 李亮

每年开始的时候,大家总会习惯性地规划新年愿望,那么我也跟个风,谈谈我的新年愿望。

2017 年,我想成为一个稀缺的人。

微博上和朋友圈里曾经盛传过一句话,叫做“决定你价值的,不是你干活的多少,而是稀缺性。”

这话在理。在人工智能可能分分钟替代你的背景下,没点稀缺的能力还真的混不下去。所以当富士康的流水线都换成机器人后,从业者也只能纷纷自寻出路了,就像是汽锤发明之后的铁匠一样。

所以在 2016 人工智能已经非常火热,各大互联网公司都在布局它的背景下,后知后觉的我打算抓住最后的机会,打磨一下自己的稀缺性。

常言道,理想是丰满的,但现实是骨感的,所以雄心壮志的下一秒,就成了抓耳挠腮的思考——如何打磨稀缺性?

好在虽然愚钝,但碰巧也学了一点问题拆解的皮毛,所以今天就用这点知识来聊聊打磨稀缺性的第一步——如何挖掘自己稀缺性。

一、经历
我特别喜欢艺术家曲磊磊的一个画作系列的名字,叫“每个人都是一部史诗”。我是如此得喜欢,以至于上次参加马亲王的读书见面会的时候,都让他给我签了这么一句。

当然这个是题外话,我想说的是,每个人的经历都是独一无二的。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爱过的人不仅可以构成你的气质,还是一个挖掘自身稀缺性的宝库。

可惜很多人还没发现,因为大家一般都是按部就班地在既定道路上行走,而这种挖掘往往需要从墙里跳到墙外之后,回首再看时,才能获得些许灵感。

比如说我,我大学时候的专业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我现在的工作是互联网教育公司文案,从实体行业到互联网,从工科到文科,我进行了一次跨界,回头再看自己的时候,就更容易剥开专业、行业、具体知识和发展方向等等的外衣,看透自身的本质。

然而也仅仅是更容易,目前的我还没有找到,希望今年可以实现这个愿望。

这是我的经历,而对于另一部史诗的你而言,肯定也有其他更奇妙的经历,从这些经历中挖掘自己的稀缺,是一个好的方法。

二、思考方式
从小到大,我母亲给我的最多评价就是“你跟别人不一样”,当然大部分是带着负面情绪说的,尤其是我又做了一些“出格”的事情的时候。

后来慢慢长大,我才发现这个思考方式带给我的,原来不只有麻烦,也有好处(不幸中的万幸)。

比如多角度的思考,多重人格扮演,逆向跳跃等等。这在同质化竞争(无论是商业还是个人)比较严重的氛围下,给予了我展现自我的空间。

恰逢自媒体的兴起,我自己也做自媒体,而自媒体要求差异化竞争,所以我就更是如鱼得水。这也给我带来了跨界的契机和跨界后的第一份工作——朗播网的新媒体专员。

这里要说,老杜(朗播网的CEO)的工作方式一直影响着我,这也是我在这段工作中得到的最大的财富,在此深表感谢。

好,话说回来,每个人独特的经历和背景,造成了每个人不同于他人的思维模式,而这种思维模式我认为是形成自己的稀缺性必不可少的必要条件之一。

不人云亦云的附和,说出或写出自己的独立思考,被我当做构建自己稀缺性的一个有效手段,这个也是我开启这个新公众号的原因——为了构建和打磨自己的稀缺性。

当然,如果你不是我这样的怪人的话(当然可能性必然很小),你也可以通过读书和接触不同的世界(包括人和事)来找到自己的思考模式。所以归根到底还是六个字:多读书,多思考。

三、定位
挖掘经历,挖掘思考方式,本质上都是对于自身的探索,而探索自身的唯一目的,就是找到自己的定位,包括绝对定位和相对定位。

绝对定位是:
“我擅长什么?”
“我有的资源是什么?”
“我配置这些资源的方法论充不充分?”
“……”

相对定位是:
“公司中我的角色是什么?”
“从业者中我的优势是什么?”
“我哪点可能比别人强?”
“……”

不断追问自己这些问题,不断定位自己,然后找出竞争策略,实践它。

如果追问自己有一定困难的话,我这里给一个思考工具,就是用不同的公式在各个维度上去进行定位,比如:

公式一:
时间维度:我现在是XX岁,我工作XX年,目前这家公司我待了多久,这个行业存在了多久……

公式二:
空间维度:我现在在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什么地域优势,我做的业务是否受到地域的干扰,我成长的地方和工作的地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公式三:
行业维度:这个行业是做什么的?是传统的还是新兴的?是专一的还是交叉的?行业历史什么样?行业大佬做得如何?前景如何?上下游是谁?……

公式四:
自身维度:我经历过什么?我的经历有没有很特殊?我了解了什么知识,这些知识中有无交叉的可能性?我自己有没有特色,这个特色在何种程度上可以给自己加分?……

公式五:
缺陷维度:这个时代下这个专业的缺陷是什么?这个行业的缺陷是什么?自身的缺陷是什么?……

如此种种,只要你有心,可以做到无限叠加这个维度,有点像做大数据。

但人类最大的特点(注意不是优点而是特点)是把事物抽象、简化,所以我们并不需要像大数据那样思考 n 个或者 n+1 个维度,理论上来说,只要认真思考五六个维度,我们对于自身就能形成初步的认识了。

那么,在经过“经历、思考方式和定位”的三部曲后,就可以找到自己的稀缺性了吗?

并不,我们还差了非常重要的一点——获得反馈。

之前所有的思考,都是我们自己的思考,然而每个人都是有思维盲区的。换言之,我们不知道我们不知道的那些不知道的事情。所以我们要找一切机会去表达,去获得反馈。这也是这个公众号建立的另一个目的:发声,然后获得反馈(不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是宝贵的反馈),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新思路。

好,回顾一下这篇文章的思路:
决定工资和财富的是你的稀缺性,所以我们要寻找自己的稀缺性;
关于如何寻找,这篇文章写了三个方向,分别是个人经历、思考模式和自身定位。当然,我相信我一定有我不知道我不知道的不知道的东西。

所以如果你知道的话,欢迎加我的微信告诉我。

我们一起进步。

刚开始在件数更新,很多东西都在摸索中,目前的规划是每周 5 篇文章
周一:提出一个探讨的话题;
周二——周四:根据探讨话题中的方向,或实践,或读书,总之要实践一下,然后修正一下;
周五:总结,得出这周的一些心得。

我认为实践是最好的学习,正所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笃行才是应该做的事情。

我们明天见。

你可能感兴趣的:(01周01天 | 谈谈稀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