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为什么喜欢万岁冲锋?

万岁冲锋在美国人眼里看来,是一种很愚蠢的战斗方式。一群日本兵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以及高举各种军刀(日本大多数军官并不配发制式军刀,于是各种家传古刀名刀就被带上了战场),高喊万岁冲向美军阵地,然后像割麦子一样被美军充分的优势火力扫倒。为什么日本人会想出这么愚蠢的战斗方式呢?这从镰仓时代开始说起。

时值蒙古军团横扫欧亚大陆,同时也派出部队进攻日本。日本列岛因为有独特而封闭的地理环境,引入日本岛的蒙古马种已经劣化到和大陆上的驴骡一般大小的体格,这使得镰仓幕府的武士身着沉重的大铠,按照传统战法与蒙古军展开骑射战时伤亡惨重。于是不得不改变战术,让武士下马以步兵突击的方式与蒙古人进行近身肉搏战,这一策略改变了整个战争的进程,精锐的武士以凌厉的白刃战在多个战场扭转了颓势,并最终借助一场不期而遇的台风获得了战争的胜利,这场胜利极大的增强了日本武士对自身近战技术的自信和自豪,直到明治25年(1892)的日军军歌《元寇》中,还在歌颂当时镰仓武士的辉煌胜利。

多々良浜辺の戎夷(えみし) そは何蒙古势

多多良海滩上的蒙古蛮夷

傲慢无礼もの 倶(とも)に天を戴かず

我等与此等傲慢无礼之徒不共戴天

いでや进みて忠义に 锻えし我が腕(かいな)

以忠义之魂进击,锻炼我等豪腕

ここぞ国のため 日本刀を试し见ん

今朝为了国家,一试日本刀的锋利

从“蒙古来袭”战争衍生出的“白刃战自信”推动了武士近战技术的极大进步。

一个合格的武士应该在战斗初始阶段的弓箭和铁炮对射之后,熟练的使用长枪、薙刀、十字文枪等长兵器进入近战,并在最后的混战阶段能拔刀相向,这种残酷战场上溃败并生存下来的“野武士”在16世纪大量沦为中国沿海海商的金牌打手,入侵明朝东南沿海,给明朝带来的一系列麻烦,连当时的明朝武术家也对他们精湛的白刃技术叹服不已:

浮世绘中的武士形象

日本人为什么喜欢万岁冲锋?_第1张图片

其人率横行疾斗,飘忽如风;常以单刀陷阵,五兵莫御。其用刀也,长以度形,短以趋越,蹲以为步,退以为伐。臂在承腕,挑以藏撇。豕突蟹奔,万人辟易,真岛中之绝技也。

——屈大均《广东新语·语器》

19世纪中叶的“西南战争”也是日本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在战争中后期,叛军因弹药很快不济而采取拔刀战术,多以剑术精湛的武士在山涧、窄路等复杂地形埋伏,待明治军以狭长纵队通过时,先由埋伏在队列首尾路边的武士跳出,向队列中央大肆砍杀明治军步兵,明治军步兵主要由征召来的农家子弟组成,缺乏白刃战的经验和训练,见此血肉模糊,残肢断臂乱飞的场面必然惊慌失措,待明治军步兵挤成一团,因为怕误伤战友而不敢开枪,刺刀又因太长施展不开时,埋伏在队列中央路边的萨军武士即突然暴起跳入人群狂斩,造成重大伤亡。

​    这种拔刀战术对缺乏训练的明治军的士气打击是致命的,萨军武士挥舞着恐怖的萨摩刀(较普通日本刀宽厚而重,形制古朴刚健,劈砍能力强)怪叫着斩进人群的场面给明治军士兵留下了深深的恐惧,以至一度出现畏战和厌战的情绪,使明治政府不得不征召旧武士出身的警察组成拔刀队,来对抗萨军的近身白刃突袭。电影版《浪客剑心》里描写故事场景很大程度上参考了这一史实。


​    西南战争的最终结果是以平民为主体的新式国家军队击败了以旧武士为主体的叛军,但在这次战争中,日本人认识到白刃战的残酷性和对士兵心理的震撼性绝不是寻常的战斗模式可比,在白刃战中,训练水平较低的一方很容易士气崩溃而逃散,而且这种影响是持续的,一次果断而坚决的白刃突击未必能杀伤多少敌人,却能够长久的在对方士兵的内心中留下恐惧和阴影,并使之陷入长期的士气低迷状态。

​    然而,日军高层对白刃战在近现代战争中的概念显然非常落伍,进入二十世纪后,自动武器和火炮技术的长足进步,以及战壕、铁丝网、明暗堡结合的防御工事,足以把任何一场白刃突袭变成一场单方面的屠杀,在日俄战争中,虽然日军士兵在白刃战中能够和高大的俄国兵一较高下,但在203高地的攻防战中,一味强攻的日军遭到榴霰弹和马克沁机枪的攒射,伤亡惨重,标志着日军步兵战术的落伍,然而日俄战争的最终胜利掩盖了日军高层在步兵战术方面的落伍,反而加强了日军对“人弹战术”和“白兵突击”的迷信,为二战中日军一系列古怪行为埋下了伏笔。

单用岛国战略资源匮乏一条理由作为原因,大概是很难解释日军在二战中对白刃战的痴迷和狂热的,在战争中,日本以680多万把的刺刀产量稳居世界第一,连轻机枪和冲锋枪上都装备了刺刀,无怪乎美国人开玩笑说,如果大和号战列舰能够开到陆地上来,那日本人也一定会给它装上刺刀的。

​    在一战后各国纷纷把制式步枪改短来适应新的作战方式的背景下,日军却反其道而行之,在精确射击和白刃战迷信思想的驱使下偏执的继续装备“二战中最长步枪”的三八式步枪,三八式步枪全长达1280毫米,加装刺刀后长达1657毫米,超过许多日军士兵的身高,其设计初衷是希望得到一支能够远距离精确射击,又能在近距离肉搏中发挥长度优势的步枪,在各种自动武器大行其道的二战前夕,这种落伍的设计思想最终的产物就是“一支能发射子弹的长矛”(美军语)。

​     这种与世界潮流格格不入的武器配置和训练方式,让日本陆军的武器装备和战术思想都在二战中显得非常另类,理论上这种落后欧陆列强一个时代的军队是很难在二战中有大的作为,但日军却在一个比自己更落后的对手身上找足了自信,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进攻北大营,许多日军士兵尚未领到实弹,数百名日军就以刺刀和无杀伤力的训练用空包弹击溃了近万人的东北军,驱赶牛羊一般把他们赶出了北大营,继而占领整个沈阳,缴获步枪约15万支,子弹约3百万发,迫击炮约6百门,炮弹约40万发,山、野、重炮约250门,炮弹约10万发,无烟火药约40万磅,成为了现代战争史上的奇景。

关东军在东北获得的空前胜利进一步刺激了陆军内部的激进分子,他们完全没有考虑中国的内部矛盾和张学良的不抵抗命令,反而把日军的成功归结于“皇军勇武,战无不胜”,更加卖劲的操练起自己的那一套来,在东北留下了一些白刃战训练的珍贵影像资料。

抗战期间日军在在白刃战中的表现,作为晋察冀军区最精锐的冀西军区第一军分区, 司令员杨成武在评价日军时指出,日军“体力好,技术好”,我军在白刃战中“损失甚大”,这个评价放在正面战场也是非常客观公正的,中国军人是在“技不如人”(刺杀技术差)“器不如人”(步枪短)“人不如人”(身体素质差)的情况下被杀败的。日军当时不论在正面战场(国军战场)还是在敌后战场,都有绝对的火力优势。 国军受苏联,德国教官影响,强调火力压制,轻视白刃战的威力,但却忽视了中国军队一个重装师的火力装备都比不上德军一个营的事实,根本无法组织起足够的火力网阻止日军的白刃冲锋,这使得日军对自己的白刃战能力更有了自信,却也忽略了中国军队火力不足,营养和训练都缺乏的事实。

这种情况放到太平洋战场就变得完全不同,日军和火力装备与物资供给都大大强于自己的美国怼上,白刃冲锋就实在不够看了,一批批的日军像被收割的麦子一样倒在美军的交叉火力下,到后来,除非是实在没有退路,日军再也不会轻易发动“万岁冲锋”了,而是改为一种“装死--反击”的战术,这种战术在电影《风语者》《血战钢锯岭》中均有表现。

你可能感兴趣的:(日本人为什么喜欢万岁冲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