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实习第二篇:如何更好地表达你的产品

今天当着部门老大的面做了一次产品介绍,结果不不消说,当然是很不满意的。不过老大还是老大,他只是相对平静地提了不少意见,没有对整体做评价(可能是不想打击我积极性吧)。个人感觉还是受益匪浅的。这里结合自己以前在学校答辩的一些经历,作为产品系列的第二篇。

记得以前在知乎上看过一句话“来自清北的学生东西做了十分,只说一分,而港校(不太记得了,莫怪)的学生东西做的shit一样,却能吹到十分。”(大概这个意思吧)又想起穆大曾经在组会时无数次和我们说过“我不是教大家作假啊!但在中国就是这样,没办法… …”其实也是,产品做成什么样是团队实力决定的,但能走多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表达这个东西了。

在学校上课的时候,有很多同学做的东西确实也很用心,但感觉答辩的时候往往懵逼,在有限的时间内都没有很好地表达自己做的精华,老师听得稀里糊涂,然后稀里糊涂地给了一个成绩。其实这不应该怪老师,想想我们如果去创业,投资人甚至可能完全没有我们行业的背景,如何用自己的嘴来说服他,一来让他觉得你很屌,二来让他觉得你做的东西靠谱,这样投资可能也比较稳了。下面我想结合今天学(bei)到(pi)的经验来谈谈当产品做出来后,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表达产品。

1.成功的表达需要有理论的支撑

部门佳乐哥的观点还是很可取的–一个好的平台需要有一个优秀的理论支持。比如我们的培训部分,你说它low就是几个视频一放,加一个流程监控。说高级一点就可以上升到慕课模式,更高就是缪总所说教育学的理念了… …东西既然已经做成这样了,如何最大限度地让对方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接受我们的产品,一套好的理论是非常有力的切入点。比如慕课国外顶尖名校在用,国内高校也用,护理教育之所以没用,是因为你们这群老师不是专业的,还没上升到那个高度(当然话不能这么明说啊~~不然直接背包滚蛋),而我们就是来帮你们将慕课模式用到护理教育来,用于切实解决你们的痛点。

有了这样的一个思想,让对方觉得“这个东西好屌啊,卧槽我怎么不知道这个东西,快查查”的感觉,产品第一步介绍的目的就达到了。再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比如说我做数据挖掘,师从数据挖掘大师韩家炜(就让我yy一下~~),卧槽,业内人士一听,不管你真的实力如何,马上就会敬你三分,这样之后的工作也能更好更顺畅地开展了。

2.成功的表达需要有同理心

我在介绍慕课的时候,用了我想上复旦的一门课,结果只能从同济跑去复旦,但有了慕课平台我就不用这么麻烦了。这对于我们学生来说,肯定是“心有戚戚焉”。然而,对于台下那些离开大学几十年的主任护士,每天忙得要死的护士长,你跟她们讲这个例子,她们根本不会有共鸣,只是会觉得你在扯个什么东西,你去哪上课跟我毛关系啊?这就是和不同背景的人沟通需要注意的地方。所谓“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如何有同理心呢?这其实是一个很难的话题,因为某些领域的工作我们并没有从事过,不能很清楚他们真正在想什么?但如果这样说就不做了,那肯定是万万不行的。个人觉得还是想方设法更多去了解你的受众,无论正面侧面还是上面下面(》.《)你了解越多,就越能知道他想听什么,这样产品的价值才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就像一个课程设计,无论项目做得多么牛逼,答辩时肯定要最大限度朝这门课程的内容去靠近,投其所好,一击必杀。整个过程肯定顺畅不少。

简而言之,做到什么是水平,说得如何是艺术。基于对产品的全面理解,介绍时尽量回避那些我们不足的地方,着力于突出我们的优势。心要够大,但牛逼不能吹破。此外,保持足够的眼神交流,不要紧张,紧张就说明心虚,而心虚就是自己没有全面了解产品。所以,practice makes practical,then make perfect! 再多练练吧!出师还远呢~~

算个工作小记,就到这里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产品实习第二篇:如何更好地表达你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