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微支付

01

前几天记录了一篇小文,内容大致是路上碰到一位坐车的老爷爷,由于没带零钱(现在坐车刷卡,投币不找零),被司机拒绝让下车。本身司机的做法无可厚非,因为人家也是按照规矩办事,尽管乘客议论纷纷,但司机师傅说得也有道理,这如果不是一份工作,只是自己的车,那么不给钱也能让做,但这是给老板打工的,不能用公家的钱去维护自己的人品。

满车厢说什么的都有,就是无一人有零钱能换开老爷子的“大钞”,说是“大钞”,其实也不过是10元钱。随着电子化越来越深入生活,现在的年轻人,乃至60年代以后的人都习惯出门不带现金,因为毫不夸张的说“一部手机、一个公交卡就可以不饿肚子的走遍天下”。老爷子从车头一直问到习惯坐在车尾的我这里,其实看他问别人时,我就打开了钱包,可怜的几十元钱在钱包里正酣然大睡着,的确也是破不开的。但当他问向我时,我看了看后边那寥寥几人,问了他需要投币多少。

“3元”

“给你,交司机吧。”钱包里刚好有3块,我拿给了他。因为我觉得再问下去就只有下车了。

“这个给你吧。”大爷很是吃惊的看着我,并把手里那张皱皱巴巴的10元钱递到我的面前。

“我不是为了这个,你也不用想着还了。如果你觉得受了帮助,日后你要碰到和你今天状况一样的人,就去帮帮他吧。这也是一种传递。”

02

这让我也想起来上周末和朋友一起爬泰山,半山腰一群大学生冻的够呛,想要租件大衣,由于手里没现金,赶上租大衣的又是一位年龄比较大的老大爷,还没有与时俱进的微信支付,所以就不停的在那里央求。

于是我主动的提出了帮他们套现100元,这样她们除去租大衣还能剩余些饭钱或是买些其他的必需品。在她们千恩万谢后,我们一起在深夜登顶了泰山。

微支付的便利的确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快捷。但是任何事物的过度都需要时间的检验,一蹴而就是行不通的,毕竟每件新鲜事物问世,总会有一小撮的人抵触或是不接受的。

03

记得去年3月去厦门时,当时北京还没有全面普及微信支付。初到厦门这座旅行城市,除了迷人的景色外,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满大街随处可见的微支付。不用说装修比较简陋的街边小店,就是路边那些卖芒果的小贩都立有牌子上面写着“支持微信支付宝支付”,每天一身轻的闲逛于海边的每个角落,不用担心被人偷了钱包。

回京后马上着手写了攻略,最大的亮点就是赞叹微支付是那样的普及。

时隔一年的时间,微支付在北京的大街小巷也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大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04

不过也有偶尔尴尬时候。

习惯了随处可见的微支付,某日吃完饭结账时被告知微信支付宝系统检修,无法支付。当时立在收银处那叫一个大写的尴尬,由于没带钱包,自我感觉像是吃了霸王餐一样。还好老板MM很是理解,还说她现在出门也经常这样。

庆幸的是旁边一位大哥很热心的帮忙套了现,支付了饭费。

还有一次在星巴克,不知道为什么在北京星巴克这种高级的场所,居然是不接受微支付的。终于排到我这里时被告知只能现金和刷卡,当时就凌乱了。领导等着喝咖啡,而我却没带钱出来,这要是回去了指定挨批。不得不硬着头皮和后面排队的人再次套了现。

这两次的事件给我长了记性,钱包可以不带,零钱还是要备上的。

不光为了自己,没准一不小心做了好事帮助了和我一样只愿带着手机就跑出来的人群。就比如刚刚在公交车上,一个小女孩公交卡透支了,我帮她套现了10元付了车费。

05

这又让我想起了几年前在东直门发生的一件事,那时还没有微信的存在,支付宝也不普及。由于我是07年开始了淘宝店,所以在微支付方面,还算比较超前。

当时我在报亭正在选报纸,一个学生模样的女生拖着拉杆箱询问哪里可以买到充值卡。眼看天已经擦黑,看她满脸焦急应该是急于找同伴或是找旅馆但是这附近却没有卖充值卡的地方。

于是我上前对她说,“我帮你用手机充值吧,你把现金给我。”明显从她眼中看到了迟疑,但最终还是选择了相信,也许是无可选择,也许是我的诚恳。最终我在淘宝为她充值了100元。

也许从那个时候起,微支付就已经悄无声息的走入了我们的生活,只是还未引起广泛的关注。自从微信时代的开启,便一发不可收拾的遍及开来。

06

微支付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朝着更加方便快捷的方向大快步前进着。希望不久的将来,人们的生活因这种便利更加美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聊聊微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