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中华史》读后感 第二卷:国家

上一卷中讲了史前史的演化过程,这卷讲了史前史和历史的那个转折点——国家。

为什么是国家呢?我的理解是史前史中的人类由于生产力的不断更新以及农耕文明的诞生,导致人口不断增加且人们大都生活在一处地方。之前的氏族和部落靠着血缘或泛血缘关系维持,而人口的增加,分工的细化导致人们大规模的协作,这时候需要的不仅仅是血缘关系,而是公共关系。于是乎,国家运用 而生。与之相伴的便是城市,准确的说是先有了城市,才有了国家。

好的,大部分民族和史前史分道扬镳,但也有少部分民族停留在原地,最终消失,例如玛雅文明。大部分民族随后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但是由于每个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过往历史不同,创造出来的国家体制也不尽相同。

民主,共和,君主,不同的民族选择了不同的体制,最初大都选择了君主,共和很少,民主只有雅典一个先例。但是事实雄辩的证明。任何一种制度,精神和文明,只要符合人类共同的人性和价值,总有一天会产生出来,哪怕当时只是个意外。此处我对这个东西了解的还不够透彻,就不深入说了。体制不同原因在于不同的民族将“巫术和图腾”发展成了不同的东西。巫术在印度变成了宗教,在希腊变成了科学;图腾在埃及变成了神,在罗马变成了法。而我们中华名族,却将巫术变成了礼乐,图腾变成了祖宗。中华民族的后代实现身份认同靠的是认祖归宗,所以我们才有了废禅让,立君主。从此,我们走上了祖宗崇拜的道路,直到现在。

这一卷让我从俯视的角度看清了世界各个民族走进历史后各自的路线。虽然看完此卷后仍然不能对各个名族的路线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但整体的框架总算搭起来了。这也让我们明白中华民族只是众多民族中的一个,比较幸运的一个,我们建立了超级稳定的君主制,虽然多个朝代轮流坐庄,但是中华文明的基础一直没有变。

写到这里,越来越觉得自己对历史的了解还是太少,所以对此卷才一知半解,不过幸好我也没有往历史学方向发展的计划,以后从别的书中再慢慢学习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易中天中华史》读后感 第二卷: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