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记者 徐芸茜 北京报道
三驾马车,外贸最难。中国外贸经过一季度的震荡后,在二季度终于有所企稳。
7月14日,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李魁文表示,今年上半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4.2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2%,降幅较前5个月收窄1.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7.71万亿元,下降3%;进口6.53万亿元,下降3.3%。上半年外贸进出口好于预期。
“3月份,我们的外贸订单都被取消了。”绍兴鑫绫隆纺织总经理郑志光一提到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就有些无奈。他表示,受疫情影响,公司发往日本、韩国以及台湾地区的订单都被取消,造成的损失颇大。为了走出困境,鑫绫隆纺织把目光转向了国内市场,近期订单情况日趋向好,广东、柯桥两个工厂的加工订单都已排满。此外,公司近期开发出了一款可用于口罩生产的抗菌面料,已有日本客户下单订购。
“感觉市场在逐步恢复中。”郑志光对记者说。而他的感受也在数据上有所体现。数据显示,自4月份起我国出口连续3个月实现正增长,6月份出口、进口更是双双实现正增长。
在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看来,中国将成为全球唯一一个在疫情蔓延的情况下进出口贸易没有下滑而出现正增长的国家。这主要归因于中国稳外贸的政策得到实施,所以尽管各国疫情继续蔓延,不确定因素特别是贸易保护主义增加,导致外部的订单量减少,但是全年外贸会呈现企稳向上的好势头。
年度首现双双正增长
经过一季度的震荡后,二季度外贸终于开始企稳。
据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4.2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2%,降幅较前5个月收窄1.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7.71万亿元,下降3%;进口6.53万亿元,下降3.3%。
李魁文表示,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下冲击的世界正在深刻变化,世界经济深度衰退,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我国外贸发展外部环境严峻复杂。今年以来,面对疫情带来的冲击和挑战,我国在全球范围内率先控制住了疫情、率先实现了全面复工复产,同时出台了一系列稳外贸政策措施,为促进外贸稳增长提供重要支撑。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虽下降3.2%,但降幅较一季度明显收窄了3.3个百分点。其中,6月份当月进出口实现年内首次双双正增长,上半年外贸进出口整体表现好于预期。
上半年,民营企业在外贸稳增长中的作用突出。上半年,作为外贸第一大经营主体的民营企业进出口6.42万亿元,增长4.9%,占我国外贸总值的45.1%,比去年同期提升3.5个百分点。
其中,出口4.14万亿元,增长3.2%,占出口总值的53.7%;进口2.28万亿元,增长8.1%,占进口总值的34.9%。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5.55万亿元,占39%。国有企业进出口2.22万亿元,占比15.6%。
此外,受新冠疫情影响,今年防疫物资、“宅经济”产品成为出口“明星”,而传统的机电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则有所下降。
数据显示,上半年,包括口罩在内的纺织品出口增长32.4%,医药材及药品、医疗仪器及器械出口分别增长23.6%、46.4%,“宅经济”消费提升带动笔记本电脑、手机出口分别增长9.1%、0.2%。
同期,我国机电产品出口4.52万亿元,下降2.3%,占出口总值的58.6%;纺织服装等7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1.5万亿元,下降1.4%,占比19.4%。
李魁文在发布会上称,防疫物资、手机等出口向好。今年以来,完善出口退税政策、增加外贸信贷投放、加大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增设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支持出口转内销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帮助外贸企业渡难关、保市场、保订单,有力促进了出口。二季度出口值达到4.38万亿元,同比增长4.5%,防疫物资等出口快速增长。
“面对疫情带来的难题,我们也在转变思路。目前,正在努力开拓北方市场,以大连、青岛、威海等地的客户为主。”据郑志光透露,随着国内对功能性面料的需求逐渐加大,近期订单情况日趋向好,广东、柯桥两个工厂的加工订单都已排满。此外,公司还发挥研发优势,成功开发出了一款可用于口罩生产的抗菌面料,已有日本客户下单订购。
中美贸易协定正在履行
今年1月份中美签署了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不想却遭遇疫情“黑天鹅”,因此,今年上半年中美贸易情况备受关注。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美贸易总值1.6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6%。其中,对美出口1.25万亿元,下降8.1%,自美进口3956.2亿元,下降1.5%,贸易顺差8517.4亿元,减少10.8%。
李魁文指出,中美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中美经贸合作也是互利共赢的,中国在应对突发疫情的困难面前,仍然在信守承诺、履行协议。上半年,自美进口降幅低于整体进口1.8个百分点,协议正在得到执行。
“在当前形势下,双边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对维护中美两国经济稳定、对推动全球经济尽快摆脱疫情影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美双方应创造条件和氛围,排除干扰,共同落实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他说。
事实上,今年6月份我国部分农产品进口已经有所增加,其中进口大豆4504.4万吨,增加17.9%;进口猪肉212.3万吨,增加1.4倍;进口牛肉99.7万吨,增加42.9%。
“根据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美方将履行分阶段取消对华产品加征关税的相关承诺,实现加征关税由升到降的转变。”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美问题专家刘博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而事实上,近段时间,美国仍在一直调整中国输美产品的关税。
最近的一次是,当地时间7月9日,美国宣布,对原340亿美元关税清单中第六批排除产品(共110项)中的98项产品,恢复加征25%的关税。
同时,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于当地时间7月7日宣布,在对中国3000亿美元加征关税产品A清单下,新增61项排除产品。该批自产品加征关税实施之日(2019年9月1日)起,一年内免加征7.5%的关税。
对此,刘博认为,在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执行过程中,美国的这些做法不利于中美经贸关系的下一步发展。
出口能否继续正增长
虽然上半年外贸逐步企稳,但不可否认的是,下半年进出口形势依然复杂严峻。
李魁文认为,当前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世界经济严重衰退,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最新预测,今年世界经济将下降4.9%,世界银行预测全球经济将下降5.2%,为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世界贸易组织也预计全球货物贸易将下降13%至32%,联合国贸发会议预计下降20%。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叠加中美经贸摩擦的影响,下半年进出口形势依然复杂严峻。
“今后中国出口具备三大有力支撑:防疫物资出口仍在加速,对整个出口有拉动效应;海外经济体逐渐重启,外需加快修复;全球产业链处于重塑阶段,中国经济领先性复苏在全球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有助于提振出口。”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表示。
李魁文则强调,我国外贸发展韧性足、回旋余地大,随着一系列稳外贸政策措施效应的持续释放,我们有信心稳住外贸基本盘,努力实现进出口促稳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