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史

图片发自App

企业战略这个词对大家并不陌生。在大学中的经济学,金融学课程中可能也都有学过一些用于研究和制订企业战略的模型,例如波特五力模型、SWOT模型、价值链模型。如今,这些模型仍然广泛的运用于商业研究和分析中。很多人都能够熟练的运用这些模型做一些初级的分析。但是,大多数人不了解是这些模型从何而来?它们解决了什么问题?千千万万个模型中有没有比它们更加完善的?这就牵涉到了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史。企业战略的研究同一个婴儿一样出生,随着时代的发展,也逐渐演变和完善。世界上第一家公司“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2年。然而企业战略管理研究始于20世纪50、60年代,至今仅仅只有60个年头左右。

企业战略的理论研究范围非常广泛,小到人的行为动机,中到工作团队、组织的治理结构,大到产业结构等等,无不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些问题也全都处于企业战略的研究之内。然而,从对企业战略的这个概念的理解、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来看,企业战略的研究经历的几个明显的发展阶段,并为学术界所广泛认可。这些阶段可能被不同的研究者赋予了不同的名字,但由其阶段中研究的内涵、理论者以及他们的作品却能一一对应。

传统战略理论阶段 - 20世纪60、70年代

1962年,美国著名管理学家钱德勒出版了他的成名作《战略与结构:美国工业企业史的若干篇章》。他在书中以杜邦、通用等四家企业为主要案例, 详细考察了20世纪前期美国大企业从直线职能结构向多部门结构转变的过程,并且提出”结构跟随战略“的思想。 他分析了 “环境”,“战略”,“组织”三者之间的关系,认为企业战略需要适应环境,也就是要满足市场的需求。相应的,企业的组织结构要跟随战略的调整做出变化。钱德勒由于这部著作被认为是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奠基人之一。

60年代对于企业战略管理研究是“百家争鸣”的时代,根据不同的理论基础形成了10个甚至更多的派别,如:设计学派、计划学派、定位学派、创意学派、认知学派、学习学派、权力学派、文化学派、环境学派、结构学派。其中,值得提及的重要人物有安索夫和安德鲁斯。 安索夫是“计划学派”的领军人物。他在《公司战略》(1965年出版)一书中主张:战略构造应该是一个有控制、有意识的正式计划过程;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负责计划的全过程,而具体制定和实施计划的人员必须对高层管理者负责;通过目标、项目、预算的分解来实施所定制的战略计划等等。尽管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安索夫的方法过于强调机构的完美和确定性, 但他的伟大之处在于提出了一套广为学术界、企业管理界所接受的战略管理和方法、程序和范式。安德鲁斯所代表的“设计学派”主张制订战略的过程中要分析企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其次,高层管理应是战略定制的设计师,并且需要督导战略的实施。他们强调战略构造的模式应是简单而又非正式的,应该具有创造性和灵活性。安德鲁斯的代表作是《 经营策略:内容与案例》。

尽管这个时期的研究理论多样,但是不难从其中总结出几条关键的核心思想

1.企业战略的出发点是适应环境。环境是企业无法控制的,只有适应环境变化,企业才能生存和发展。

2.企业的目标是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企业战略要适应环境变化,要满足市场需求并获得足够的市场占有率,这样才有利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3.企业战略的实施要求组织结构变化与之相适应。

4.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寻找出一些适合企业实践操作的战略技能。

这个时期理论的不足之处是理论缺少对企业将投入竞争的一个或几个产业进行分析,它从现存的产业市场出发,要求企业适应环境。这会导致企业的发展空间受限,并且一味的被动适应环境,只会让企业成为战略上的追随者,而不是领导者。

从研究方法上来看,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是案例研究。通过分析个别企业,得出企业战略制定、实施、执行和控制的方法和技能。这种研究方法所得出的结论是零散的、经验的、非系统的。这样的结论并没有办法广泛的在所有企业中推行。但是,这个时期的研究为未来的研究搭建了坚实的概念和思维逻辑基础。

竞争战略理论阶段 - 20世纪80年年代

1980年波特发表的《竞争战略》弥补了传统战略理论的缺点,提出了以产业(市场)结构分析为基础的战略理论。波特认为,企业盈利能力主要取决于其选择何种竞争战略。竞争战略的选择基于两个重要的部分,其一是对有吸引力、高潜力产业的正确选择,其二是在选择的行业中确立自己的优势竞争地位。广为人知的波特五力模型从新进入者、替代品、竞争对手、供应商、购买者五个角度分析产业的吸引力。而竞争战略的制定也就是要通过影响这五方面竞争力,从而影响产业结构、改变规则、赢得竞争优势最后提高自己的盈利能力。波特五力模型中包含了三种通用的竞争战略:总成本领先战略(低价战略)、差异化战略和目标集中战略(瞄准缝隙市场)。

波特的竞争战略主导了80年代的主流研究方向。这个时期的研究从企业的外部行业着手研究企业战略的研究思路是相对于传统战略理论的一大飞跃。但其对企业内部环境研究的缺失也是其明显的缺点。如果每个企业都使用了竞争战略,由于外部环境的客观性,所有的企业都会得出同样的结论,选择有吸引力的行业。那为什么无吸引力的产业中仍有盈利水平很高的企业存在,而在吸引力高得产业中又有经营状况很差的企业?为什么很多企业受到高利润的吸引,进入与自身优势不相关的产业进行多元化经营时,经常以失败告终呢?波特也认识到了竞争理论中的不足,在1985年出版的《竞争优势》中提出了从企业内部环境出发的价值链模型。在研究方法方面, 这个时期的研究广泛结合经济学理论,融合经济学的研究框架。

核心资源理论阶段 - 20世纪90初期

1990年,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在《哈佛商业评论》中发表《企业核心能力》一文,重新掀起了企业内部环境的研究热潮。 该理论主张: 假定企业具有不同的资源,包括技术、知识等等,形成了独特的能力,资源不能在企业间自由流动,对于某个企业是独有的资源,其他企业无法得到或者复制,那么企业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该理论强调,企业内部资源对保持竞争优势以及获取超额利润有决定性作用。这意味着企业要选择与自身优势相符的行业进行活动,避免盲目选择不相关的行业进行多元化经营。这种内部资源被称为 “异质性资源”,并且确定了四个标准用于判断哪些资源是“异质性资源”:有价值的、稀缺的、不可复制的、持久的。

产业竞争战略理论认为企业可以获得持久的超额收益,这个观点也被核心资源理论所认同。然而,产业竞争理论认为这种超额收益来源于垄断、壁垒、串谋等因素。与之不同的是,核心资源理论主张这种超额收益来源于难以复制的生产性资产。前者强调行业方面的因素,后者强调内部资源性因素。

这个时期,从企业异质资源出发重新认识和分析组织惯例、组织学习与知识积累、公司战略与多元化、竞争战略与持续竞争优势、企业规模与企业成长、组织文化、创新机制、人力资源、战略实施与执行等众多领域,建立了一个企业成长过程的动态分析框架。这个理论的主要问题是大部分资源看不见、摸不着,对他们进行实际测量和观察难度非常大。定性研究成为了对异质资源的主要研究方法。

新理论阶段 - 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

James F. Moore 在1996年出版的《竞争衰亡》为战略理论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作者运用生物学中的生态系统的视角分析企业活动。他打破了传统的以行业划分为前提的战略理论,站在企业生态系统均衡演化的层面上,把商业活动分为开拓、扩展、领导、更新四个阶段。他认为系统内的公司通过竞争可以将毫不相关的人联系起来,创造崭新的商业模式。企业应着眼于创造新的微观经济和财富,即以发展新的循环以代替狭隘的以行业为基础的战略设计。

战略理论演变的历史规律

战略理论内容方面

从关注企业内部(强调战略是一个计划和分析的过程)—— 关注企业外部(强调产业结构的分析)——关注企业内部(强调核心资源的构建)—— 关注企业外部(强调企业间合作)

竞争性质方面

竞争程度由弱到强,到对抗,最后变成合作共生。

竞争优势的持续性

早期理论追求有形产品以及短期的竞争优势。后期理论寻求长期的、内在的、持久的竞争优势。

你可能感兴趣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