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Sir看到一个好玩的病毒视频。
叫《工夫.av》。
讲一个屌丝想将工夫影业的新片翻拍成毛片,送到国外评奖。
毛片……还评奖……
这噱头赞,现在的年轻人真会玩。
因为好玩,一拨大腕如徐克、陈坤、冯德伦等人,都来客串了。
里面还有Sir今天想跟你们聊的偶像——
陈国富
别看他长得其貌不扬,很像徐克的亲弟弟,又像林正英的亲侄子。
但这位,可是Sir大学时代崇拜的大神之一。
不说别的,
《征婚启事》《双瞳》,他导的。
杨德昌《恐怖分子》的剧本,他改的。
那一代台湾新浪潮电影人,牛叉的就几个。
侯孝贤,杨德昌……陈国富和他们整天厮混,搞出了很多存世佳作。
但这么一个内涵型偶像,后来居然来大陆挖金了。
怎么说呢?
Sir以为他只会写诗,居然他……
也很会赚钱。
而且名头越来越响,地位越来越高:
电影巫师、金牌推手、不败监制,幕后大神……
监制了19部电影,累计票房接近……
70亿。
经他手的电影,不断刷新大陆票房的历史纪录。
这样看来,他应该天生就是做生意的料,天生就是营销界的奇才吧?
不,他其实一点也不像生意人。
他不精明、不圆滑、不善交际。
一应酬起来,肯定掉链子。
冯小刚曾经跟别人这么说陈国富:
不能让陈国富去找投资啊,他是搞艺术的。
冯小刚、侯孝贤与陈国富
那就让人奇怪了:这年头,一个搞艺术的,怎么赚钱啊?
来,我们从他小时候说起。
陈国富从小就长在一个“没文化的家庭”。
父亲,卖皮鞋的。特别相信一件事,“读书无用”。”
我想跟父亲安于做买卖人的心态有关系,因为他觉得你既然最后都要做买卖,就好好学这个买卖就好了,念那么高学历干嘛。
爸爸不管,陈国富自然乐得不读书。
就算上学也是混日子,成绩巨烂,据说高中才念一学期就被退学了。
他只能去读职校。
而且他也不勤奋,所以选了个最轻松的专业——
机械制图。
因为“这是里头最不吃苦的科,可以偷懒”。
毕业以后,他一心想逃避找工作,就跑去学英文。
然后,这个无业青年,就捡到宝了。
我学英文的方式,就是找很多跟电影有关的英文书看,不认识的单词就去查。生吞活剥,一开始肯定不是全然了解的,但是那种对电影的狂热就来了。
陈国富在片场
1980年代的他,开始认真地做人生第一件,正经八百感兴趣的事——写影评。也正因为如此,认识了两位当时混得……相当潦倒的电影人。
就是前面提到的侯孝贤、杨德昌。
这三个屌丝电影青年,一拍即合,成立了“合作社电影公司”。
陈国富和侯孝贤
1990年,陈国富30岁,拍了处女作《国中女生》。
那是一部让他“崩溃”的电影。
工作人员想叛变,投资老板不信任。
拍到第三天,两个老板说:剧本我们已经改好了。
我完全傻掉,我都已经开机了,你说剧本改好了什么意思啊?
我坚持不看那个剧本,继续拍我的,压力非常大。
《国中女生》剧照
压力大是大,但事后口碑相当好。后来的评论也说:
《国中女生》对当时充斥着阴郁色彩的台湾电影,不亚于一场标新立异的改革,即使描写的是女生在不正常恋爱中受到的虐待伤害,却表现得纯真清新。(来源:腾讯娱乐)
这关一过,他就刹不住车了。
之后,他有了《只要为你活一天》《我的美丽与哀愁》《征婚启事》。
四部作品,全从女性视角出发。
台北问题少女、女同志的恋情和姐妹情、都市女性的感情困境。
女性,是陈国富电影生涯中很重要的构成元素。
因为他有三个姐姐(是的,也一样没上大学),小时候跟她们一起看女性杂志。
我觉得女人比较接近大自然,比较接近这个世界原来形成的方式。
这个世界还是过于雄性……如果多一个角度去从女性、阴性的角度来关照我们内心里头的需求的话,可能更和谐一点。
这么理解女性,电影口碑又不错,按说,他应该在小文青导演的路上一路狂奔。
没想到2002年,他一转头,拍了恐怖片《双瞳》。
之所以换风格,是因为他对自己不满。
问题出在我的能力远远达不到我希望的样子,所以对谁都很尴尬。我始终意识到电影不能孤芳自赏,我应该做到我感觉兴奋的东西,也必须让大量观众兴奋。
可自high容易,让大家high,非常不容易。
这次,除了不演之外,他啥都干了。自编自导、自己开发监制。
有心人,终不负。《双瞳》也成为了他第一部商业上最火的作品。简直是大卖啊,创下台湾十年来的开画记录。
当时大陆的碟片摊上,也都是这部。
这么不容易的事,他居然又给办到了。所以说人生理想,不能太容易就给你实现。实现之后,陈国富再没有执起导筒。
在2009年《风声》之前,他都在担任监制,这时,他的心思又变了:
我经常把自己当普通观众,看什么会打动我,会吸引我的注意,看你制作出来的产品跟我有没有关系。
Sir觉得,这话不像导演说的,像乔布斯说的。
一查,果然。
来源:《当代电影》2014年第7期“封面人物”
陈国富说,他认同乔布斯,从来都是先凭直觉冲进去,再考虑市场问题。
(陈老板,你说Sir是不是很懂你!)
这么乔布斯产品哲学的电影人,肯定会把中国电影市场的水,用力搅一通。
他就搅和了导演乌尔善的《画皮2》和《寻龙诀》。
监制《画皮2》的时候,他推翻了导演乌尔善做出来的,“想吓人又想省钱还想玩魔幻”的剧本,跟他说:
要超越前作,就一点,搞特效。
不论多贵,妖脱皮要拍,白城大战也要拍。
监制《寻龙诀》,他觉得最重要的,是故事的完整性。
宝物怎么来?作用是什么?谁想要?动机又是什么?
所以当剧组超支、超期后,很多人建议把最后拍的纽约“金盆洗手后又出手”的部分去掉。
其实拿掉故事也能圆,大家都是专业编剧,但是我觉得不一样,拿掉它就是另一种电影了。
他坚持不拿,因为那样,就是另外一种电影,另外一种产品。
而且当时,这种盗墓题材能不能过审,很多人也在怀疑。
四九年以后不能成精嘛。
结果不仅过审了,广电总局买单,终端的观众也买账。
产品经理狗们,你们就羡慕吧。这么一个不是生意人的制片人,轻易地就实现了2B和2C的双境界。
找到人生热爱、还因此赚翻了的陈国富,应该很幸福?
不,这位“金牌监制”回忆起人生,觉得:
最好的时光,并不是赚大钱的日子,反而是当“落魄导演”的时候。
因为那时的自己,是个很纯粹的影迷。
2011年,他拍了一部35毫米的五分钟短片,名叫《初登场》。
讲述邓丽君初次登台,因排练忘词而被取消上台资格的短故事。
随后一段超现实的邂逅,改变了她的命运。
这五分钟,非常值得玩味,因为这就是陈国富自己的领悟,是他从影30年的浓缩,也是对1980年代台湾的怀念。
一个成长中的少女,很容易没有自信,很容易受到挫折,很容易感觉这个世界对我们是有敌意的。但是我想告诉她,一切都没有问题,你有非常灿烂美好的未来。
回想从前,还有那批一起奋斗的台湾电影人,陈国富说:
我愿意拿任何东西来换回那段岁月的经验。
因为那时,除了电影和理想,他们什么都没有。
有抱负,没包袱,怀着一颗爱电影的赤子心。
所以,陈国富总说,他的成功没有秘诀。
他不懂监制。也不觉得自己专业。
“我只是个经验多点的影迷,知道观众想看什么。”
“宣传能把观众忽悠进电影院,但根本还是电影本身,怎么让观众感动、欢笑、有一丝幸福感。”
除此之外,再多一份认真——
不管你在这行业的什么位置,你都应该认真,认真到不能再认真,然后你的魅力就发散了。
他现在的公司,叫工夫影业。
“工夫”二字,源自东晋的道士葛洪——“艺文不贵,徒消工夫。”
意思是说,花费时间和精力后所获得的某方面造诣。
这种理念,和陈国富一直坚持的用心,认真,如出一辙。
开篇Sir说到的《工夫.av》,就是这公司做的。
而像陈国富这样用心的电影人,
出一个,Sir就挺一个。